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与天仙一起生活的日子 第117节
写完字后,胡小北轻轻放下毛笔,金老爷子踉跄着脚步,迫不及待地想上前去仔细观摩,周小文赶忙搀扶着他。
金老爷子小心翼翼地捧起宣纸,双手微微颤抖,像是捧着世间最珍贵的宝物。
他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嘴里喃喃道:“能得到先生这幅墨宝,真是此生无憾,此生无憾了啊!”
第160章 差异极大
次日上午8点55分,神雕剧组的工作人员各就各位,正式开启了象山的拍摄之旅。
按照原计划,这一天要完成杨过和公孙绿萼的对手戏和部分打戏,分别在象山影视城的榕树林和象山旦门的岩头柱水库进行拍摄。
杨过:她明明认得我,却不敢相认。(公孙绿萼疑惑地看着杨过。)
杨过:姑姑是我最心爱的人!
公孙绿萼:这岂不是乱伦了吗?
杨过:她不是我的亲姑姑,她是我的师傅。她从小教我武功,在这世界上只有她真心对我好!
这场戏虽只有简单几句对白和动作,但手捂热水袋、身披羽绒服的“杨过”和“公孙绿萼”仍在不停地排练着。
然而,两位演员在进入正式拍摄时,却足足连拍了八遍,仍不能达到余敏捷的要求。
就在这时,原本温和晴朗的天空突然飘起了冷雨,气温也随之降到了2摄氏度左右。
演员和工作人员们都被这善变的天气搞得一头雾水。
两位演员因为身着单薄,只能连忙躲进了临时帐篷,尽管是手捂热水袋、身披羽绒服,却依然瑟瑟发抖。
由于天气的原因,原本在拍武戏的大胡子,连忙从相距10公里的岩头柱水库现场赶到了榕树林。
一进入榕树林便他向导演余敏捷询问起拍摄进度,并商量着如何换拍其他戏。
在经过简短的交流后,大致决定:如果雨再下大的话,就改拍几场屋内戏。
然而,直到下午三点多,雨是渐渐小了,可气温却是仍在下降,已经接近了0摄氏度。
考虑到演员和工作人员的身体状况,剧组在下午四点半左右便开始收工了。
同一天里,公孙府拍摄场地。
胡小北带领的文戏B组,正准备拍摄:公孙止在枝叶滋长入室的书房里,劝小龙女下嫁于他的戏份。
公孙府由大厅、书房、经房、丹房、剑房、芝房六大独立的建筑组成。
走进拍摄场地,眼前是一间宽敞的普通书房。
头顶的灯光经过特殊设计,聚焦在一起,模拟出屋顶有洞口的效果。
届时,书房中央会被这束灯光照得十分明亮,而周围环境则隐没在黑暗中,借此给观众植入特定的心理暗示。
现在看来,书房里只有简单的桌椅、书架,显得有些空荡。
但等后期特效完成,枝叶就会从“洞口”蜿蜒滋长入室,营造出一种别样的自然氛围,与眼下的景象截然不同。
在这场戏中,一只小黄鸟将打开小龙女的心结,勾起她的相思旧愁,使她陷入迷惘,公孙止则会趁机提出成婚,试图忽悠小龙女。
这段室内戏的前面还有一段瀑布外景戏,是小龙女望着瀑布凭栏思念杨过的场景,早在九寨沟时就已经拍摄完成。
而室内这段戏有一个难点,那就是与小黄鸟有关的拍摄。
现实拍摄中,并没有小黄鸟的存在,它是通过后期制作添加进去的。
也就是说,这段戏需要两位演员进行无实物拍摄。
在当时,这种需要后期添加虚拟元素的拍摄方式,对绝大多数导演和演员来说还比较陌生。
不像二十年后,拿个手机都能轻松完成类似拍摄,在这个年代却显得很高科技、很新奇。
可这在胡小北看来,就是再简单不过的玩意。
因此,他能很直观明了地将所需要拍摄的内容和方式,一一告知演员。
安小茜年纪小,很容易就能明白这里面的关窍。
公孙止的饰演者钟震涛也是老戏骨了,理解学习能力虽然比不上小年轻,可足够稳重且拍戏经验老道,自然也能配合好。
两人演的人物虽然在谈及婚嫁,可在拍戏前的场景却很有意思。
在胡小北的督促下,安小茜早早的背下了台词,此时却仍拿着台词本勾勾画画。
而钟震涛则戴着一副小巧的老花镜,盯着台词本猛背。
胡小北站在室内中央,身旁的安小茜和钟震涛一边看着台词本,一边认真聆听。
他神情专注,正耐心地讲解着虚拟拍摄的要点。
“咱们这场戏里,小黄鸟虽然实际上不存在,但你们心里得有它,要把它当成一个实实在在的存在。”
他看向安小茜,眼神中带着一丝鼓励:“茜茜,等会儿拍摄的时候,你要想象小黄鸟就停在你头顶前方的树枝上,当然,这棵树等后期的时候也会另外加上去。
小黄鸟的羽毛是明亮的黄色,眼睛圆溜溜的,正好奇地看着你。它扇动翅膀的时候,带动起的微风,你都能感觉得到。
当它落在你头上时,你要有微妙的反应,但是又怕小鸟被吓到而有所保留。
当鸟儿开口‘鸣叫’,那声音清脆悦耳,一下子就触动了你的心弦,勾起你对杨过的相思。
记住,你得用眼神和细微的动作,展现出你和这只想象中的小黄鸟之间的互动。”
安小茜认真地点点头,眼中满是专注:“嗯,明白了,那我再好好琢磨琢磨。”
接着,胡小北又转向钟震涛,语气诚恳:“钟老师,您经验丰富,不过这无实物拍摄可能和以往有些不同。
小黄鸟‘飞起’,绕着您和小龙女打转的时候,您的目光得紧紧跟随它的既定轨迹,就好像它真的在那儿一样。
它停在你的手上,你的一个眼神、一个抬手的动作,都要让观众感觉到你在和它交流,要通过这些细节,让观众能看出你和小黄鸟的默契互动。”
钟震涛嘴角上扬,露出自信的笑容,操着一口标志性的港普说道:“顾问,你放心晒啦!
