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第90节
第154章 接班
北海幼儿园年轻一辈中,只有孙志伟最出彩。
出身根正苗红,性格沉稳大度,政治嗅觉又灵敏,手段灵活不古板,实在是接任园长的最佳人选。
他现在最不利的有两处,一处是太年轻。到今年10月份孙志伟才30岁,不过这时候的人习惯说虚岁,这样看来也不是不行。
还有一处不利是外面的人脉太弱。这也不用担心,她走之前肯定要把手里的人脉资源都传到孙志伟手中。
她现在的人脉关系很大一部分也是上一任园长留给她的,革命工作讲究接班,交接人脉资源,这也是一种接班。
再有一个,她的年龄到线了,去年她就已经55岁了,可上面又找不到愿意过来幼儿园工作,又符合职级条件的干部过来接任。
在其他干部看来这么个小幼儿园虽然级别够高,但是实在不是什么好去处。
如果专业不对口,工作还容易出麻烦,还有可能陷在里面出不来,当然也就没人愿意过来。
上面真要是强制安排人过来,那反而让人觉得这是一种发配,这就不好随便决定了,因此也就耽搁了下来。
王园长看到自己到了年龄也退不下来,也是无奈,只能破格提拔了孙志伟,准备在园内培养一个接班人。
上头默认了她的动作,让她试试,反正最终决定权始终还在上级手里。如果不行,还能再从其他地方调人,做两手准备嘛。
结果就目前看来,王园长培养的接班人表现还不错。
上面也找王园长谈了话,希望她能再坚持坚持,扶上马,再送一程。
总之,孙志伟的接班工作,就这么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一路走了过来。
过年的时候,王园长带着孙志伟7天时间跑了8家去拜年,其中海陆空的领导各一位,总后领导一位,对外领导一位,日报领导一位,安全大院领导一位,还有老园长于女士家。
其中安全大院的领导是他认识的,孙志伟小时候在安全大院住了那么久,大小算是个名人,这位领导就是当初开全鱼宴的那位。
看到孙志伟后,还热情的拍了拍他的肩膀,熟络的说:“以后有事就给我打电话,你也算我们大院自己人,大小事情都可以来找我。”
安全大院算是自己的老家,孙志伟对这里也有一股子亲切感,自然是一口应了。
海军的高领导也认识他,见到他后第一句话就是:“就是你小子,一个人把我们大院所有的年轻人都喝趴下的?”
搞的孙志伟尴尬症都快犯了,王园长听了也为之侧目。
把人喝倒,他就干过一回,就是结婚那天。
说整个大院的小伙子就夸张了,那天他也只是把朱保国、蒋新荣他们十几个大院的小伙子们全都喝倒了,还用车把他们都拉回了大院。
当初那批人回来后可是遭了老罪了,基本上回家都挨了打,3000字的检查也把他们折磨的欲仙欲死,至今他们还没找回场子呢。
如今人家顶头大佬当面,他只能尴尬的笑笑:“保哥和蒋哥他们还在大院呢?”
“他们啊?都被我打发去部队了,不然,你以为他们会不来找你麻烦么?”
孙志伟听说人都被关进部队了,心里才松了一口气:“部队好,部队是个大熔炉,回来说不定还会涨几斤酒量。”
“哈哈哈哈,涨几斤酒量也喝不过你,你小子就是个海量。”
“怎么样,有没有兴趣来海军,只要你能把空军那伙人喝趴下,我保你一个少校。”
王园长见高领导当她的面挖角,赶紧出面阻止。孙志伟可是她退休的希望所在,可不能让人给忽悠走了。
“你可得了吧,人家小孙现在已经十六级少团了,还要你来升。”
“嘿,地方的十六级跟部队的十六级能一样么?你别说话,让他自己说。”
“领导,我本来就是海军大院的人,来不来都一样,你要是需要我冲锋陷阵的时候,给我去个电话我就过来了。”
“别说空军了,陆军一起上,我也帮您给他们都喝趴下。”
“照呀,你小子可是娶走了咱们大院的院花佳佳,可不是咱们海军大院的女婿么。”
“你小子把人娶走了就不回来了,我都差点忘了这事。”
“这,这不是老丈人一家也不回来住么,家里双胞胎也牵扯住了,不能常来。”
“以前就不说了,咱们可说好了,以后我喊你的时候你就要过来。”
“那没得说,您随叫随到。”孙志伟答应的很干脆,有童佳佳这层关系在,他跟海军以后还有的来往,肯定要答应的。
高首长见他同意了,心中高兴,就让警卫员去拿了一套新军装过来送给他。
图:65式海军常服
从海军大院出来,王园长就带他去了最后一站,老园长家。
老园长21年生,年龄比王园长还小些,但是资历比王园长更老,今年刚从北师大出来调任防科委工作。
王园长带着孙志伟去见老上级,也是希望老园长能看顾一二。
北海幼儿园是老园长一手创建的,那感情不是一般的深,这第三位接班人过来了,她自然也要考察一下。
得到这位老园长的认可,对孙志伟能否继任也很重要,他小心的应对着老园长的考察。
“领导,您来帮我看看,我找的这个接班人怎么样,有什么不足的您给指导指导。”
“老王,你选的人我放心的很,说什么考察,我现在又不管园里的事了。”
