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系学霸 第942节
这个年纪,就算是副步,也挺牛了。
他的气质比较文雅,在人群中穿梭时,礼仪友态,为人也相对比较和蔼。
一会儿,方子业还看到了谢书阑的现任领导,华国科学医学院肿瘤医院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刘莉芝教授,也是重点实验室的主任
虽然是一位女性,但学术领域的造诣极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巾帼不让须眉……
很快,又是会议开场。
谢珩第一个代表发言,主要就是大概地介绍了一下自己,他是代表卫生健康委员会发言的。
没有多废话,只是说了十几分钟,就把话筒转交给了医学科学院的一位领导。
这位领导,既是从事医学基础科研的,也是医学专业出身,虽然不是院士,但在医学科学院的行政任职不低。
他接过了话筒后,便道:“我也就不再啰嗦和铺垫一些形式上的套话了,目前,我们国家的肿瘤医疗花费巨大,已经超出了医保可以完全回纳的范围。”
“与此同时,国外对我们国家的医药封锁,也是加剧了我们国家的医疗支出,加大了人民的医药相关负担。”
“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事件,就是《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的出世。”
“这个困境并非是我们一力促成,但我们必须要正视目前我们华国所处的尴尬局面。”
“我主要是提这么几个点啊。”
“要解决现有的问题,最长远的解决办法就是,突出研发能力,研发新药物,创造出新的经济价值,开创属于我们华国原发药的市场。”
“其次,研发有效的替代药、仿制药,并将其形成规模化,让我们的医疗支出负担可以相对减少一些,避免被一些政策扼杀脖子。”
“在这个方面,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我们比起印国,都略有不足。”
“第三个方面,就是对肿瘤的治疗,寻找新的处理方式。比如说化疗、放疗等,单纯可以解决肿瘤的治疗,对肿瘤的临床治疗方案,推出新的认知,尽量去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
“第四个方面,我们还要研究,如何将专利进行转化,与临床踏踏实实地结合起来。”
“第五个方面……”
这个人叽叽歪歪地说了一大堆之后,但说的都是重要点,而后才把话筒转交给了这次的主角。
也就是第三位领导,他来做任务分配。
“今天来参会的,都是我们国家肿瘤学界非常知名的专家、院士、以及研究员,在专业领域,肯定你们是比我们更加专业的。”
“术业有专攻,目前有这样的难点,遇到了这样的困难,我们希望可以群策群力,一个人分担一些职责。”
“比如说,一些专家形成了共识,选择一个点,可以齐心协力地去把它们攻破……”
“不知道,有没有专家敢于踊跃自己提名的啊?”他笑得灿烂,也可以说是把面子给的足足的。
然而,这种时候,哪里会有这种傻子啊?
一个人是改变不了一个行业的,甚至连一个学科都改变不了!
现在,大家的态度就是,你要逼就逼,要强行加任务那你就加啊,反正我做不出来,大不了就是一死么?
科研,怎么可能束缚住时限?
怎么可能立军令状?
如果立军令状有用的话,华国的医学科研,早就一飞冲天了!
他见众人都不说话,也疲了这种氛围,便道:“各位专家,我们真的不是在为难你们,而是希望你们可以各长所长,哪怕只是一个小的突破点呢?”
“先打开局面也好……”
马俊院士算是资历比较老的,也估计参与过不少这种会议,他便回道:“向主任,医药研发,都是漫长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任何团队都想要打开局面,我们就是做这一行的,但这种局面,只能是一步一步地去打开。”
“全世界的所有团队也都在不断地想要去突破现有局面,但就是进入了平台封锁期……”
“这是整个学科、学术的平台期。”
“科研要以人为本,不能乱来啊,只能先把前期工作都做好,慢工出细活,磨刀不误砍柴工。”
“这也是底蕴沉淀的过程,你必须要先明确诊断,明确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才能恰到好处地去找到靶向治疗的药物。”
“而不是凭空造出……”
马俊院士说完后谢珩又把话题接了过去:“这样吧,各位教授,各位专家,我们各自单独地说一说,目前我们要选择的几个方向,它们各自面临的困境,再看能不能一一找解决办法好嘛?”
说到这里,那就是相对专业的内容了。
马俊院士等人一一发言。
肿瘤机制认识不足,靶向药物的储备可选药物不明确,方向认知不够深入。
甚至连方子业都被要求发言了。
方子业也学着其他人站了起来:“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我们目前对肿瘤的机制认知,还属于比较浅显的水平。”
“已经成熟的方案,有诸多的限制,这些限制,导致了化疗药物的不精准性,后遗症严重,导致化疗不彻底。”
“这样肿瘤的复发、转移风险就会增加。”
“而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要先去认知,去了解,去研究,去透彻肿瘤的根本机制,才能够行之有效。”
“这是我的看法。”方子业就是不表态,只总结。
然而,方子业坐下之后,谢珩却摆了摆手:“那个,方教授,你再站起来一下,给我们说一说你从事的专业,你从事专业的相关肿瘤的治疗方案探索。”
“看看能不能给其他专家一些启示!~”
“在这里啊,我要给各位教授着重地介绍一下我们的方教授,方教授是中南医院骨科的教授,也有从事骨科肿瘤的治疗研究。”
“而且,方教授是另辟蹊径地,找到了骨科肿瘤的新思路,新方法,新的解决方案,希望可以给诸位专家一些启示。”
“这个科研的课题,我们已经取证过,而且在座的一部分专家,估计还被我们咨询过……”
谢珩这话一出,仿若核弹进了大海里,立刻掀起了轩然大波。
不少人都移目看了过去。
张利民教授瞬间大惊失色地道:“那个骨科的新化疗系统,莫非就是这位方教授提出和研发出来的方案?”
