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197节
他刚刚就差跳起来扳了都没扳动,现在正在怀疑人生。
李暮看着他,想到了许久未见的张凯和李建,不禁有几分怀念。
走到哪里都能有一个朋友,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我走了。”几口吃完饭盒里的饭,李暮起身打了个招呼。
周章有气无力地回了个“好”字。
见状,李暮摇了摇头,没再管他,径直来到水池旁清洗饭盒。
洗到一半,一个不速之客忽然出现。
关建民走到他的边上,一句话不说,就吭哧吭哧地帮他刷饭盒。
看他的那幅表情,李暮就知道事情不对,问道:“怎么回事?”
关建民一边刷着手里的饭盒,一边慢慢道:“先说好,听了你不能着急。”
“你倒是先说啊!”李暮无语。
放下手中洗好的饭盒,关建民紧接着又拿起一个,才继续道:“上面决定每周给你一天的休息时间,怎么样,高兴吧?”
“哦,就这事啊。”李暮点点头,一时没察觉哪里不对,放假嘛,挺好的。
不过下一秒,他就反应过来:“不对啊,为什么要给我放假,我根本不需要放假!”
关建民就知道他会是这个反应,连忙解释道:
“这是领导们讨论后的决定,你现在是研究所和学校两头跑,学业和研究兼顾的话,对身体的负荷太大。”
“所以他们认为你一周必须有一天的时间休息。”
“我觉得这个安排很合理,就是生产队的驴都要歇一歇,当然我不是说你是驴。”
“总之,人还是要休息的。”
出乎意料的事,李暮并没有大吵大闹,而是问道:“这一天都由我自己安排?”
关建民道:“当然不是,学习和研究都不行,最好做一些娱乐活动,比如去看看电影什么……哎!你哪儿去?”
他话还没说完,李暮便走了出去:
“去抗议!”
……
抗议当然是无效的。
从国科院的大门出来,李暮看着秋日正午盛烈的阳光,一时竟然不知道接下来要去干什么。
虽然平时也会抽空回家,但回去后吃完饭,大部分时间他该学习研究,还是学习研究。
而现在,屁股后面有关建民跟着,回去只怕没有那么轻松。
想了想,他问道:“你知道我老师家住在哪里吗?”
“钱教授吗?”关建民愣了愣,然后道:“他应该住在北区的‘特楼’那边,我们国家的很多著名科学家都住在那边。”
“那好,下午就去拜访拜访,走,咱们先去供销社买点东西。”李暮当即做出决定。
作为学生,去拜访老师理所应当。
关建民虽然觉得有点不对,不过见李暮走了出去,也只好跟了上去。
第171章 别人那里放豪言,我这里你听不懂?
去供销社买了些礼品后,两人来到特楼。
三座小楼,灰砖黑瓦,朱红色的木窗格,依旧是老大哥式的建筑风格,庄严厚重。
还没等靠近,就有警卫将他们拦了下来。
“来做什么的?”持枪的警卫眼神警惕。毕竟这三座小楼里,住着夏国几乎最顶尖的那一批科学家。
李暮赶忙解释:“你好,我是钱五师先生的学生,这是我的助理,我们是特地上门拜访的。”
“学生,助理?”警卫眼神微凛,这两个词怎么都不太可能联系在一起。
关建民见状,急忙走上前,从怀里掏出证件。
警卫仔细确认过后,才放下心中的怀疑,去旁边的电话亭打电话。
片刻后,他走回来,眼神缓和了不少,道:“现在你们可以进去了,钱先生一家住在14号楼201室。”
说完,他便重新回到了岗位。
李暮道了声谢,然后便进到特楼里面,找到警卫说的14号楼。
走上楼梯,两人敲响了201室的屋门。
“咚咚~”两声敲门声后,里面传来一阵脚步声,开门的是一位四十岁左右,温婉娴静的妇女。
李暮心中暗道,想必这就是钱老的妻子姜瑛了。
“你就是老钱的学生吧,来就来了,怎么还买东西,快进来坐。”姜瑛一边笑着,一边招呼两人进屋。
入屋面积宽敞,最先看到的是一架三角钢琴,还有冰箱、电视机,虽然比不得后世,但在这个年代也是当之无愧的“豪宅”。
钱五师坐在沙发上,正看着报纸。
见到李暮来,他招呼两人坐下,然后调侃道:“我这刚刚回来,你就上门,真是抓的一个好时机啊!”
