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113节
“可以这么说,没有他,就没有丙烯菊酯的出现,更不会有胺菊酯成功!”
听到这里,钱树言终于信了几分。
他看向李暮,不禁问道:“你什么时候对农业技术也有这么深的研究了?”
“之前研究光刻胶时候学过一些化学,农业方面我了解得不多。”李暮连忙道。
“谦虚,谦虚!”刘全工指着李暮,笑道:“你要是了解得不多,那置我们农学院的一大帮教授于何地?”
“何况没有你,就没有胺菊酯的现世,此事你当是首功。”
“我一定上报文教部、农业发展部,给你报功!”
李暮连忙摇头:“不不不,丙烯菊酯我承认我有一点功劳。”
“但胺菊酯完全是靠你们的努力才做出来的,我甚至连他们有没有开始实验都不清楚。”
“这样的功劳,我怎么能认!”
听到他的话,刘全工愣了愣,也从高兴中冷静下来。、
他想了想道:“胺菊酯能够成功,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也离不开你提出的想法。”
“即便没有胺菊酯,仅凭丙烯菊酯,你也足够得到嘉奖。”
说完,刘全工又看向一旁的钱树言,笑道:“钱院长,您不介意我把您的学生,拉去参观一下我们的实验吧?”
“当然不会介意,虽然他研究农业有点‘不务正业’,但只要是于国于民有利的事情,我绝对支持。”钱树言哈哈笑道。
刘全工又看向李暮,眼巴巴道:“那你会来参加最后的实验吧?”
“当然,刘院长您都亲自来了,我怎么能不去。”李暮无奈答应下来。
……
和刘全工几人分别,又应付了一会好奇的钱树言。
拖着疲惫的身躯,李暮回到宿舍。
本来想得是慢慢研究,反正徐青几个学生也搞不快。
没想到这才多久的功夫,不仅丙烯菊酯搞了出来,连胺菊酯都马上要进行实验。
而且时间就在2天后,准备的时间都没有多少。
“不过这也是好事。”李暮爬起身,一边拿出笔记,一边想道:“按照刘院长的说法,胺菊酯能为农业种植增产10%。”
“如果真能多出这么多粮食,对国家和人民来说,都是件好事。”
“只是苦了我又要背书了。”李暮看着几百页的杀虫剂资料,长长一叹。
第114章 你以为他只在农业上有天赋?
两天的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很快过去。
这天早上,他正从操场跑完步回来,刚到宿舍楼下,就看到了有段时间没见到的徐青和米巧两人。
看到他,徐青当先走过来道:“胺菊酯会在今天进行最终实验,刘院长让我们来提醒你,我们赶紧过去吧。”
一旁的米巧看向李暮的眼里,隐隐有几分崇拜之色,道:“我爸爸也想见见你这个天才。”
“实验估计会进行到很晚,他让我问你,到时候不急着走的话,要不要留下来吃饭?”
“行啊,不过伱们得先等等我,我去换身衣服。”李暮道。
“好,我们等你。”米巧脸上露出笑容。
待李暮下来后,三人一边说着话,一边骑着自行车朝着农学院的方向而去。
……
到了农学院。
刘全工早早就等候在门口,看见李暮,顿时眼睛一亮:“盼星星盼月亮,你可总算来了,咱们快去。”
说完,他就拉着李暮往学校里走。
农学院不愧是农学院,要不是有几栋教学楼,李暮都怀疑这是哪里的山间小村子。
跟着刘全工一路赶到实验楼。
“安静些,别打扰到实验。”刘全工回头提醒了一声,才打开实验室的门。
随后,四人从后门悄声进去。
一进门,李暮就看见五六个人在进行实验。
还有几个穿着中山装,领导模样的人站在一旁。
许久不见张凯和李建,也在这这些中山装的后面。
到了这个阶段,两人已经完全无法插手,能留在实验室,都是念在他们在丙烯菊酯上的功劳。
……
进来后,刘全工先去拿了一份实验方案和数据,然后递给李暮,小声道:“要不要看看?”