“小孙,你安心工作,园里有需要我帮忙的你只管开口,北海那边是我一砖一瓦建起来的,不管怎么样我都会护着你们。”
两人在于园长家吃了晚饭,之后王园长还跟老园长汇报了园里年轻人最近不安分的情况。
至此,园里对外的主要关系就转到了孙志伟的身上。
王园长在外面的关系当然不只这几位,但最高级别的就这几个,更多的人只需要她带着在工作中见一面就好了,不必专程拜访。
第155章 园长
过完年,王园长单独找到三位年轻老师,跟他们做了恳切的谈话。
随后不久,三人就被借调到北师大担任讲师,出面办手续的人正是老园长于女士。
说是借调,其实就是转走了,一个月后,三人的关系就转到了北师大。
能从一个幼儿园的小池塘跳到北师大这个大舞台,三人哪会不愿意,对两个园长只有感激。
两个园长跟孙志伟心里都跟明镜似的,这三人现在到了风尖浪口,以后是福是祸都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
整个春天,孙志伟都跟在王园长身后处理园中的事务,并逐渐接手人事和财务工作。
到了夏天,京城的气候变化太快,狂风一阵紧似一阵。
老园长不停的外出参加各种会议,回来后她什么都不说,只是身体和情绪逐渐不稳定起来。
孙志伟一直跟在王园长身后,以秘书的身份随同她参加各种会议,对各种时事也都十分了解。
这是大环境的问题,他只能尽量劝解。
7月的一天,王园长接了一个电话,不久就昏倒在办公桌上。
孙志伟就在外面办公室办公,听到里面的动静赶紧过来查看,发现园长昏倒,他赶紧喊人派车,把王园长送到附近的中医院。
园长昏迷,他作为默认的接班人,开始主持全园工作。
但是园长不醒来,他又不能离开,于是,他找医院借了一间有电话的办公室,开始在医院办公。
三天后,王园长苏醒了,只是暂时还不能说话,医院也建议长期静养。
上级派人过来慰问,通过手写沟通,王园长建议由孙志伟接任园长职务。
这事上面都知道,已经培养了1年多,上面基本上也默认了这个结果,现在由王园长出具书面申请,上面顺势就通过了任命。
六十六年七月中旬,孙志伟晋升15级,接掌北海幼儿园园长职务。
王园长在医院又住了半个月,已经能开口说话,只是身体还不太能自如活动,还需要逐渐的康复训练。
她耐不住性子,哪里还愿意呆在医院里,而且她住院,孙志伟就不愿回去办公,一直在医院里处理园中事务,这可怎么行。
于是,她干脆喊自家儿子给她办了出院手续,回家躺着去了。
次日,孙志伟才正式回到幼儿园办公。上级派人过来正式宣布了对孙志伟的任命。
因为这一年来他已经接掌了幼儿园的所有事情,对他的继任园内也统一了认识,如今晋升园长顺理成章,并无波澜。
孙志伟接任后,也没有搞什么庆祝,直接就是按部就班的办公,并没有新官上任放三把火的意思。
不说三年不改其志吧,现在这时候一动不如一静,最好全世界都把他们幼儿园都遗忘了才好。
可惜,并不可能。
之后的会议逐渐增多,以前王园长去参加的会议现在都要他自己去参加了,所有的压力和责任都转到了他的肩头。
8月1日,孙志伟用办公费用购买了一批小红书,给园里的每个员工一人发了一本,作为建军节的礼物。
并发布了他继任之后的第一个命令:所有人,三个月内把内容背熟。
经过王园长和他近一年的观察,现在能留在园内的,基本上都是性格稳重的同志,就算有什么不理解,也不会询问,只是按照要求照做。
这就省去了孙志伟很大的精力,以后他们就会发现背熟小红书的好处。
此时,城内流动人口开始骤增,为了安全起见,孙志伟修改了上下班的时间,把早班交接由原本的6点延迟到8点半。
一周后,孙志伟又采购了一批像章,给每一位员工一人发了一个,并且要求,所有人上下班时间必须佩戴。
在这期间,他申请为王园长办理了离休待遇的手续。
这个离休可不是退休,离休就是“离职休养”,面向的是建国前的老革命、老干部;
而退休面向的是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的工人、基层干部。
离休后工资照发,并按照参加工作的不同时间,每年增发1-2个月的本人标准工资作为生活补贴。
另外,对老干部离休后的医疗、住房、用车、生活用品供应及其他有关生活待遇,还有相应规定。
工资什么的还不算什么,关键是供给待遇,那就很可观了,这比王园长原本计划的退休,有着本质的区别。
15号,当孙志伟把离休证件放到王园长手上的时候,王园长的情绪都激动起来。
“这都什么时候了,你怎么还去冒险办这个?”吓的孙志伟赶紧把证件又抽了回来。
王园长眉头一拧:“怎么?你还想退回去?”
“哪能啊,园长,您可千万别激动,这是您该得的。”说着把证书又递了回来。
王园长这才认真的看了看证书,良久她才说道:“志伟啊,谢谢你。”
“可别,园长,来点实际的。”
上一篇:美漫:扮演黄猿,三秒光速下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