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没钱赛什么车?

没钱赛什么车? 第29节

  韩涵的赛事级大众POLO,以及车佬权的爆改三菱EVO六代,已经先他一步停在了发车线前。

  按照职业比赛规格,跑正赛圈之前要进行常规的暖胎圈,因为赛事级车辆为了追求极致的抓地附着力,往往会使用全热熔或者半热熔轮胎。

  不过这种热熔胎需要足够的温度,才能让橡胶熔解形成类似于口香糖粘连的效果。

  像是F1赛事里面,经常能看到赛车在出站前,车组人员拿一张毯子把轮胎给包裹住,仿佛怕它“冻着”似的。

  这张毯子就叫做“暖胎毯”,原理其实跟电热毯差不多,内部含有电热阻丝来给轮胎进行升温,保证F1全热熔胎最快时间达到工况温度。

  普通比赛自然达不到F1级别的赛事后勤保障,那么最简单的升温方式,就是让车辆在赛道上面跑几圈,胎温自然就会上去。

  但热熔胎也有缺陷,那就是非常不耐磨,半热熔还好点,全热熔跑一场比赛可能要换几套胎。

  陈向北跟车佬权都是普通性能车兼顾日常驾驶,自然不可能换上一套热熔胎从广深跑到海珠,两辆车目前都是普通的性能胎。

  至于韩涵,他本身赛车就占据着优势,同样不想在轮胎上占“小便宜”,于是换上了一套普通性能胎,相当于三辆车处于相对公平的状态。

  理论上来说已经没有暖胎圈的必要,不过韩涵跟大众222车队,还是决定按照正常比赛流程走下去,用暖胎圈来给陈向北熟悉赛道。

  毕竟对于大众222车队而言,他们首要考虑的已经不是赢比赛。而是陈向北这个高中生,千万别开出什么赛车事故,多跑一圈稳妥点!

  PS:大兄弟们,中午还有第三更,多多追读冲冲冲!

第38章 真正的职业对手

  伴随着引擎的轰鸣声,三辆车开始在赛道上进行“暖圈”。

  坐在看台的马明寒见到这一幕,当场表示不满道:“这跑的什么玩意,怎么是慢慢悠悠的?”

  旁边晒命辉听到这话,脸上忍不住流露出鄙夷神情。

  这吊毛之前动不动就拿AMG输给卡罗拉嘲笑自己,结果连赛车最基本的常识都不知道,真是个彻彻底底的嘴巴选手!

  当然,晒命辉不会把心里话给说出来,而是带着讨好语气解释道:“现在这是暖胎圈,跑完这一圈就是正式比赛了。”

  “对了马少,车佬权那边安排好了吗?”

  “废话,老子办事还需要你提醒?”

  说到这里马明寒冷笑一声:“你就等着看陈向北这吊毛,是怎么被车佬权给撞出赛道!”

  马明寒压根就不在乎这一场比赛的输赢,他从始至终的目标都是给陈向北一个深刻教训,来出自己这些天遭受的恶气。

  事先已经跟车佬权商量好,比赛时尽量引发陈向北出赛车事故,实在不行直接撞车都可以,有什么后果他来摆平!

  “有马少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晒命辉附和笑了起来,自己等着看戏就好。

  暖胎圈结束,三辆赛车回到了起跑线,陈向北的斯巴鲁翼豹在赛道最外侧,中间是韩寒的赛事级大众POLO GTI,最内侧则是车佬权的三菱EVO 6。

  并排停稳之后,三辆赛车不约而同的开始轰油门拉转速,相比较韩涵跟车佬权两个人,是为了让发动机转速保持在最大马力输出区间。

  陈向北这时候轰油门,还有一项功能是给涡轮提前增压,防止起步时候出现涡轮迟滞,影响到第一时间的动力输出响应。

  这辆斯巴鲁翼豹在改装的时候,就为减少涡轮迟滞做出了很多努力,比如说更改排气歧管的布局之类。

  但哪怕有了这些改装,也只是起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无法做到百分之百的根除,更别说与对手的赛车相媲美。

  韩涵这辆赛事级的大众POLO就不用多说了,什么偏时点火系统、高压涡轮之类的改装,肯定能上的样样齐全,必然可以做到动力随叫随到。

  至于车佬权的那辆三菱EVO六代,陈向北听涡轮泄压阀的声音,大概猜测到对方改了双涡轮增压系统。原理就是通过串联的方式,让小涡轮始终保持高速运转,从而快速带动大涡轮给引擎提供足够的压力值。

