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471节

  解决了国家花费重资引进后,相继出现了水冷壁裂纹、五瓦振动、炉排积焦和制粉系统出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可以说是未来夏国火电机组的奠基人。

  ……

  三人上来过后,其他的专家和教授们,也纷纷上前自我介绍。

  基本都是现在,或者未来在汽轮机锅炉方面,有着深入研究的知名人物。

  “没想到国家这次调集了那么多人手过来。”李暮不由感慨了一句。

  一片的杨金山笑着道:

  “以李顾问您的地位,别说是现在我们这些人了,想要谁调不来。”

  “没错,李顾问的本事那是有目共睹,您研发火电机组,肯定能够成功,我们不过是来打打下手而已。”覃煜坤跟着道。

  两人的话,让一群专家教授不住的点头。

  李暮现在在夏国的科研学界,那就是一块活招牌。

  即便不提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研究,其成就都足以当得起传奇二字。

  “过奖了。”李暮哭笑不得地摆了摆手,眼看众人要开启夸夸模式。

  为了避免最后变成商业互吹,他赶紧道:

  “闲话容后再说,现在我们还是来讨论讨论新型火电机组的建造问题吧。”

  话音刚落,刚刚还吵吵闹闹的众人,立刻安静下来,回到位置坐好。

  然后,拿出随身的笔和笔记。

  即便不认识李暮的人,也听说了学界对于他的传闻。

  ——当你听李顾问讲东西的时候,最好带上笔和笔记。

  眼见众人准备就绪。

  李暮才开口继续道:

  “先来说说技术问题,这一次的新型火电机组研制,主要是基于超超临界技术。”

  “M帝在59年的时候,便研发出容量为31万千瓦,进汽压力为34.5MPa,进汽温度为649℃的超超临界机组。”

  “当然,他们的机组,还存在许多的问题……”

  ……

  他先从技术层面讲起。

  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技术概念出现的时间,并不是很晚。

  而且已经有了应用。

  只不过即便是M帝,也无法完全掌握超超临界技术。

  在经过一系列调整优化未果后,在80年代以前,基本采用的还是超临界技术,将常规参数压力、温度稳定在24.1MPa和538℃/566℃之下。

  而也没有出乎李暮的预料。

  在他说完之后。

  立刻便有人举手提问,道:

  “李顾问,超超临界技术还有很多问题,您看要不我们还是先研究超临界?”

  “这项技术在国际上,同样相当先进。”

  “如果能够突破的话,同样能够缓解,乃至解决我们国家发电不足的困境。”

  他的话让一些专家教授不由暗自点头。

  这倒不是故意找茬。

  在技术条件不够成熟的情况下,贸然去研究自己不懂的东西,难免出现问题。

  与其去搞没把握的超超临界,不如退一步,搞超临界。

  一旦成功,同样能解决发电问题。

  当然,超临界技术对于夏国而已,难度同样不低。

  眼见众人质疑自己。

  李暮倒也没有生气,毕竟超超临界确实夸张了一些。

  他本来的准备,也是大嘤那边使用超临界技术的66万Kw火电机组。

  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继续进行突破。

  毕竟超超临界才是未来的大趋势。

  如果能在这场研发中,对众人有所启发。

  那么结果也是不错的。

  想到这里,李暮抬了抬手,示意众人先安静,然后道:

  “咱们先不提研究哪个技术的问题。”

  “先来说说两种技术的区别吧。”

  “压力、温度和效率,是他们三个最大的不同点……”

  ……

  他详细地和众人分析阐述了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技术上的区别。

  开始时下面的专家和教授们,还有些想要继续反驳的意思。

  直到他反手拿起一块黑板,在上面开始绘制超临界机组的锅炉、汽轮机和发动机的时候。

  便没人再吭声了。

  一个个全部低着头“刷刷~”地不停做着笔记,生怕错过半点细节。

  “怪不得一上来便要研究超超临界。”所有人心中不由冒出一个念头。

  ——超临界技术都已经完全掌握了,不去研究超超临界,还能做什么。

  待李暮说完。

  台下响起“啪啪~”的热烈掌声:

  “说得太好了,我感觉只要照着做,便能研发出超临界火电机组!”

  “技术理论上没有问题,完全可以进行实验验证!”

  “不愧是鼎鼎大名的李顾问,确实让人心悦诚服!”

  ……

  众人对李暮的研究方向,表现出高度的认可和肯定。

  作为在这方面研究多年的专家和教授。

  他们或许没有创造新技术发明新设备的本事。

  但基本的眼力还是有的。

  李暮见状,也没有骄傲自满。

  毕竟这才哪到哪儿。

  技术理论想要落实下去,可还有许多难关需要突破。

  ……

  会议一直持续到下午5点左右。

  在基本确立理论基础后,李暮又适当地给出了有些锅炉、汽轮机和发动机的设计思路。

  当然,这远远还不是全部。

  还有凝结器、给水泵、除氧器等等辅助设备,需要在后续慢慢解决。

  不过这不能着急,需要循序渐进。

  随后,李暮继续前往雷达研究所,查看了彭时录和毕德先两人的研究进度。

  三种雷达的研制,倒是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稳中有进。

  只不过想要成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毕竟作为新型雷达,上面新技术还是非常之多的。

  “慢慢努力吧。”李暮看着忙绿的彭时录和毕德先,也没有过多打扰,很快离去。

  ……

  来到外贸委员会。

  这次李暮没有让关建民直接开进去,而是将车停在50米外的一条巷子口,然后才走了下去。

  不过饶是如此,他和赵参军三人,依旧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快步走向外贸委员会。

  不等李暮开口。

  王陆军便上前掏出证件,和门卫大爷交涉。

  也不知道他说了什么。

  门卫大爷赶忙打开门放行。

  李暮也没有过多在意,当先走了进去。

  来到里面后。

  刚好碰到董华兴的秘书。

  李暮便拜托他去通传。

  不料后者竟然有事出去了。

  但想想这也很正常,作为外贸委员会的一把手,整天办公室喝茶反倒奇怪。

首节 上一节 471/8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神豪,谁让他破坏商业规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