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系学霸 第10节
“师兄,这样的医嘱套,没问题吧?”揭翰开完医嘱后,如此问。
方子业上下扫了一眼,而后点了点头:“揭翰,你的水平是没问题的,把握住了原则就好。”
自己要仔仔细细地磨医嘱,是为提升用药机理,并获得学识点。
但是揭翰没必要做这样的水磨工夫,只要不出错,没必要一切都做到尽善尽美。
即便是有缺陷,那也是指南的问题,指南的问题,那是专家该考虑修改的,不是小医生,有这个时间,揭翰可以多看几篇文章,找一找可以写的文章idea才是正途。
揭翰闻言,点了点头,点击了提交医嘱后,说:“师兄,李源培师兄去了操作练习的集训班。”
方子业微微侧目:“奥,没事。”
读博的机会争取,本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只要不通过举报、捏造事实扭曲和影响对手的正常发挥,他有其他的各种能力,这是自己的资本。
如果说李源培的关系通天,比如说省委里面的亲戚啥的,那方子业也认命,去外院读博,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第14章 大家给点票来个评论啥的啊
求点推荐票支持。谢谢!
第15章 师兄弟的资源互换
袁威宏结婚不算晚,博士毕业就结婚,如今女儿已经四岁,上了幼儿园小班。师母并非医疗行业内的人,是一位水果湖中学的老师,在编。
师母戴着眼镜,带着书卷气,吃饭时便问:“子业你快毕业了吧?有考虑过读博么?”
“读博是什么意思啊妈妈?”叫小七的小朋友梳着辫子,拿着勺子干饭时,嘴角挂着三粒米饭、一坨小南瓜丝儿这么问。
“你读的幼儿园是读书的最开始,读博士就是读书的结束。读到最高了就是博士研究生。”
“小七以后想不想读博啊?”
小七摇头,把勺子一放:“妈妈,读书一点都不好玩……”
方子业这会儿就把话接了过去:“师母,是有读博的打算的,不过能不能读,还得看机遇。”
“我们创伤外科每年的博士名额就只有两个。”
袁威宏也说:“一个科室里有两个博士名额已经算多的,整个骨科今年的博士招生名额才六个。我们创伤外科就占了三分之一。”
“但他们这一届,仅本院的硕士就有十五个。”
“省人民医院的骨科也差不多,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和协和医院的一些硕士,也都提前过来试探虚实。”
“现在的时代已经不是我读书那会儿了,我那会儿主动读博的人不多,但现在,主动不想读博的人才不多。”
所有教学医院内的博士名额都是僧多粥少,竞争巨大,可能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有点夸张,但若考虑大家一起鏖战拼杀的都是名校硕士,其实难度也不言而喻。
在这样的考核竞争中,不管是老牌985也好,还是211也好,都绝对不占学历优势,只能看个人能力和造化,还有博士生导师的选择。
“你们医学是真的卷。”师母投以方子业疼惜的眼神,却也无法。
不过此刻,袁威宏却是用纸巾慢悠悠一抹嘴角,转头说:“但是子业有一定的机会可以走更荆棘的捷径,他的专业成长速度,现在卸下毕业的论文压力后,进展非常快。”
“子业,我记得伱只是差不多一个月时间,缝合术就达到第一个练功房出关要求了吧?”
揭翰是方子业师弟,把时间记忆得更加精准:“师父,准确来统计,应该是十三天。”
“方师兄是在八月十日这一天,完成了橘子皮的半层以及全层缝合,八月二十二日,算上八月十日这一天,和二十二日这一天,才十三天。”
揭翰说话间,知道练功房难度之高的师母都侧目而看来,并整理了一下眼镜,仔细地看了看方子业。
客观的数据,让方子业的临床天赋变得更有说服力。
袁威宏也是微微抿嘴,说:“其实孙邵青一直都在给我汇报你的缝合提升进度颇快,我本以为是你通过什么方式讨好了他,让他来我这里说你好话的。”
“没想到?还是真的。”
“二十几天就可以从缝合橘子皮成长到缝豆腐?”师母闻言啧啧称奇一阵,才又说:“那子业应该是那种不太擅长写文章,但是临床天赋颇好的一类人了。”
袁威宏摇头:“其实子业在写文章这一块也还好,只是之前一直都想着投一个比较好的杂志,这才辗转许久。”
“子业,你不如把你的几篇文章发给你师弟,让他给你好好修正一下,你可别小看他啊,他背着我,发了一篇sci,这个月正好见刊,因数据都是他本科所在学校实验室的,因此都没提前给我说……”
方子业非常震惊地看向了揭翰。
按照自己老师的说法,揭翰在本科期间就写了sci,目前已经发表。而且还是论著性质的文章,这也太?
揭翰闻言就赶紧说:“师父,这些数据,的确是之前……”
“你不用解释,你能够发文章,这是好事,我只是觉得,你们两个可以优势互换一下。”
……
饭后。
把袁威宏已经师母送上车后,揭翰抿了抿嘴巴,看向方子业,语气震惊:“师兄,你真的愿意让我给你改文章,再加我名字?”