“好啊,那我就学习学习。”李暮没有拒绝,伸手接过。
这次胺菊酯的研制,除了方案思路,他几乎没有插过手,难免有点担心会出问题。
不过结果证明他想多了。
“不愧是农学院的教授,就是厉害。”李暮忍不住低声赞叹。
整个方案的完备程度,完全不亚于阿斯克给自己的资料。
仅仅这么短的时间就能达到这种成果,实在是让人不得不佩服这些教授们的智慧。
“那也是多亏了你,不然我们也做不出来。”刘全工看着李暮的反应,笑道。
李暮连忙道:“不过是抛砖引玉而已,算不得什么。”
刘全工没有说什么,只是笑了笑,然后继续全神贯注地盯着实验的进行。
但他的心里,对李暮的评价却更上一层楼。
有天赋还谦虚,是个难得的好苗子啊!
……
李暮见刘全工不再说话,视线同样跟着转到了正在进行的实验上。
酯化、重氮化、催化环丙烷化……
一个个步骤有条不稳地进行着。
直到最后的皂化和酸化,定量的菊酸乙酯、氢氧化钠溶液被依次加入皂化釜中,搅拌升温回流。
胺菊酯,制成!
陈夏兴看着手中的白色结晶体,眼中忽然流出热泪。
“成功了!”一声几乎咆哮的怒吼,在他的胸腔中传出,回荡在整个实验室内。
而随着一声欢呼,门外忽然走进几个早就准备好的记者,拿着照相机就咔咔咔地拍张。
几个像是领导的人首先鼓起掌,然后走上前,紧握着陈夏兴、米胜华等一众教授的手:
“辛苦了,辛苦了!”
“你们立了大功啊!”
“胺菊酯的发明,对我们国家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幸事。”
……
等领导祝贺完后,刘院长,还有其他观看的人,也一一上前祝贺。
看着这副场景,李暮不禁有些喜滋滋的。
这种提出思路,然后让大佬帮忙肝的感觉简直不要太爽。
关键是还不用冒风险。
李暮跟着上前道贺完,便打算想找机会开溜。
没想到刚刚挪到门口,就听到有人喊:“李暮来了?他在哪里?”
一瞬间,几个认识他的人将目光投了过来。
负责拍照的记者,也投来好奇的目光。
“你就是李暮?”所有人一下子围上来,一个穿着黄中山装的中年男人开口问道。
说完,他又道:“我是农研所的所长,魏国伟。”
“魏所长您好。”李暮连忙问好,心下不由生出几分紧张。
他怎么有点不好的预感。
果然,魏国伟紧接着就好奇道:“李暮同学,能不能说说,你是怎么想到合成丙烯菊酯的办法的?”
“还有胺菊酯,这在国外都没有先例可循!”
“用刘院长、陈教授还有米教授他们的话说,简直就是天才的思路!”
听到这两个问题,李暮的背后霎时“唰”地冒出冷汗。
他心中暗道:“大意了,在半导体研究所里待得太舒服,竟然连基本的警惕都忘了。”
“其实就是个理论,能不能行我也不清楚。”李暮连忙打着哈哈,见几人面露愕然,似是有些奇怪,他又补充道:
“说实话,我是学机械工程的,对农业一窍不通,还是被人拉着参加的研究。”
“除了提供理论之外,我在其他方面没有半点贡献,是在当不起大家的夸赞。”
听到李暮的回答,围在他身边的魏国伟和几个研究人员纷纷露出欣赏之色。
谁有功劳谁没功劳,他们这些搞了半辈子农业研究的还不清楚?
没有理论的指导,他们就是再花上是十倍的时间,都不可能做出丙烯酸酯,更别提胺菊酯。
“不错不错,可惜了,怎么就去学机械工程了呢。”陈夏兴忍不住感慨道。
这一声顿时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共鸣。
上一篇:神豪,谁让他破坏商业规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