  斯巴鲁翼豹由于水平对置发动机重心低的缘故,没有足够的垂直空间来安置双涡轮,梁驰这才不得不采取折中方法,选择更改排气歧管的布局。

  如果能采取双涡轮增压的方式,斯巴鲁翼豹的动力跟响应速度,还能再提升一个档次。

  这时候赛道上方的五盏指示灯,伴随着“滴滴滴”的响声,一盏又一盏的红灯接连亮起。

  陈向北目光死死盯着发车指示灯,这种停在赛道上等候的感觉,让他恍然如梦。

  仿佛又回到了上辈子开方程式的场景。

  五盏指示灯熄灭的瞬间,陈向北松手刹弹离合,斯巴鲁翼豹如同离弦之箭一般冲了出去。

  相比较在南云山跟秦连杰跑的时候,经历了这大半个月的改车跟试车,陈向北与这辆斯巴鲁翼豹愈发协调契合,他的起步速度要更快更稳。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依托着反应速度跟起步优势,陈向北的斯巴鲁翼豹达成了抽头领先。

  只是还没等他超越对手车身,做出变道压车的操作,局势就出现了急转直下的变化。

  韩涵的赛事级大众POLO,用着不可思议的加速度,短时间内就对陈向北的斯巴鲁翼豹完成反超。同时随着在发车长直道的飞驰,车佬权的三菱EVO也靠着动力优势追了上来!

  赛道、赛车、职业车手,这三点相加起来是可以引发质变的,结合的效果远远不是山道、性能车、以及街头车手可以比拟。

  就拿韩涵的起步来比较,可能他发车反应时间比陈向北慢了0.1秒,起步操作速度也慢了0.1秒。

  可是他这辆赛事级大众POLO才950KG,相当于比陈向北的斯巴鲁翼豹,足足轻了差不多400KG!

  这份重量差距,已经不是领先区区几十匹马力能弥补,更别说还有动力响应,机械素质等等方面的优势。

  再加上韩涵又不是什么街头菜鸟,全国房车赛总冠军的身份摆在这里,不可能出现起步就被陈向北力压的场面。

  至于车佬权,那就是摆明了靠赛车性能硬吃陈向北!

  对于起步就落在最后的局势,陈向北神情很平静,内心没有丝毫的意外。

  他跟王胖子说过跑东海国际赛道,起码领先韩涵三秒的基础,建立在双方使用统规赛车的前提。

  现在双方的起步差距,并不是由车技决定的,而是由车辆物理性能决定的。就算让舒马赫、塞纳来跑,都不可能打破物理规律,除非是遇到雨战。

  海珠国际赛道全长4.3公里,全程共有14个弯道,其中起步后的1号弯,是一个高速右弯。

  正式职业比赛的时候,多辆赛车会在这个弯道出现激烈争夺的场景,谁能抢占到最佳入弯线,那么他的过弯速度就会快很多,然后把对手给远远甩在身后。

  赛道上的三名车手都知道这个关键点,车佬权400多匹马力的三菱EVO,这个时候发挥出来了动力优势,直道上硬吃了韩涵的赛事级大众POLO,率先抢到入弯线。

  说实话当这一幕出现之后,在场观战的众人脸色都不由浮现出一股惊讶神情。

  要知道韩涵跑之前,大众222车组人员,基本上认为这是一场“过家家”的游戏。

  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两个车手,其中一个还是高中生,居然要在赛道上跟CCC全国总冠军跑一圈,还得采用职业比赛的发车方式。

  也就韩涵这种充斥着“叛逆与个性”的车手会答应,换作其他人估计懒得搭理。

  结果这一看,起步最快的是那个高中生,入弯最快的是港岛车手。

  诚然这里面有车辆性能差距的因素在,但是车手没有实力的话,压根就不可能出现这种场景!

  对于港岛车手刘绍权,年轻车组成员可能不太熟悉,不过诸如车队经理叶永,以及赛事工程师王校等老人,当年还是见过他跑方程式的场景。

  可这个高中生,就彻底属于名不见经传,却能做到起步速度比韩涵还快,着实有些让人不敢相信。

  “叶经理,这高中生哪里找来的,我刚看了一下起步反应速度0.2秒,已经属于顶尖中的顶尖。哪怕F1车手经过反应训练,平均起步时间都得0.25秒,他能做到这么快?”

  赛道上跑有一点好处,那就是有着充足的赛事数据作为评判,比如起步反应时间当场就能计算出来。

  大众222车队的赛事工程师王校,有些不敢相信电脑屏幕上的数据,这压根就不可能是高中生拥有的起跑反应!