无实物表演对我嚟讲,虽然系个新挑战,但我实实制制会照你讲嘅做,将每个细节都拿捏得死死哋!
我们早点拍完,就可以翻酒店煲汤啦!”
胡小北笑着点了点头,也定下了早点回家煲鸡汤的计划。
他一边说着,一边亲自示范,指出小黄鸟的飞行运动轨迹,指导钟震涛如何抬手、转身,动作流畅自然,眼神紧跟小黄鸟的虚拟飞行轨迹。
“来,咱们先按照我说的,试着演一遍,把这只小黄鸟在心里具象化,让它活灵活现地出现在这个场景里。”
在做足了前期准备工作,并提前沟通好了拍摄内容后,除了一开始的试戏花了点时间,后续的正式拍摄仅仅两次就过了。
其实,这段戏胡小北可以买只真的小鸟来拍摄,以他的影子能力,哪怕强行操控着小鸟动向也很简单。
可这毕竟不是自己的剧组,这段戏使用特效也是早早定下的,很多事也不好想当然的去乱操作。
没必要,吃力不讨好,还容易引起他人的误会和怀疑。
胡小北负责的文戏B组早早拍完了公孙府的戏份,顺利完成了当天的拍摄计划。
由于突然下起的冷雨,文戏B组在午饭后提前收工,下午便不再安排拍摄任务。
同一天,A组的戏份更简单,B组的拍摄难度更大,可A、B两组的工作效率却截然不同。
当A组工作人员还在雨中苦苦候场时,B组已经早早收工休息,还开始为明天的拍摄计划做起了准备。
第161章 包子铺
由于胡小北拍摄效率极高,接下来的几天里,哪怕有所控制,依然保持着每天拍摄一两场戏的最低速度。
因此小龙女的绝情谷内景戏很快就拍摄的差不多了,只剩下与杨过相关的双人戏份,以及群戏部分。
这些戏份都是重头戏,主要还是由余敏捷负责,胡小北负责在一旁打打酱油。
可余敏捷拍起戏来实在是太慢了,规划能力又差,往往一场很简单的戏,却需要演员不断地去重复、去达到他想要的那种感觉。
这就好比是小学生在掰着手指头做加减题,虽然也有用,但完全就是笨办法。
碰到手指头不够用的时候,就有点抓瞎了,总想着脱了鞋袜来弥补一下。
倒不是说他水平不行,毕竟绝大多数导演都是在用这种方法,让演员去展现自己想要的效果。
其实,就是这类导演的想法很杂,心里没什么底,也不知道该如何具体的表达和取舍,才会这么拍戏。
他这种类型还算是好的了,毕竟只要多磨几遍,总归能磨合出一定的成果来。
最让演员头疼的导演,是王加卫这种天马行空,又完全不着边际类型的。
和这种导演拍戏,那完完全全就是在折磨自己。
而且拍出来的电影不是超神,就是超鬼。
杨过和小龙女在绝情谷内景戏份也不算很多,对胡小北来说,也就是一两天的事。
可黄小铭却空不出时间来,硬生生地被带回雁荡山去补拍一些镜头。
原时空里,15号在雁荡山补拍的是杨过和小龙女倒躺入水的戏份。(PS:这段戏有花絮视频。)
安小茜在拍这段戏时,整个人冷到嘴巴打颤,脑子发懵。
黄小铭也好不到哪里去,不过他衣服穿得厚,里面还能穿防水衣。
安小茜就惨了,小龙女的衣服虽然很美,可里面根本不能多穿。
哪怕刘小莉托人在京城到处寻找,好不容易才买到了和小龙女服装相近颜色的内衣。
可剧组方面还是觉得会影响形象,并要求她保持原样。
正常人在零度左右的户外天气,穿着薄纱似的服装待上几分钟,必然会感到寒冷,时间稍久,甚至会引起感冒。
更何况安小茜还得配合鼓风机演戏、吊威亚,以及三天两头还得去拍摄大胡子最喜欢的水戏。
还好现在有胡小北提前筹谋规划,又隐蔽地使用影子能力护着安小茜,颈椎骨刺之类的伤病自然不复存在。
眼看小龙女的绝情谷内景戏份暂时无法拍摄,胡小北索性调整计划,先行拍摄小龙女初入尘世的内容。
象山的襄阳城大城门连接着一条120米长的主街,街的东头正对着大帅府。
主街中间有两条贯通南北的大街,两条大街交叉形成的十字路口,是襄阳城的中心地段。
这里汇聚了主要的商家,建筑皆为各具特色的楼房,有玉海酒楼、碧云茶庄、同升鞋帽庄、广济堂药店、怡和祥绸布庄等等。
从十字路口向南大约百米,便到了南溪桥。
这里是民众聚居的繁杂地段,沿街有恒吉客栈、宏仁商号、陶居酒家、怡春院。
上一篇:全职法师:巨龙之巢,龙族共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