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神豪:只是享受生活怎么成男神了

神豪:只是享受生活怎么成男神了 第152节

  “梅姐,你儿子真给你们买奥迪了啊?”

  刘梅一猜就知道对方是来问这事的,嘴角压都压不住,一改在李卫军面前的态度,满脸得意道:“那还能有假,今天上午小景特意带我们去买的,车都停在家楼下了。”

  “真的啊,多少钱啊,小景在哪上班呢,这么赚钱?”

  “他一直在天海工作啊,也没赚多少,都在天海待了这么久了,买辆车的钱总还是赚到了咯。”

  “何止车呀,他不是还给你们买房了吗?小景真是有出息啊,梅姐,你和军哥真是享福了!”

  “咯咯咯咯,都五十多岁的人了,还享什么福,就希望自己儿子过好点就行了。对了,你儿子应该也回来了吧?现在都在县里?”

  “是啊,我家那小子可就没你们家李景有出息,成天就知道在外面混,也不知道混出了什么,不过还知道孝顺,给我买了一件衣服和首饰。”

  “真的?那很不错啊!小景也给我买了衣服和首饰,那首饰的牌子都没听过,叫什么卡地亚,还有手表,买了一个叫什么浪琴的,好像是名表吧,听说还挺贵……”

  一旁,李卫军看着刘梅得意打电话的模样,不由扯了扯嘴角,对李景低声吐槽:“你看看你妈,她还说我,她自己比谁都更喜欢炫耀。

  我看她巴不得拿个大喇叭,回老家把你送的东西全都宣传一遍。”

  说完,李卫军察觉到自己的手机还在不断震动,打开神色一惊:“哎呦,老会长都发祝福了,我赶紧回复一下。”

  “老会长?”

  李景疑惑,伸长脖子凑过去看向对方手机:“钓鱼老乡会?爸,你把买车的照片都发你的钓鱼群里了?”

  “不止啊,牌友群,我们那个同事群,还有小区拼单群我都发了。”

  闻言,李景嘴角一抽,满脸无语。

  他发现自己爸妈是兵分两路,一个网络传播,一个电话传播,分工合作,主打的就是全都炫耀一遍,谁都不放过。

  莫非自己爱装逼,是基因遗传的?

  ……

  当天下午,李景又陪刘梅去市里惟一的商城买了新衣服。

  而原本也要一起去的李卫军,心思全落在了自己的新车上,明明没什么灰尘,硬是要顶着寒风,提了一桶水下楼给车身一点一点擦干净。

  按照刘梅的话来说,李卫军这辈子洗脸都没洗这么干净过。

  而在商城给自己母亲买衣服,李景更是不在意价格,只往贵的挑。

  相比动不动几万上十万的奢侈品牌,这里最贵的衣服也不过几千元。

  凡是刘梅看上的,李景都当场买了下来。

  店铺的老板们一个个都兴奋得打鸡血一样,想方设法拖着刘梅进自家店子。

  尤其是不管刘梅穿什么,老板和服务员都围在一旁不停的夸赞,夸得刘梅都有些晕头转向,笑声没停过。

  李景觉得,自己母亲这辈子加起来收获的称赞,都没今天一个下午这么多。

  不过这也是李景第一次看自己母亲这么开心。

  相比在天海的高消费享受,在老家熟悉的环境中,刘梅显然更加开心和自然。

  这也让李景彻底打消了带自己父母去天海定居的想法。

  对于半辈子都贡献给这座小城的李卫军和刘梅两人,这里才是他们最舒服的居住地。

  从商城出来,李景一共给刘梅买了五套衣服,给李卫军买了三套。

  这还是刘梅极力控制的结果,要不按照李景原来的计划,怎么也得买上十几套才出来。

  从商城回了家,李景发现李卫军竟然还在新车旁左看右看,像着了魔一般,连刘梅给他选的新衣服都没心思看。

  刘梅已经懒得再吐槽对方,和李景一起拿着衣服上了楼:“记得提醒你爸,他今晚别睡在车里就行。”

  李景也没想到自己父亲对车这么着迷,也无奈摇了摇头。

  刚回家帮忙把新衣服整理好,他的手机便收到了一条新的信息。

  发来信息的人竟是数月未见的葛琴。

  “李景,今晚有市一中的校友会,应该会有你不少以前的同学,你愿意来吗?”

第209章 过年

  李景没有多想便拒绝了葛琴的邀请。

  先不说这次是校友会,不是同班聚会,李景认识的人本就不多。就算是同班聚会,李景也不会答应。

  李景本就不是一个爱热闹的人,又因为毕业忙于工作,中学同学大多都没了联系。

  如今已经大学毕业六年,中学毕业十年,大部分同学十年未见,李景确实没有太多见面的想法。

  更何况这种同学聚会说是单纯叙旧,回忆过往,但实际上大家都是成年人,或多或少都会出现攀比和互相炫耀的情况。

  李景虽然现在混得不错,但去这种同学聚会装比实在觉得没多少意思。

  自从他有钱后,也经历了不少曾经从未经历过的事情,见过曾经从没看到过的世界,无论是见识还是眼界都比以前提高了许多。

  如果他努力工作,年收入数十万,成为了高级牛马,他或许会想着在大部分月收入还没有过万的同学聚会中好好炫耀一番,以此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成就感,再宣扬一波努力改变命运的人生真理。

  但如今他的存款已经过了两亿,甚至还会越来越多,再到过着普通生活的同学们面前装比,就没了意思。

  他们有他们的生活,自己实在没必要高调入场,打乱他们平凡但努力的生活。

  因为自己早已经和他们不属于一个世界,以后更只会和他们的交集越来越少。

  所以李景觉得,有这参加聚会的时间倒不如在家陪陪父母。

  放下手机,李景坐在沙发上,看着还在镜子前试穿新衣的母亲,又看向终于从楼下看车回来的父亲,感受到两人脸上发自内心的喜色,他的脸上也不由露出笑容,内心感到格外的充实。