  PS:兄弟们三更来了,有月票的投投,循环先谢过啦。

第39章 不可思议的速度

  听到赛事工程师王校的惊呼,车队经理叶永回过头来,目光望向电脑屏幕上的数据。

  刚刚起步的那一幕,叶永同样看在眼中,能明显发现陈向北起步压了韩涵大半个车头。

  但叶永不认为这是陈向北车技更高,而是判定韩涵有些松懈大意,以至于操作上出现小瑕疵,导致出现了陈向北起步更快的“错觉”。

  要知道反应速度这种东西,诚然天生起到了决定性因素。但很多人究其一生,都无法把自己天赋给发挥出来,更多还是需要靠后天的训练得以提升。

  陈向北这种普通高中生,就算天赋异禀经常街头赛车,有着很不错的车技。只要没有接受过职业系统化训练,就不可能在反应速度上超越真正的职业车手。

  打个最浅显的比方,街头车手里面随便找几个问问,他们有没有经常跟人进行抛接球反应训练?

  叶永敢打赌,十个街头车手里面,起码九个没有接触过反应训练,更别说一个高中生!

  可问题是数据不会说谎,电脑屏幕上明确显示着起跑反应时间,确实达到了顶尖车手的水平。

  更让叶永无法接受的是,韩涵0.3秒起跑反应其实并不慢,甚至跟他以往相比属于中等偏上的范围了。

  没有分神跟瑕疵的情况下,还能被陈向北给超了,只能证明一件事情,那就是这个高中生确实更快!

  “王校,有没有可能是陈向北预判性抢跑?”

  叶永提出来一个可能,那就是这种职业灭灯起跑方式,哪怕就是在F1赛场里面,曾经都有过很多车手,做出预判性抢跑来获取领先优势。

  “不可能,现在系统是随机时间灭灯。”

  王校摇了摇头,预判性抢跑这个漏洞,已经不是最初固定秒数灭灯,而是系统随机几秒时间内灭灯起跑。

  甚至放在F1赛场上面,为了防止车队截获发车指示灯信号,从而让车手得知准确的灭灯时间,还回归到了人工随机的场面。

  种种防御措施之下,杜绝了陈向北任何预判性起跑的可能,他就是反应速度比韩涵快!

  说实话,这些原理叶永又何尝不知道,他之所以会问这么一句,更多是想给自己找一个“借口”。

  毕竟这种事情有些颠覆常识了,高中生怎么可能超过CCC全国总冠军?

  P房内的议论,赛道上的陈向北自然是不知道,他此刻的注意力全部放在赛道1号弯上面。

  车佬权凭借着三菱EVO马力优势,发车直道靠后段加速,硬吃了韩涵的赛事级大众POLO。但后者同样不是吃素的,况且两辆车没有绝对的性能差距,只能算在某些特性上各有优劣。

  只见赛车入弯之后,韩涵立马依托定制四驱系统带来的牵引力优势,直接跟车佬权玩起了交叉线过弯。同时在两辆车错开弯心的时刻,车轻跟动力响应快的优势展现出来,一脚油门下去就完成反超。

  精彩!

  落在最后面的陈向北,把两人的走线操作看在眼中,这才是职业车手应该有的车技对拼画面。

  不过更精彩的画面还是出现在陈向北身上,他并没有在弯道常规的刹车点进行减速,而是尽可能的保持长直道带来的高速,然后通过大力重刹的方式延缓进入弯道的时机。

  这种操作方式在赛车专用名词里面被称之为“晚切弯”,英文是“late apex”。

  晚切弯的好处是通过大角度转向,让出弯路线更加的平直,从而提升在接下来直道末段的最高速度。

  陈向北很清楚自己这辆斯巴鲁翼豹STI,跟韩涵这种专业级赛车在操控、动力响应上的差距。

  如果完全拼入弯走线的话,哪怕自己车技更高能在弯道中领先,依旧会出现车佬权这种被韩涵交叉走线反超的场景。

  赛事级车辆如臂指使的机械能力,就是能为所欲为!

  没办法,陈向北只能选择反其道而之,那就是如同车佬权这辆三菱EVO那样,凭借着马力性能优势直道硬追上韩涵的大众POLI。

  最后才依托晚刹车的抢先入弯,再通过阻挡或者封锁对方过弯路线,来完成挡车领先。

首节 上一节 29/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欧摆摊,带火大夏美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