“我也没想到老师您在,本来只是今天放了假,想着来拜访拜访师母的。”李暮把被上面强制放假的事情讲了一遍,说到最后,语气满是无奈。
听得一旁的姜瑛都忍不住笑了起来,戏说他俩不愧是师生,性子都是一个模子刻的一样。
钱五师也有些忍俊不禁,没想到这个学生能努力到被上面强制要求休假的地步。
他笑道:“上面的决定我看是没有错,都让你休息了,还跑到我这边来,我看不仅仅是拜访那么简单吧?”
“让老师您猜中了,我确实有如果您在的话,顺带请教您的想法。”李暮也不避讳,直接道。
一旁的关建民听见这话,终于意识到哪里不对,只是这会儿反应过来也晚了。
他总不能这会儿强行把人拖走。
钱五师道:“哦,那我倒是好奇,你选了什么方向,又是被什么难住了呢?”
他给布置课题作业的时候,确实没想过那么快就能有回复。
李暮道:“是这样的,我还是想先发挥半导体方面的优势,将它应用到航天航空领域。”
“我目前的打算,是做一个自动化制导系统的设计。”
“当然如果顺利的话,我会继续进行地空D弹的研究,让那些肆意入侵我国领空的人付出惨重的代价!”
听到这话,一旁还在犹豫动不动手的关建民沉默了下去。
钱五师亦是微微默然,长叹了口气,道:“你做自动化制导系统的这个想法很好,但要做地空D弹,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而且……你在这方面的研究,很可能会白费力气。”
碍于纪律,他没有说得太明白,但暗中的意思,显然是说夏国已经有这方面的研究。
李暮当然清楚这一点。
以地空D弹的重要性,国家不研制才奇怪。
但这并不妨碍他的研制。
想了想,李暮道:“老师,D弹本体、战斗部和动力装置这些东西都可能被淘汰,但是自动化制导系统却是不会的。”
“以我们国家现在的计算机发展水平,自动化制导系统一定能够做到领先世界。”
“无论它装载在哪种D弹上,都能为那枚D弹赋予最大的威力。”
钱五师看着眼神炽热的李暮,赞赏地点点头,起身走进书房,拿出来一本手稿:
“这是我对地空D弹的一些看法,你可以拿回去参考参考。”
“谢谢老师。”李暮如获至宝地接过手稿。
有钱五师的经验可以参考,可比后面实在没办法,让阿斯克帮忙从网上的找的那些资料靠谱多了!
……
随后,两人又聊了一些在自动化制导系统方面的问题,李暮准备起身告辞。
不过就在这时,姜瑛走过来道:“走什么,饭都开始做了,吃完饭再走吧。”
钱五师同样也劝他吃过饭再走。
“那我就却之不恭了。”李暮犹豫片刻,最终还是答应下来。
留人在家里吃饭,是以示亲近的意思,他以后怎么做两说,今天第一次上门,确实不太好拒绝。
于是李暮便多留了一会儿。
吃饭的时候,还见到了钱五师的两个儿女,13岁的儿子钱勇钢和11岁的女儿钱筝。
两人一个闹腾一个娴静,都自小在国外长大,虽然已经回到国内几年,但说话明显带着点口音,逗得一桌的人不时哈哈大笑。
……
吃过饭后,李暮才起身离开。
拿着钱五师的手稿,他恨不得立刻找个地方开始研究。
然而关建民跟牛皮糖一样跟在他的身后,根本不给他一点机会。
次日。
李暮6点准时睁眼,洗漱锻炼一条龙。
解决完这些,他便坐在桌前开始翻看钱五师的手稿。
这份手稿,从推进系统、空气动力和结构、制导问题等四个主要问题出发,详细地阐述了制导D弹的流程。
里面公式和图表并茂,还有国外的资料参考,逻辑不可谓不严密。
比如D弹武器系统的组成,就从D弹系统、火控系统、技术保障设备三方面出发,详细地进行阐述。
看着看着,李暮便不由沉浸其中。
直到8点左右,赵参军提醒他要准备去上课,他才回过神来。
上一篇:神豪,谁让他破坏商业规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