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183节
“李暮,你这个LCD液晶的想法,想要实现很困难啊!”
“国外倒是有液晶材质的研究历史,但是还从来没用真正应用成功过,我们考虑用它做显示屏,是不是冒进了些。”
……
都是老专家和老教授,彼此争吵的时候有点脾气很正常。
冷静下来后,很快就将意见都各自表达出来。
李暮一边听一边记,大概了解完之后,才开口道:
“大家不必急躁,我们做的本来就是极具开创性的研究,有困难和问题很正常。”
“我知道,大家现在恐怕还对如何做液晶显示屏不太了解。”
“你们等等,黄组长,你让大家传阅一下我最近写的方案。”
说着,他便从挎包里拿出昨晚肝出来的方案。
手表液晶显示屏的研制并不容易,所以在他自己已经尽力做到极限的时候,启动了后备隐藏外挂——阿斯克。
本来就是民用的东西,而且还过时了几十年,阿斯克也没多怀疑。
……
待资料被传阅完后,李暮继续道:“我简单概括一下方案的内容,基板制备、光刻和腐蚀工艺、液晶填充工艺和封装工艺。”
“基板制备,用玻璃基板作为液晶显示屏的基本,切割admonish,确保基板的平整度和光洁度。”
“涂布工艺,在基板上涂覆一层透明导电膜层和液晶分子排布层。”
“光刻和腐蚀工艺,目的是在液晶层上形成图案和结构……”
……
一众老专家和教授一边看着方案,一边听着李暮的讲解,频频点头。
这下他们算是有了一个精准的方向了。
“不过,只是做电子手表的话,有必要用到光刻技术吗?”黄坤忽然开口问道。
他听了半天,发现李暮这份方案,做出的液晶显示屏,似乎效果要远在他们的要求之上。
第161章 想做激光制导
“但是液晶显示屏不止能用在电子手表上,也能用在计算机上,在一些方面,他要强于现在01型计算机用的点阵式LED显示屏。”
“而且掌机研制组那边的掌机,后期也可以使用液晶显示屏,将成本、耗电量这些降下来,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他回答完后,黄坤恍然大悟,忍不住对李暮竖起了个大拇指,道:
“你研究的几个产品,一样技术的突破能用在另一样上,看来是早有计划啊!”
“确实,这种关联性很强的研究,能为我们省下很多时间不说,还可以让技术活用起来。”有老专家表示赞同。
技术突破很重要,但寻找到合适应用同样不容忽视。
其他人也跟着一顿夸猛,李暮客气了几句,便马不停蹄地前往掌机那边。
……
掌机研制组最近的研究,倒是成功把大小减了下来,但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
正在讲话的严佩林看到李暮过来,将他拉到一旁,道:
“处理器的规模降低后,想要做到你要求的流畅度基本不可能。”
“我们已经在结构上优化了很多次,都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要么牺牲重量,要么牺牲你说的游戏流畅度,你拿个主意吧。”
“那就牺牲一些重量吧,我也再想想,能不能把游戏的大小降下来。”李暮想了想道。
掌机想要搞出来,其实不难,难的是如何在有限的存储量上,做出好玩的游戏。
俄罗斯方块很好很经典,但提前了二十多年出现,难免会有技术上的问题。
毕竟夏国现在,仅仅只是在半导体方面有所领先而已。
……
简单地查看了一番掌机的研制进度,心里有了点数后,李暮又来到J语言研究组。
看到吴希带着一群研究生,满脸高兴地拿着刚刚熬了几夜写好的代码过来,他是真不忍心告诉他们:
“还得重写,要简洁且高效,把储存量降下去!”
……
时间来到全国学术交流会开始的日子。
五道口技术学院,人来人往,来自全国各地的学术大拿,汇聚于这座底蕴雄厚的夏国工科最高学府。
李暮和黄新华、张教授等人一起前来,顺带还去拜访了一下久未见面的徐老教授。
凑巧碰到了徐青,便被徐老教授推荐,让她带着自己去逛一逛学校。
五道口的水木园,还是有些看头的,不过李暮心系钱物师等学界大佬,根本无动于衷。
“王娅怎么没和你一起过来?”徐青见李暮一路都在出神想问题,忍不住开口问道。
两人之间的友谊,看来要远在他们之上。
李暮道:“她忙着做研究,黄教授都没喊动。”
“所以你也喊她了?”徐青好奇道。
“没有,我叫她做什么,她天天熬得那么晚,与其来参加交流会,不如好好休息休息。”李暮想到王娅这会儿可能才刚睡,不由一阵叹气。
徐青点点头,道:
“她性子要强嘛,肯定不想落在某些人……等等,你怎么知道她熬得很晚的,她应该不会主动告诉你吧?”
