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304节

  现在虽然不敢说是什么农学大师,但至少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也是时候想办法和袁老接触接触,看看能不能提前把杂交水稻搞出来,争取早日解决国家的粮食问题。

  ……

  来到农学院。

  虽然是放假期间,不过学校里还是有不少学生和教授。

  李暮本来想先随便逛逛,结果刚刚进来不久,便迎面遇到了正在指导着几个学生的陈夏兴。

  看到他,后者脸上露出惊喜的神色,和学生匆匆说了几句话,就走了过来,调侃道:“你这个大忙人,可是好久没见你过来了。”

  这话里多多少少带着点埋怨。

  “事情比较多,这不是一有空就来了吗,可惜现在放假了,不能听陈教授您讲课。”李暮无奈道。

  他倒不是不想过来,只是太早来没有多少意义。

  农研所那边的化肥和农药研究,已经进入一个相对缓慢的瓶颈期。

  这两个直接能让粮食增产的手段,短时间内再次突破的意义并不大,因为化肥工业还在拼命建厂,全国还有很大一部分地区供应不上化肥呢!

  陈夏兴道:

  “行了行了,我知道你是在忙正事。”

  “那成就一个接着一个,我们整个农学院加一起几年的搞出来的也没你的多。”

  “你这个‘发明大王’,可是为我们国家的青年人立了个好榜样啊!”

  他刚刚不过是在开玩笑,对李暮还是相当佩服的。

  干一行行一行的人不是没有,但像李暮这样,研究一个成一个的,迄今为止他还只见过这一个。

  “略尽绵薄之力而已。”李暮小小地谦虚了一句。

  陈夏兴要是知道他的所有成就,只怕会更加震惊,但他也没必要说出来就是。

  他接着道:

  “对了,陈教授,您认识西南农学院的林志周教授吗?”

  “我听说他在老大哥那边留过学,还取得了农学副博士学位,对水稻很有研究,曾经带着助手走遍闪西稻区。”

  “我最近对水稻很有兴趣,想通过它来验证验证我的所学。”

  李暮要接触袁老搞杂交水稻,需要一个合适的切入点。

  他找到这个人便是同样出身西南农学院的林志周,现在在闪西的农科院工作,对水稻也很有研究。

  虽然后来被领导派去搞玉米育种了,不过这并不影响他和对方接触。

  “林志周啊,当然听过,还熟得很呢,他55年的时候考上了去老大哥那边的预备生,来京都学习鹅语,时不时地就会来我们学校听课。”陈夏兴笑道。

  这个回答倒是让李暮有些意外,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巧的事情。

  陈夏兴想了想,又道:“不过你怎么想到去研究水稻的,不继续研究化肥和农药了,在这上面,你应该还有余力的吧?”

  他们是个人都能看得出来,李暮虽然搞出了拟除虫菊酯和钾肥,但研究重心根本不在这上面。

  也因为如此,所以后面他们没有再继续劝李暮学习农学。

  “我了解过我们国家现在主要的水稻品种,主要是高杆水稻,亩产最高只有300斤,而且不耐肥、不抗倒、不抗病,所以想对其进行改良,进一步解决我国的粮食问题。”李暮坚声道。

  300斤的亩产,对比后世杂交水稻2400多斤的亩产,差距一目了然。

  即便是最开始的杂交水稻,亩产也超过1000斤,远远强于高杆水稻。

  只要搞出来,完全可以解决现有的粮食不足的问题。

  陈夏兴看着眼神坚定的李暮,眼中满是欣赏之色。

  说实在的,以李暮现在在化肥和农药上的成就,足以在农学史上留下醒目的一笔,根本没必要继续研究什么杂交水稻。

  但为了解决国家的粮食问题,勇敢地踏足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不得不让人敬佩。

  陈夏兴和李暮一边说着话,一边来到农学院的行政楼。

  进入办公室,里面燃烧着的煤炉散发的热量,瞬间驱散了两人身上的寒意。

  他先是给李暮倒了杯茶,然后才道:

  “既然你想研究水稻,我肯定是支持你的,不过我们农学院在这方面有研究的教授并不多。”

  “让我想想,孙取教授、万建华教授,他们的水平还是不错的,你可以先问问他们。”

  “还有既然你提了林志周教授的名字,我给你个地址,你回头也可以写信和他交流交流。”

  陈夏兴说着话的同时,从桌上拿起纸笔,将地址写下来。

  “谢谢您,陈教授,我回头一定去拜访。”李暮郑重地接过纸条,道。

  虽然他的目的是通过林志周接触袁老,但这不代表着他只接触袁老。

  在高杆水稻和杂交水稻之间,还有一个水稻品种,虽然不及后者产量超过千斤,但也达到了600斤。

  他如果能把这个搞出来,对粮食产量的提高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随后,李暮又和陈夏兴闲聊了一会儿,才起身准备离去。

  本来走出门已经打算走了,结果没走两步,便看见许久不见的米巧拉着其父米胜华气喘吁吁地跑过来。

  看到两人,米巧道:“爸,我就说我没看错吧,真是李暮。”

  “没大没小的,现在要叫李顾问。”米胜华先是喘了口气,然后小声训斥了女儿一句。

  米巧兴奋的神色一蔫,小声道:“李顾问好。”

  李暮连忙摆手道:“没事没事,还是叫名字好,听着亲切,对了,米教授,您怎么急着过来,是研究上的事?”

