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422节

  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目的——抢人。

  蜂拥而上的架势,让他甚至担心会不会被直接打晕带走。

  就在他面对众人左支右绌的时候,大会议室的广播中,传来郭默的声音,“咳咳,大家先安静安静,今天是李暮同志的答辩会,有什么事情,稍后再谈也不迟。”

  这句话让热情的众人稍稍冷静了几分。

  虽然依旧围在李暮的身边不肯散去。

  但至少没有再挤来挤去,恨不得一把将人直接拉走了。

  ……

  随后。

  在秦云带着军方的同志到场后。

  大会议室内的众人,才慢慢地回到自己的座位。

  李暮走上台,开始答辩。

  首先,介绍自己设计的自动化制导地空D弹:

  “在这款地空D弹的设计上,运用了国内目前最先进的半导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其自动制导的软件设计,能够精准地锁定打击的目标,误差不会超过10米。”

  “它的响应速度极快,在发现目标的3分钟内便可出击,而且不依赖地面的引导便能够让D弹飞向目标……”

第331章 第一位博士毕业生

  他先从D弹的技术和性能上讲起,然后慢慢延伸,讲起其中所用的技术。

  一些控制系统、结构系统上的技术,更是让许多专家和教授拍案叫绝,直呼设计精妙,巧思难得。

  待李暮说完后。

  坐在最前边的答辩委员们,反倒有些坐蜡。

  很多东西他们都似懂非懂,这怎么去提问。

  最终,还是赵中耀道:“李暮,你要不说一说,你是怎么实现不依赖地面的引导,便能让D弹飞向目标的?”

  这句话疑问,一群专家和剿说,都不由松了一口气。

  这要是没人开口,最后还真可能冷场了。

  “其实这很简单,只是在D弹上多增加了一个自动追踪热源的算法软件,控制精度后,也不会被热诱弹影响。”李暮解释道。

  这个回答又触及到在场的不少专家和教授的知识盲区。

  自动追踪热源的软件算法?

  那是什么。

  于是李暮只好继续和他们讲解热源算法软件的原理。

  不过刚刚解决了这个问题。

  又有别的问题马上出现。

  有了赵中耀领头,一众专家和教授索性豁出去了。

  不就是面子嘛,总比不懂装懂来的更好。

  一个专家继续问道:“李顾问,那您能在详细地说一说,是怎么实现自动化精确制导的吗?”

  “仅仅是依靠计算机?”

  “又是怎么保证它的误差不会超过10米的呢,要知道,即便是M帝和老大哥,想要达到这个数字都很难。”

  它的问题问出了很多人的疑惑。

  这款自动化地空D弹,实在太匪夷所思了一些。

  虽然听技术理论,好像也没有什么大毛病。

  但是他们原本精度还在几百米打转儿,一下子直接拉到顶,未免有点离谱。

  60年代的D弹精度,主要依靠4种方式来保证,惯性制导、无线电指令制导、半主动雷达制导,以及地形匹配制导。

  其中,惯性制导是采用得最广泛的制导技术,通过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来测量D弹的加速度和速度。

  从而计算出D弹的位置和速度,进而控制D弹的飞行轨迹。

  这种技术最简单,但也能显著提高D弹的命中精度,是夏国目前使用的主要技术之一。

  其次便是无线电指令制导、半主动雷达制导和地形匹配制导这三相技术,只是目前仍在研究和发展,还未真正投入使用。

  李暮在制导技术上,将半主动雷达制导做了进一步优化,实现了雷达制导,以及对惯性制导地升级。

  他解释道:

  “目前,我国的雷达技术,已经获得了极大的进步,实现了新型脉冲多普勒雷达的研制,能够在复杂环境中提供稳定的制导信息,并且在高算力计算机的帮助下,计算出精确的D弹飞行路径,使得误差可以缩小至10米,甚至更低。”

  “然后是惯性制导方面,随着3+2轴数控铣床的出现,我国的精密加工技术获得了肉眼可见的巨大提升,并且因为电子技术的进步,使得其具备了向微型化和集成化发展的可能……”

