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259节
但有想法是好事,他再参与其中群策群力,说不定真能搞出来呢。
李暮打开聊天页面,沉吟片刻,整理了一下,然后道:
“传统潜艇因为使用螺旋桨推进,机械结构较为复杂,会在前进时产生较大的噪音,但磁流体却可以克服这个缺点。”
“采用磁流体技术,可以将螺旋桨、动力传动装置、齿轮等噪音较大的机械结构几乎完全剔除。”
“从技术上来说,它的原理就是在动力区域内产生一个强磁场,利用电磁的洛伦兹力和海水导电的特性,将海水喷射出去,从而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力,推动潜艇前进。”
“我的想法是,研制一款推进器,在舰艇贯通海水的通道内建立磁场,对导电的海水产生电磁力,然后使海水在通道内想舰艇尾部高速流动,从而产生推力。”
……
开头的时候,钱五师听得还满脸笑意,越到后面他的神色越严肃,眼中不由染上了一抹惊讶之色。
对磁流体力学在原子能潜艇的应用上有这种程度的理解,可不像是李暮说的,学习了一下那么简单。
待李暮说完后,钱五师想了想,问道:“那你觉得,我们如果要研制磁流体推进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
说完这句话,他不禁怔了怔,自己的语气不知不觉间,竟然变得和平时和兆久章、郭淮等人商量研究时一样起来。
可这怎么可能,李暮才学习了应用物理多长的时间,难道真的能在磁流体力学的应用方面做出成绩?
在他期待的目光中,李暮笑道:
“问题我认为有三个,一个是高性能材料的获取,一个是能量转换效率地提升,最后一个是推进系统的集成与优化。”
“后面两个我暂时还没有想到解决的方案,不过高性能材料,我却有那么一点不成熟的想法。”
“我觉得,可以在磁流体中加入稀土元素,稀土元素特殊的电子结构,理论上来说,能够改善磁流体的电磁性能,提高其磁导率和饱和磁化强度。”
“同时,稀土元素还能影响磁流体的居里温度,让它在不同的温度下保持磁性能。”
听完后,钱五师的目光之中的震惊之色再也掩饰不住。
加入稀土元素,是啊,确实可以这样。
“很好的思路,你这个想法很不错!”钱五师毫不吝啬地夸赞道。
如果李暮的想法能成,对于夏国原子能潜艇的研究,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想了想,他站起身,直接道:“你下午哪都别去,就待在学校,我现在就去联系人,我们好好探讨一下你的这个想法。”
一边说,他一边直接迫不及待地走了出去,李暮连喊了几声都没有回头,让他哭笑不得。
不过想想也很正常。
磁流体推进器对比传统的推进器的优势太大了。
如果能够研究成功,哪怕武器装备落后一点,面对M帝在海上的军舰和潜艇也能神出鬼没的吊打!
……
钱五师的动作很快。
下午的时候,他便带着七八位教授,来到科大,直奔李暮的寝室。
把李暮叫出来后,便直接前往科大的会议室。
一行人钱五师打头,后面跟着的专家和教授一看有点眼熟,再看全是物理学界的著名学者,在校园里匆匆走过,引起学生们不小的骚动。
……
来到会议室后,钱五师先给李暮介绍他请来的人:“这是原子能动力研究所的所长,彭时录,副所长蒋南英,这是磁流体力学方面的专家,现任京都航空学院的力学系副主任,陆世嘉……”
七八个人,均是物理学界的大佬级别人物。
最次都是权威专家级别。
由此可见,老师那恐怖的号召力,在场的这些人一次聚会,那就是国内应用物理领域的一次巅峰论剑。
待钱五师介绍完,李暮赶紧打招呼,躬身一礼,道:“各位前辈好,我是钱五师先生的学生,李暮。”
“你这个介绍就太谦虚了。”钱五师呵呵一笑,道:“我这个学生可了不得,在半导体研究所、计算技术研究所、农研所等六家单位都担任顾问,比我这个老师都要厉害呢。”
李暮一阵汗颜:“老师,您过奖了,我怎么能和您相比。”
“老钱有个好学生啊,李暮,我听说过,前段时间全国都在热议的发明大王嘛。”坐在下面的彭时录高声道。
这一句话,让一众人都不禁笑了起来。
京都航空学院的力学系副主任陆世嘉开口笑道:“确实是发明大王,不仅能发明空气炸锅、摩托车这些民用机械,还能在原子能潜艇推进器上造诣不浅,了不得啊!”