“这有什么奇怪的,她研究得晚,我也不早,偶尔碰到一两次很正常嘛。”李暮脸不红心不跳道。
闻言,徐青微微颔首,笑道:“也对,不过说起来你们两个还真的挺像的,居然都能研究到这么晚的时间。”
“算了,我看你也没心思逛,咱们赶紧回去,我和我爷爷说一声,就去京工院看王娅去。”
“好。”李暮自无不可。
……
随后,两人回到徐老教授的住处,说了一声后,徐青便风风火火地离开。
李暮则是跟着黄新华等人前往会场。
一路都有人跟他打招呼,叶朱培、米胜华、魏国伟、靳舒……前几次交流会讨论会认识的人,即便关系没那么熟,都会上来交谈几句。
有些说两句就离开,有些说了半天,越说越起劲,索性加入队伍。
于是他们这一批人,还没到五道口技术学院的大礼堂门口,队伍就庞大到相当显眼。
要不是一看都是知识分子,警卫差点都上来盘问了。
就在李暮被围在一群专家教授中间左支右绌的时候,一道声音忽然响起:“哈哈哈,你就是李暮吧,久仰大名啊!”
“我是五道口技术学院的校长,蒋南乡。”
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穿着中山装,带着圆框眼镜,站在门口,在人群中一眼看到李暮。
“您客气了,我哪有什么大名,我对您才是闻名已久啊!”李暮连忙客气道。
蒋南乡笑眯眯道:
“行了行了,不说这些客套话。”
“你之前经常从我们学院借调教授去搞研究,应该清楚我们五道口技术学院的实力吧。”
“我听说你最近马上要毕业了?有没有兴趣来我们这儿读个研究生,想读哪位教授随你挑。”
话音刚落,后面还在和人说话的刘全工和陈夏兴耳朵一动,不淡定了。
“蒋校长,今天是全国学术交流会的日子,您再着急,也不至于这时候招生吧。”刘全工道。
李暮要是在京工院读研,他们肯定不说什么,毕竟香火情分摆在那儿。
但要是五道口技术学院想抢,那么他们就得说道说道了,明明是他们先来的。
“唉,我只是给李暮提供一个建议而已。”蒋南乡笑呵呵道。
一旁的众专家教授们也发现了这里的火药味,眼里纷纷露出看戏之色。
见状,李暮赶忙道:“蒋校长,我暂时还没有读研究生的打算,恐怕要辜负您的好意了。”
“哦,这是为什么,你不想继续深造一下吗?”蒋南乡惊讶道。
读个研究生,其实并不废什么功夫。
上课老师带,研究一起做。
以李暮的水平天赋,应该没有太大问题才是。
“研究比较忙。”李暮没有过多解释。
蒋南乡略带遗憾道:“那有点可惜了,读研能让你有更好的发展的。”
他有心想再劝几句,可如今时间地点都不太合适,只好无奈作罢。
刘全工和陈夏兴早就猜到李暮可能不打算读研究生,也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继续。
……
进入大会堂,众人先依次找到自己的位置。
让李暮意外的是,他的位置相当靠前,竟然就落后叶朱培、吴有望这种研究所的所长一排。
没有着急坐下,他的眼睛大礼堂内不断地寻找,试图在一张张人脸中找到那几张只在教科书上看见过的面孔。
就在这时,他的身边响起一道声音:“这位小同志,你在找谁呢?”
李暮闻声回头,看到一张十分熟悉的脸,只不过比教科书上年轻了许多。
他按捺住心中的激动,笑道:“听说这次全国学术交流会,会有很多学界的知名人士出席,我想看见能不能遇上一个,没想到现在就遇到了您这样的著名学者。”
“算不得什么知名人士,都不及你出名。李暮,这个名字在京都的学术圈里如今可是如雷贯耳呀。”来人笑道。
上一篇:神豪,谁让他破坏商业规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