方子业闻言就说:“这还有什么不愿意的,我们这个团队本来现在就小,就你我师父,我们三个。”
“人少的团队,坏处就是相对人力资源不够,好处就是不需要太多的人情世故。”
“你如果真的可以把我写出来的这两篇文章发表,我们可以共同一作。我还可以替你在临床管床。”
现在袁威宏的团队,师徒加起来就只有三人。
袁威宏也不是博导,因此自己要增加自己的含金量,一定程度上的资源互换,是十分必要的。
李源培并未彻底放弃读邓勇教授博士的机会,如今外出去参加了小培训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假设若李源培也能从练功房出关的话,邓勇教授肯定是优先考虑招录李源培,这是亲近优势!
因此,自己必须要提前做些准备。
“那师兄您多吃亏?”揭翰实在不好意思。
师兄又给自己文章,还替自己管床。
“我们师兄弟是互帮互助啊?师父也是这样的意思,如果你同意的话,那么下个月开始,你就半脱产。”方子业如此笃定回。
“谢谢师兄。”揭翰就不再拒绝了。
这么大一颗甜枣当前,这谁能忍得住不吃?
……
回到了出租房里的方子业,认真再思量了一下老师建议的这件事,觉得还是可取的。
sci不发表,就只是英语作文,只有发表了,才是文章,可以给自己加码的资源。
多两篇文章,即便是共一作,文章数量就能得到提升。
第二,让师弟半脱产去科研一个月或者两个月时间,自己可以把他分管的床位给分担起来,毕竟要多做事。
看起来是自己多吃亏,但是病人数量越多,学识点的收益速率也就越大,对技能的提升也就越快。
与此同时,揭翰也不吃亏,只是一两个月不管床,可以得到两篇文章的共同一作,不必担心毕业的揭翰,肯定会得到上级的赏识。
才研一就发表了三篇文章,这样的高产速度,绝对是科研大手!
而自己,也是在科研能力以及专业能力上,不断为自己层层加码,并没有实质上地失去什么东西,反而得到的好处多多。
【当前学识点余额:14.1.】
晚饭回来后,看书提升的学识点数量,两个小时才0.1,实在是太少。
还是在临床挣学识点,才是正途。
第16章 一天一个样儿
揭翰是从八月二十四日就开始半临床脱产,半临床脱产的意思就是,揭翰只需要来科室交班查房,记录自己分管病人的医嘱。
比如说医嘱的更改操作、换药与病历书写等,都可交给方子业来完成。揭翰可以直接离开科室,回到图书馆或者是家中,沉浸式地开始论文的书写与修改、对标不同期刊的发表格式。
是的,不同sci期刊的论文发表格式,是略有不同的,甚至就连参考文献的引用格式,都略有差异。
当然,虽说,是交给方子业来处理这些病人,现在的方子业还有一个跟班于他的小住培兰天罗,兰天罗早就想单独尝试管一下病人了,方子业也就把其中一张床位丢给了兰天罗来处理。
二十五日、周三袁威宏的门诊这一天,袁威宏更加给力,可能也是想偷懒,直接让方子业看了最后五个病人,并且负责所有复诊病人的看片子,锤炼方子业的看诊能力。
整个过程中,除了一个复诊病人的平片上,有一个普通医师特别难以发现的异位骨化,方子业看漏了,被袁威宏指正过来,并且建议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外,其余的患者,方子业处理得还是颇为中规中矩。
而这一天的门诊一过,方子业的学识点数量,一下子就又冲到29点之多,距离升级一个3级技能的50点,只差21点。
方子业在门诊结束后,便把所有的学识点加点到了切开术上。
加点完后。
切开术就变成了:【切开术2级30.3/50】
距离上一次加点到2级,过去了足足半个月,除去加点的经验值,才增加了1.3点。
相当于是一天不到0.1的提升,而如果按照这么计算,正常进度之下,切开术的2级要升到3级,可能要在练功房里面泡个两年左右。
毕竟每天不到0.1啊。
而加点之后,方子业再操作切开术,去对豆腐行切开训练时,虽然还不能彻底地完成八面体金字塔状,但是八面体状地切割,方子业已经可以勉强操作。
就是在八面体上,再行切出梯状的操作,显得格外毛糙,要么就是不够平整,要么就是深浅不一。
这样的结果,虽然还没能让方子业达到最后一步,可也认证了一件事情。
技能的提升,不是非得等级提升之后,才能出现提升,而是熟练度在长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会有所精进。
比如说2级1/50的熟练度,与2级25/50的熟练度,操作水平,就是会有一定的差异。
也就是说,学识点加点完成后,就会有一定的进步体现,而不是非要等到加点到3级,才会直接产生飞跃性的提升。
有了这样的侧证,方子业如今是,每天都持续性地加点,每天都有所进步,每天也只集中性地练习切开,仿若是心无旁骛……
如此一来,方子业切开术的进展速度,就肉眼可见的,在孙邵青博士师兄等人的眼里,从能够切成八面体状,慢慢成长为。
八面体后的金字塔梯形雕塑,一天一个样,每天都不一样。
直到九月九日下午十三点左右,也就是教师节的前一天,方子业终于是把金字塔的八面体梯形形状,给完美切除出来。
如此切完。
兰天罗一边帮忙拍照,一边为方子业而高兴:“方师兄,这,这应该算是达标了吧?”
听到兰天罗这话,早就在旁观看的博士师兄顾毅,从各个角度都审视了一下,说:“梯型的高度差距不超过3mm,切面大致平整,没有缺损,表面光滑,就算达标。”
上一篇: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