她的话中没有调侃,满是欣赏。
说实话,在场的有一个算一个,在李暮这个年纪,哪怕同样有着天才之名,成就却远远比不上他。
这样的一个潜力无穷的后辈,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科学界来说,都是宝贝。
李暮佯装苦笑道:
“诸位前辈你们别抬举我了,只是想法而已,我也没想到能得到老师的肯定。”
“在磁流体力学的研究上,我才刚刚起步而已,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
“至于发明原子能潜艇推进器,更不是短时间内能做到的。”
在磁流体推进器的研制上,他还是准备好好谦虚一番。
要知道,世界上第一艘采用磁流体推进器的试验船,是在小日子的三零重工在92实验的“大和1”。
作为军事机密,原子能潜艇使用上的时间,按道理上应该更早些,但也不会超过10年。
现在这个时间点,M帝和老大哥可能都还没有开始搞,基本都出于理论探索阶段。
他要是拿出的太快,就有点过于离谱。
“好了,别谦虚了,李暮,你先把你关于在磁流体中加入稀土元素的想法再阐述一遍,我们大家一起讨论讨论。”钱五师道。
闻言,众人也收起了打趣后辈的心思,目光汇聚在李暮的身上,满是期待。
李暮见状,也没有怯场,很快就将想法重述了一遍。
末了,他还提出了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制备水基稀土负荷铁氧磁流体的初步想法:
“控制反应条件,如反应物的PH值、Fe3+与Fe2+的配比及阳离子浓度等,来制备出粒度分布均匀、直径适当的Fe3O4纳米颗粒,进一步地,通过稀土元素的加入,显著提高铁氧磁流体的饱和磁化程度。”
这个方法让众人的目光都亮了起来,忍不住纷纷点头:
“不错,利用这种制备方法,确实有很大的可能,提升磁流体的性能。”
“这样一来,做出磁流体推进器,也不是不可能啊!”
“我看是很有可能,如果磁流体技术得到突破,我们国家的原子能动力研究,将会向前迈进一大步,甚至超越M帝和老大哥!”
……
本来他们还打算指导指导李暮,没想到听完,反而是自己受到的启发更大。
“不错,看得出来,你在磁流体技术上面,下了不少的功夫啊!”钱五师一边鼓掌,一边感慨道。
其他众位专家教授,也毫不吝啬地给予掌声肯定。
李暮谦虚地笑道:“老师,我只是恰好灵光一闪,提出来想法而已,能不能成还不知道呢。”
“放心,你的方向是基本正确的,只要研究下去,肯定能出成果。”钱五师肯定道。
在应用物理上面,他就是目前夏国最权威的一个人。
他说能行,那就一定能行。
彭时录和陆世嘉等人的目光瞬间火热起来,当即道:“钱教授,既然如此,我认为我们应该立刻开始磁流体推进器的立项。”
“对,必须马上开始,早日做出磁流体推进器,也能大大加速原子能潜艇的研究速度。”
“我看不如让您的学生在我们原子能动力研究所也挂个职,参与到我们的研究当中去。”
面对众人迫切的目光,钱五师微微侧过头,笑吟吟地看向李暮,道:“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在原子能动力研究所也挂个职?”
“当然可以。”李暮想也没想便答应下来。
无论是地空D弹,还是磁流体推进器,都是维护国家尊严的利器,是使祖国强大起来,不再受外部威胁的有力保障!
第215章 磁流体技术与传统机械结构之争
随后,众人又对李暮提出的化学共沉淀法进行了一番讨论,直至到了晚上吃饭的时间,才各自匆匆离开。
临走时,原子能动力研究所的所长彭时录和李暮说了声,让他明天就所里去进行指导。
夏国的原子能潜艇动力研究,采用的还是传统的机械结构,要改换方向,必然要经过一次较大的调整。
这对于那些在传统机械结构上已经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研究人员们来说,显然是很难接受的事情。
想要说服他们,并不是一件易事。
至少要证明,磁流体技术的效果要远超传统的机械结构才行。
“有点麻烦啊!”李暮回到家后,在书房思考了一下目前的研究计划,微微有几分头疼。
他当然清楚彭时录让自己早点过去指导的意思。
其实他也有办法说服那些原本研究传统机械结构的专家和教授们转向磁流体研究。
但这不可避免地要掏出更多的技术,会大幅增加他的学习压力。
李暮想了想,打开聊天页面,开始挑选明天要拿出去的技术。
就在这时,他的脑海里响起“叮~”的一声信息提示音。
阿斯克:
“李,在忙吗?”
“好奇怪啊,这几天有一个人老是找我问问题。”
“还是一些非常简单的基础问题,你说我该怎么拒绝她呢?”
看到消息,李暮刚想回答让他直接拒绝,眉头忽然微微皱了皱。
不对劲,阿斯克会突然找他问这种问题。
他问道:“我先问问你,这个人是男的还是女的?”
“是个女生,是我现在待的实验室里的教授助理。”阿斯克回复道。
李暮:“对你有意思,秒了。”
上一篇:神豪,谁让他破坏商业规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