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453节
“怎么可能,李顾问要是来了,吴所长还能不知道吗?”材料研究所的所长周任发问道。
吴有望:“……还真有可能。”
……
第二代超算实验室内。
巨大的服务器,耸立在机房内,将四周的墙壁全部覆盖。
而众人猜测究竟去了哪儿的李暮,正在其中,听着王绶觉汇报着这段时间以来的研制情况。
到目前为止,超算网络开发组、处理器研制组、存储系统研制组,以及软件和算法优化组的研究任务,基本全部完成。
由4个服务器组成的超算网络,为之赋予了理论上能达到百亿次每秒运算速度的可能性。
当然,具体数据还要经过测试才能完成。
只不过在测试这一个环节,遇到了一个不算问题的问题。
李暮听完王绶觉的汇报,不由以手扶额,道:“半个京都都得停电,要不要这么夸张?”
“这已经保守估计,等待后面24h小时运行,需要的电量会更大。”王绶觉也是不禁苦笑。
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没想到竟然会被这样的问题难住。
李暮沉吟片刻,然后道:
“这样,去和上面申请,把测试放在深夜完成。”
“这个时间段短用电量最少,即便将电量集中过来,也不会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
“之后我们再来继续解决发电的问题。”
虽说要调用半个京都的电量也不是做不到,但没必要搞那么大的动静。
在深夜悄无人知的时候完成便可。
“哦,你有办法解决发电的问题?”王绶觉闻言,眼睛微微亮起。
李暮正欲回答,忽然,吴有望从外面走了进来。
看到两人,他不禁笑道:“还真让王教授猜对了,你还真的直接来了机房这边。”
“这不是赶时间吗,上面只给了我两天的时间,两天后我就要接受处罚,四天不许工作。”李暮无奈地解释道。
他前脚刚落地,后脚上面就通过关建民,对他在西北那边“肆意妄为”的行为做出惩罚。
要不是这边的情况确实比较紧急,别说两天,一天他都没办法争取到。
当然,邓家他们也讨不了好。
得到处罚通知的同时,他反手就把路上写好的“小报告”交了上去。
吴有望好笑道:
“把放假当做处罚,恐怕也就只有你有这个待遇。”
“不过你也不用着急,航空院、材料研究所和雷达研究所一早上便有人过来在会议室里等着了。”
“现在人就在门外边,待会儿你见到。”
听到这个消息。
李暮却笑不出来。
他叹气道:“倒也没必要这么积极吧。”
这么搞,他还怎么延长工作时间。
“早点解决,你也能早点休息不是。刚刚从那么远的地方回来,确实得好好休息一阵才行。”吴有望笑道。
一旁的王绶觉也笑了起来。
两人都对李暮再熟悉不过,自然看出来他的心思。
“好吧。”李暮心中微叹。
人都来了,总不能再给赶走。
……
随后,在和王绶觉交代了一些测试的事情之后。
李暮便走出机房。
刚刚下楼。
迎面便看到了等在实验楼下的周任、王石存和彭时录等人。
终于见到李暮出现,他们立刻围上前,高兴道:
“李顾问,您可算是回来了!”
“雷达那边的研究遇到了一点问题,我们都没有什么好方法,急需您去处理。”
“航空院那边也有需要您去解决的重要问题,李顾问,我们这边说。”
……
三人说着说着,互相之间对视一眼,生出一股敌意。
李暮只有一个,但他们却是三个人。
半导体研究所抢先也就罢了,毕竟关系摆在那儿。
但他们可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凭啥你先。
“别急别急,一个一个来,这样,先去会议室。”李暮见状,连忙出言打断。
这有什么好争的,反正会遇到什么问题,他心里基本都有数。
……
旋即,李暮带着众人来到会议室。
先从比较简单的雷达研究所开始。
彭时录先是给李暮说了说战场监视雷达、地面侦查雷达和探地雷达的研究情况。
然后提出目前遇到的问题:
“您设计的固态发射机要求几十个甚至几千个固态发射模块组成,但我们对于微波单片集成电路和微波网络技术都是两眼一抹黑。”
“虽然半导体研究所这边派出了专家和教授前去支援。”
“但现在进度还是推进得十分缓慢。”
他说完之后,拿出笔和笔记本,等待着李暮的回答。
其余雷达研究所的专家和教授,也同样如此——随身携带笔和笔记本,几乎已经成了他们每个人的习惯。
“先来说说微波单片集成电路的原理。”李暮随手拿起一块黑板,在上面开始画图:
“晶体管、二极管、无源元件以及互连金属集成在同一个半导体芯片上,以实现微波功率放大器、微波低噪声放大器、混频器等功能。”
“以高电子迁移率的衬底材料为基础,研制硅基晶体管和化合物异质结结晶体管……”
第348章 究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
第一块微波单片集成电路,于70年代在M帝被研发问世,早期主要应用的就是军事领域。
放在现在,是非常先进的技术。
但在后世,即便不能说人尽皆知,但在一些国外的实验室,基本都有相关在资料。
李暮在讲解的同时,顺带在WIFI列表中找了找。
甚至能直接找出设计图。
他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将初步的草图画了出来。
下面的彭时录等人笔记刷刷记得飞起。
待他说完之后,才抬起头,道:“不愧是李顾问,轻而易举地便解决了困扰我们许久的问题。”
其余专家和教授,同样连连点头。
这个速度,比起他们来,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他们努力过了,但真的没用,绝不是短时间能解决的。
“打住打住,先把问题都解决要紧,再来夸我也不迟。”李暮笑道。
说完,他便继续让材料研究所的人进来。
……
周任进到房间之后。
也没有过多的寒暄。
直接开始叙述他们遇到的问题:
“电子学控制系统要用到的步进电机,在使得探针逼近样品,进入隧道区后,没有办法不断地采集隧道电流。”
“我们做过尝试,在恒电流模式中将隧道电流与设定值相比较,再通过反馈系统控制探针的金玉退,从而保持隧道电力路的稳定。”
“但效果十分的不理想,目前正在往优化控制系统的方向去考虑。”
不同于雷达研究所。
他们获得的资料十分详细。
但过于详细,也容易遇到问题。
比如说,盲目地相信李暮写在方案中的理论。
当然,不是说他的理论有问题。
只是总不能将所有的数据都详实地写下来,所以难免会让人在实验失败时,对此产生质疑。
“优化控制系统的想法是对的,方向可以考虑向引入比例几分控制器用做反馈电路来考虑。”李暮没有过多的解释,直接肯定道。
周任想也没想地选择了信任李暮的判断,然后接着提出第二个在线扫描控制系统的问题……
……
上一篇:神豪,谁让他破坏商业规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