  ……

  坐在前面的答辩组委听着李暮的解释,每个人的表情都有些呆滞。

  这些内容,可以说刷新了他们对于当下自动化制导技术发展的认知。

  大会议室内的专家和教授,看着台上侃侃而谈的李暮,亦是震惊不已。

  可以说,李暮在对自动化制导D弹的研究,已经走在了所有人的前头。

  坐在门口的秦云脸色未变。

  “这个李暮,和上级领导说得果然一模一样,真是会给人惊喜啊!”他心中感慨。

  好在他心底对此也有些预料,迅速地跟旁边的警卫吩咐,将周围的安保力量再加强一倍。

  并且记录今天到场的所有人员。

  待会议结束后,全部都会签署保密协议,确保今天的答辩内容不会有泄露的可能。

  理由很简单——军事机密。

  就在他吩咐完的功夫。

  台上李暮的答辩也接近尾声,答辩组委的教授们你看我,我看伱,一时竟然没有再出口提问。

  毕竟脑子里刚刚听完的东西,都还没有完全消化完成呢。

  最后还是赵中耀开口道:

  “李暮同学说得很好,在理论上没有任何的问题,完全符合一个博士生该有的学术水准。”

  “虽然后续程序上还需要我们答辩组委会进行讨论研究后才能给出成果。”

  “但大家一致认为,可以提前告诉你结果:恭喜你李暮,从今天开始,你博士毕业了!”

  话音刚落,台下的所有专家和教授,都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

  然后,一片雷鸣般的掌声在大会议室内响起。

  这种程度的详细技术讲解,以及堆在每个组委面前高如小山的论文资料,通过毕业,毫无疑问。

  钱五师站了起来,用力地鼓着掌,看着站在台上的李暮,眼中欣慰不已。

  正欲上去道几句贺时。

  一群高校的校长和研究单位的所长便涌上前去,将李暮众星捧月般地围了起来:

  “恭喜恭喜,李暮同志,你可是我们夏国的第一位博士,将来必将放进教科书的成就!”

  “咱们夏国的博士生培养体系,从您开始,有了一个先例可循,是整个教育体系的进步啊!”

  “祝贺你李暮同志,待会您有空吗,我请客,请您务必赏光……”

  ……

  被整个人堵住的李暮,有点不堪其扰。

  但这里面的哪一个人,都是学界有头有脸的人物,虽说以后未必可能会有联系,但也不能得罪。

  于是只能一一笑着回应。

  反正有什么邀请,他就说“下次,下次一定”。

  具体什么时间,便推脱事务繁忙,不能确定。

  这个理由可谓无懈可击,让众人都无可奈何。

  但他们显然不会轻易地放弃。

  忙?

  没事,他们可以等。

  但必须要个准话,有空一定得去他们的学校和单位交流学习一番。

  “您要是不来,那可说不过去,京工院是您的母校,抢了先我们没说什么,但厚此薄彼可不行啊!”五道口技术学院的院长蒋南乡满脸“幽怨”地说道。

  他这话说完,其他高校的校长和院长们,也纷纷开口邀请起来。

  面对“群情激愤”的众人,李暮只好无奈答应,后面有时间,绝对会通知他们。

  不过这还不算完。

  放在以前,开讲座已经足够满足这些高校的校长院长们。

  但现在李暮已经毕业。

  这也就代表着,他可以正式地加入任何一个单位。

  放眼全国,没有一家大学或研究单位,能够拒绝这份巨大的诱惑。

  哪怕不能独属,挂个名都足以让其他人羡慕到两眼冒红光。

  面对众人的邀请,李暮只能道:“各位领导,这件事情请容我再考虑考虑,待有了决定,一定给大家答复。”

  听到他这么说,一众院长校长所长虽仍有些遗憾,但也只好作罢。

  只是仍旧盛情邀请,稍后一同前去用餐。

首节 上一节 422/8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神豪,谁让他破坏商业规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