  ……

  与此同时,在市中心的小吃街中,葛琴察觉到手机震动后,立马第一时间打开了微信。

  待看到李景的回复,她神色微变,眼底闪过一丝失落,默默收回了手机。

  斟酌许久才鼓起勇气给李景发的邀请,最终被拒绝,让她不禁怅然若失,内心显得空落落的。

  自从上次从天海回来后,她有过多次想和李景联系的念头,但最终都没有勇气真的发送信息给对方。

  在她心里,李景已经成了她仰望的光芒,让她不敢轻易接近。

  “琴琴,怎么了,李景他来吗?”

  一旁的精致女生见状,好奇问了一句。

  在她的身后,还有十几名同学在小吃街闲逛,看样子都是市一中的同学,虽然不同班甚至不同届,但都是来参加这晚的校友会。

  “李景?09届毕业的?”

  这时,另一名穿着正装,戴着眼镜的男人在旁开口:“我倒是有些印象,比我们大一届吧?我记得他当时是全校前十,高考的红榜上还有他的名字。”

  “哦!是他呀,我也有点印象了。”

  那名精致女人双眼微亮,立马道:“之前琴琴说李景,我还觉得这名字有些耳熟,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想起来了,当时他们高考毕业分数全校前十的名字可是在我们这一届宣传了不少次,要我们学习他们呢。”

  说着,女人转头好奇询问葛琴:“琴琴,你怎么认识他的,他考得那么好,在哪发展呀?”

  “我大姨的老公是他的伯伯,虽然没血缘关系,但也算是有点亲戚关系,今年我和他联系过。”

  葛琴没经过李景同意也不好把他的情况说出来,只是大概模糊回答道:“他现在在天海,过得挺不错的……”

  听到葛琴的回答,眼镜正装男人点头恍然:“原来是这样,像他这种学历,应该是在天海的大公司上班吧?”

  说着,男人似乎觉得李景是不屑于参加这种聚会,轻笑道:“他估计是觉得自己混得可以,所以不想来。

  不过这次是王军组的局,我们都没想到王军是富二代,他家里在广市开了公司,现在发展挺好,估计以后在天海也会开公司,李景不来相当于是失去了一次结交王军的机会。”

  “说的也是,就算他在天海工作,终究还是打工的,我们这种普通家庭哪能和富二代比。”

  精致女人感慨道:“以前看那王军不读书,长相也不显眼,没想到现在摇身一变成了富二代了,听说好几个单身的女同学都被王军点名邀请去了。”

  闻言,王军满脸羡慕:“果然还是投胎重要啊,到时去酒店我看和王军能不能要个联系方式,以后找机会跟他混……”

  见两人言语之中对李景有所贬低,葛琴眉间不经意间微微皱了皱,想开口反驳,但最终还是忍了下来。

  而那名精致女生则凑到葛琴身旁,低声道:“琴琴,你还没结婚吧,你这么漂亮,说不定可以抓住这个机会……”

  “我?我还是算了……”

  闻言,葛琴脸色变了变,然后解释道:“他在广市,我在老家,肯定不合适……”

  “这有什么,你们真要是在一起了,你辞去工作去他那不就行了。”

  说着,精致女人又道:“不过王军就是长相上有点吃亏,而且听说比较高调暴躁,别人不能反驳他,不然他就摆脸色……”

  听到这,葛琴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李景那晚在游艇独自喝酒的洒脱身影,和王军简单做了对比后,便坚定摇头道:

  “我和王军肯定不合适的,别再说这事了。”

  ……

  次日,大年三十。

  凛冽的寒风似乎也知晓今夜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不再像往日那般肆意张狂,变得轻柔了许多。

  偶尔拂过脸颊,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凉意。

  这天李景一家人开车回了县城小镇的老家。

  爷爷奶奶去世后,老家的房子便给了大伯李富国一家居住,所以多年来,每次大年三十晚上吃团圆饭,便都定在了大伯家。

  这老房是一栋农村自建房,两层楼,挨着镇上的马路,前头还带着一个几十平方的水泥坪地,算是小院。

  这种农村自建房在这一带地区极为常见,大多都是家中的兄弟姐妹一起出资合建的。

  这栋楼由于前些年李富国自己出钱修缮过,所以整体看起来还算不错,不显陈旧。

  白色瓷砖贴满了外墙,内部的墙面也重新粉刷,只有屋后的几株古老的大树撑开的巨大树冠和粗壮的树干,还存留着岁月的痕迹。

  相比以往,此时的楼房大门前新贴了大红的对联和福字,给这栋老屋又增添了几分亮色和活力。

  “开饭了,开饭了!”

  傍晚,老房厨房里,随着李富国的妻子端着最后一大锅鸡汤出来,众人也开始聚集在大厅忙碌起来。

  李富国虽然年纪最大,但常干体力活,身强体壮,率先挑扛着那张大圆桌,从屋子的角落移到了正中央,一边摆放还一边吆喝着指挥大伙,那洪亮的声音里满是过年的喜悦劲儿。

  姑姑李芳华则利落地穿梭在厨房与餐桌之间,双手捧着一摞摞洗得干干净净的碗筷,细心地在桌上一一摆好。

  李卫军也没闲着,帮忙将一盘盘精心烹制的佳肴端上桌,嘴里还不停喊着让一让。

首节 上一节 152/2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没钱赛什么车?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