“他是提出了截断人体循环系统,所以可以对骨科的肿瘤化疗的剂量进行重新定义?”
张利民教授自己就是搞肿瘤的,所以他知道,方子业提出来的这个方案,到底有多么新,有多么有效。
这可能引起肿瘤治疗的变革!
然而,骨科是相对特殊的解剖结构,除了骨科之外,其他专科的肿瘤,是不适合的。
比如说肝脏,肝脏的肿瘤,你就不能当作肝脏可以完全切除的搞。
谢珩没有回答张利民的问题,而是说:“我们先听一听方教授关于骨科肿瘤治疗的一些见解吧,希望可以给其他的各位专家和教授提供一些新思路。”
方子业被围了,被谢珩拱火了。
而现在的局面,也超出了他的预备、预知,所以,方子业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处理这件事。
不过,迎接着众人各异的目光,方子业就算不想说话,也只能尴尬了一阵后,缓缓开口。
“目前,我们课题组在研的肿瘤治疗,只是处于动物试验阶段,并未应用于临床之中。”
“所以,我提出来的一些想法,很可能不太成熟,也不敢班门弄斧,所以仅代表我的一家之言,希望各位教授和专家斧正……”方子业说话的时候,看起来波澜不惊,实则内心慌得一匹。
这TM可不是专科会议啊,也不是专业内的学术会议,这种会议的性质它……
第621章 我本站如喽啰
方子业是真的慌张啊,一个张利民教授,就让方子业觉得难以正面相对。
更何况,坐在会议厅的,是来自医学各个专科或领域内的多个院士大佬——
马俊,郝希山、丁建、张利民、唐杰、毕东、卫于泉院士!
谷元东老教授和裘正华老教授二人,对方子业提携颇多,也让方子业意识到了,这种大佬的视野和眼界,包括处事能力,都远高于现在的自己。
再加上这一次会议的特殊性质,方子业要说不慌张是不可能的,而现在又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被谢珩拱了起来,好像不说话也不行。
方子业就从简而说:“目前,对于骨科肿瘤的化疗,我们小团队只是有了一些借鉴的思路,就是以微型循环仪在慢性骨髓炎多发感染中,采用了截断循环的办法,化整为零……”
“利用这种方法,在临床中已经治愈过几例骨髓炎多发感染、全身转移的终末性患者。”
“所以我们团队就大胆地猜测,微型循环仪可能会对骨科的肿瘤治疗有效。”
一石激起千层浪。
方子业看到了谢珩面带微妙的笑意,张利民教授等人也是回转过身子,目光在方子业的全身上下扫量,目光极为复杂,很多人都是欲言又止。
毕竟,刚刚大家都才表态了,目前华国在肿瘤的基础科研方面,还处于是初级阶段,一些理论,先要依靠去完善,才有可能往治疗的方向精进,这需要时间……
然而,方子业却‘突然’跳出来说,骨科肿瘤已经不服其他肿瘤管了,可以自成一脉。
也不能说是‘突然’,谢珩知道这些事情,代表坐在台上的另外几位‘领导’也知道,只是并没有正式的官宣、成新闻发布。
听到方子业说完了之后,张利民还是决定谨慎开口:“方教授,你们课题组所说的课题,究竟是一种方向,还是正在进行动物试验了?”
“这种理论是你们课题组内的猜测,还是已经形成了相对闭环的理论呢?”
“这种治疗方案,是不是的的确确地可以应用于临床的治疗中,这些问题,都有仔细地讨论过,印证过吗?”
张利民有些像抬杠,实则是在保护方子业,让方子业在这种级别的会议上,不要无的放矢,更不能随便大吹大擂。
特别是这种,其他团队根本不敢搭话的环境下,你突然冒出来说你可以解决一个专科的肿瘤,这样会显得其他人很没有面子。
同样的,一旦真的坐实你接下了相关的任务,最后却没有办法完成,或者说给不出一个让人信服的交待,那可玩笑开得有点大。
谢珩听到张利民教授讲完话,便道:“方教授,不如这样吧,你就相对比较详细地再给在座的专家,仔细地讲一讲骨科的肿瘤和微型循环仪的相应原理,让他们也帮着审一审这个课题方向的可行性。”
谢珩也没有故意拱火,而是比较客观地将说话的权力,暂时转交给了方子业。
方子业再次组织了语言,没有回谢珩的话,在大概半分钟后,才开始回张利民教授的话题,轻轻鞠了一躬;“张教授果然是专业的老师,一下就点评到了关键点。”
“目前,我们的课题方向,只是经过了内部的探讨,最大程度上,也就是在专科的学术会议上,被我们骨肿瘤专科的老师认定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但是否可以成功,还是要等数据说话,现在我只能说我们团队很期待它能够成功有效地应用于骨科的肿瘤,这只是一种希望……”
方子业比较谨慎,但没有太过于谦虚。
不是方子业想要出风头,而是自己真正看到了希望的课题,就不能对它不负责。
“微型循环仪原来是你带队改良,将其从全身循环仪中脱颖而出啊?可在我的印象中?”
“微型循环仪目前多适用于急救,怎么还又挪用进了骨科的肿瘤呢?”
上一篇: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