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旅行家 第74节
经过这一回,陆希安感觉自己的电量焦虑症并不是什么问题,反而很有正面作用,所以他就放心让自己焦虑,随时抓紧时间给无人机充电了。
做完这一切,他继续看书,往后一翻,就已经是第五页。
上面的内容另起了一篇,讲起了细的东西。
首先是基因编辑机制,具体描述是——
「X-17菌株」通过释放CRISPR-Cas12k酶复合体实现基因重组,其携带的基因碎片库包含:
1.缓步动物隐生基因(TDP蛋白基因簇)
2.深海管虫硫铁蛋白代谢链
3.电鳗钠钾泵极化基因
4.头足类色素细胞控制神经网络
这一段话上,果然是好几个问号。
陆希安确认了,书里凡是看不懂的,就都被打了问号。那个新人类,或者其他这本书的主人,估计实在是看得云里雾里了。
不过陆希安觉得自己其实也好不到哪去,只是大概能明白,这基因簇蛋白代谢簇,都是菌株之中包含的东西,会对人的进化造成影响。
说不定新人类的四个方向,就是从这一二三四里区分出来的?
那指向自己和姚薇的是哪一个?罗平和这个死掉的新人类,又是哪一个?
不过应该不是吧……
这后面显然还有内容,但因为书页撕掉了,自己看不到。说不定后面还有567呢?
而且书里也没有具体讲这其中的关联。
不过还好,进化分类是到底讲出来了。
翻到这一页的背面,就是第二个内容了,就讲的是进化型谱系。
陆希安继续往下去看——
目前稳定的进化型谱系以甲乙丙丁区分,各型存在15%的基因序列差异:
甲型(基础强化型)
横纹肌密度显著提升、快缩肌占比显著提升、肌腱采用碳纤维生物编织结构、骨小梁呈蜂窝状钛化结构、关节腔含磁流体润滑层、虹膜可变焦镜头结构、动态视力增强、耳蜗次声波过滤膜结构、声援定位精度增强、自动降噪
……
这么看的话,自己和姚薇,看来就是甲型、基础强化型来。虽然具体的东西看不懂,但瞧这些描述,感觉就像是在说力气很强大、视力和听力都很好的样子。
可惜后面的内容又看不上了,书页到这里被撕去了下半页。
陆希安胡乱上面到处的问号,翻过来看背面,见上面写的是——
该类型强化结构特殊,多数人难以承受,或可能进化不完全,造成代谢过快、消耗强度大、失衡畸形等问题,故排除。
“排除?”
陆希安顿时皱起眉来。
这一段话的后面又是一个大大的问号,陆希安感觉这问话快要打到自己的脑袋里了,也是满脑子疑惑。
“怎么了?”
姚薇问。
陆希安道:“我看这上面说的,咱们像是甲型基础强化型,是力量、身体强度、视力、听力的全面增强。
“可这个最后又说了一大堆问题,还排除了……”
“排除了?!”
姚薇也一时没有理解。
陆希安想了想,说:“别多想,我再继续往下看吧。这都是很久以前的书了,谁知道这些内容是在什么语境下写出来的?”
“嗯。”
姚薇点点头,虽然看不太懂,但也凑过去看。
接下来是乙型(濒死进化型)。
这么看的话,确实和罗平对上了。
而关于濒死进化型的描述,就比基础强化型简单多了:
线粒体拥有逆向电子传递机制、心脏停跳后启动类冬眠状态、类冬眠复活后3小时内ATP生成效率提升400%
然后又是一段话:
类冬眠状态消耗能量过大,与当前面临环境不符,不具备适应性。故排除。
故排除……
又是排除……
还有问号……
第95章 谁才是新人类
丙型(信息素控制型)-
汗腺分泌含费洛蒙复合物
-
可诱发目标分泌特定神经递质
……
该谱系下进化者自身免疫系统会持续攻击变异腺体,改进后趋于稳定,但无法进行普适性修整。故排除。
故排除……
又是故排除!
这第三个谱系,很显然就是被陆希安杀死的那个人的进化方向。
自己之前的猜测果然没错,那个新人类控制人的关键,就在汗液中。
陆希安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并不懂费洛蒙混合物是什么东西,但很显然这存在于那个新人类汗腺中的东西,就是控制别人、或者说别的生物的关键。
看看第二行的描述——可诱发目标分泌特定神经递质。
不知道自己之前被诱发出来的神经递质,具体是什么?
陆希安心想最开始的那种快感直冲天灵盖,大概就是多巴胺内啡肽之类的吧?
这个属于神经递质,他还是知道的。
他甚至感觉自己还有点上瘾了,如果有可能的话,这样的感觉真想再尝试一下。
不过他反应过来,立马就深吸口气,强行把这种下意识的想法从脑子里驱逐出去。
不依靠自己来获得的快感奖励,肯定是有毒的,会对自己的意志力造成严重的消磨和损耗,自己绝对不能中毒。
——在这样危险的世界里,拜倒在这样的不劳而获中,简直是不想活了。
而且,现在最重要的事,也不是回味快感。
在这本手册里,甲乙丙三个进化谱系的最后,都被挂上了“故排除”三个字,仿佛这三个方向,都是失败的进化方向。
那正确的是什么?
丁?
陆希安继续往下去看。
丙型的“故排除”那两行已经又翻到了下一页,中间的大段描述被撕毁的书页掩埋掉了。
而那段“故排除”之后,就是关于丁型的介绍——
丁型(环境共生型)
外层真毛中空化并产生气凝胶隔热层、中层容貌特化储能纤维、底层共生蓝藻改良耐寒菌株、脂肪层呈蜂窝状分布含热电晶体
毛发尖端磷光涂层、建立腐殖质分解腔、休眠期可启动脂类-酮体转换系统、表皮角质层沉积类胡萝卜素复合晶体、共生菌分泌光裂合酶
血液含抗冻糖蛋白、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插入支链脂肪酸、皮下气囊充气形成雪窝微生态……
一大堆文字,上面还是挂满问号,一个圆圈也没有。
陆希安确定之前拿这本书的人是看不懂的,他也看不懂。
反正看着这些组合起来如同天书的文字,他就莫名的觉得这个类型的新人类会超级抗冻也超级抗饿。
但是比起甲乙丙三个类型,有什么特殊的?
自己和姚薇、乃至这个世界的所有人,都好像挺抗冻也挺抗饿的,只是相比起来,自己和姚薇这样的新人来,应该更能抗一些而已。
后面的文字又因为被撕掉的书页而断掉了,原先拿到这本手册的人也太不真爱书籍了,不知道是不是拿这纸擦了屁股?
不过无所谓,反正自己也不怎么能看得懂。
陆希安一边翻页一边胡思乱想,翻过来后,这一页的内容却不像之前了,直接跳到什么“故排除”上。
这页打头的内容是——
该方案通过多层级能量捕获/保存网络构建,结合分子层面的抗寒构造,具有以下优势:
1,能量收支比提升
2,无补给生存周期延长
3,紫外线耐受阈值提升
4,基础体温可波动于28-41℃而不影响机能
评估确认该方案适用于当下环境,成功率高,且改进后可降低强度,提升成功率,具备普适性。
故拟定该方案为最终方案,改进型号定名为“丁-1型”。
该型号改进后已投入生产,并与本参考指导手册一并输送各地发射塔。
注:甲乙丙三型为备选型号,予以保留。如遇特殊情况,可申请配发。
丁型原始型具有严重不稳定性,但进化成功后效果提升显著,可适应异常极端环境。
上一篇:一人:破戒变强,冯宝宝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