  “您放心,化肥和农药的研究都进行得很顺利,我过来主要是想请您吃个晚饭。”米胜华说到这里,顿了顿,又道:“您要是有空,顺带指导指导我这女儿便更好了。”

  “好啊,那我就尝尝您夫人的手艺。”李暮今天左右是没有什么大事,索性便答应下来。

  ……

  离晚上吃饭的时间还早,李暮待着也是带着,想起上次来去雷达研究所看到的冰河,突然起了兴趣,问陈夏兴借了鱼竿去附近钓鱼。

  冬天河水冰封,废了老大的力气,他才钻出一个窟窿,然后便拿着从陈夏兴办公室顺手拿来的小板凳坐下。

  看得一旁被陈夏兴和米胜华喊过来陪同的米巧一愣一愣的。

  她没力气凿出窟窿,犹豫了一番,还是把勾放下。

  就在这时,李暮笑吟吟地开口道:

  “怎么,才多久没见就忘了我这个朋友了。”

  “在你爸和陈夏兴面前你叫我李顾问我不挑你的理。”

  “但现在就我们两个人了,你要是再叫客气,那就是不拿我当朋友了。”

  “我只是怕钓得太多,把你比下去而已。”米巧闻言,顿时一瞪眼,恢复了以前的样子,手里的鱼钩也利索地丢进了冰窟窿里。

  李暮调侃道:“小姑娘年纪不大口气挺大,那我们今天便来比比,看谁钓得更多。”

  ……

  结果自然是米巧输了。

  明明是一个冰窟窿,但那鱼就像是躲着他的杆子一样。

  李暮一条条地往上钓,她这边忙活了一下午啥都没捞着。

  晚上吃饭的时候,一筷子一筷子地往鱼身上戳,跟有仇似的,看得李暮和米胜华陈夏兴三人不禁莞尔。

  ……

  吃完饭后。

  关建民开着车早早地等在了门外,李暮和陈夏兴等人又打了个招呼,便坐车离开。

  看见他现在居然有专车接送,三人又是一阵在“啧啧~”称奇,对李暮研究的东西更加好奇。

  不过好奇归好奇,他们心里还是有分寸,只要国家不公布,绝不会打听。

  ……

  回到家中。

  李暮在沙发上躺了一会儿,闭目养神片刻后,旋即来到书房继续工作。

  先整理一下目前的重要的事项。

  03型计算机和01型个人计算机这些研究可以先放一放,目前最着急的,还是要先把半导体行业标准制定出来。

  他虽然能够拿出后世的行业标准资料,但上面肯定还要开大会讨论。

  这个标准对于后世适用,对于现在很难说。

  需要要修改是肯定的,李暮也做好了这个准备。

  继续一边完善的同时,他一边思考着下一步要做什么产品来创造外汇。

  半导体照相机是一部好棋,但需要的研制周期和空气炸锅、电视游戏机等产品比起来太长了。

  夏国需要一些能够在短期内获取巨大经济效益的产品项目,半导体集团也需要新的利润增长来源来支撑全国的产业布局。

  “家电是最简单的,不过能做的恐怕不多了,实在不行就搞个热得快?”李暮想了半天,终于找到一个。

  国内热得快的使用可以追溯到80年代和90年代,是一种常用的烧水工具。

  最早的热得快是直接放进暖壶里对谁进行加热,和后世已经成熟的产品还是有比较大的区别的。

  不过直到21世纪初的时候,国内才有人申请了新型热得快的专利。

  “技术含量倒是挺低的,制造起来也不难,可以作为一个选项,唯一的问题是不太适合现在的国情,只能考虑向周边国家出口,OM也不太需要这东西。”李暮没有考虑太久,便将热得快加入产品研发的列表。

  当然,一个肯定是不够。

  “下一个……要不整个打印机?”李暮看着聊天页面上的资料,目光微微亮起。

  打印机,也属于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设备,可以便捷地打印计算机输出的信息。

  搞出来的话,以后使用超算计算出结果后,就可以直接输出在纸上,用不着在用笔慢慢记录,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

首节 上一节 304/8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神豪,谁让他破坏商业规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