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487节

  原有的结构,再优化,也达不到8位处理器的研制要求。

  只有新型电路,才能实现的可能。

  在后世,8位处理器的研制,是随着MOS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电路的出现,才获得了成功。

  “……简单来说,就是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为主要元件构成集成电路。”李暮最后总结道。

  他说完后,屋内的众人都陷入沉思,思考着这种集成电路工艺的可能性。

  许久之后,黄新华才先回过神来,道:

  “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思路,理论逻辑上可以自洽,李暮啊!你这想法真是天马行空,让人不得不说一声服!”

  “这种电路结构制造简单、尺寸也小,很适合高密度的集成。”

  “而且温度特性也不错,适合动态工作。”

  他是真佩服李暮的能力。

  即便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接触半导体方面的相关研究。

  但只要开口,总是能拿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东西。

  “只是一些想法而已,能不能实现,还要看大家动手验证。”李暮微微笑了笑道。

  当然,说是这么说。

  以现在的工艺水平来说,想要搞出来,其实并不困难。

第368章 激波管研究组组长于洪如

  王绶觉略一沉吟,道:“我看我就不用说了,直接按照李暮说的思路搞就行,十有八九能够成功。”

  “这怎么能行,讨论嘛,就是要大家都说说意见,才能得出更好的研究思路,偷懒可是要不得的。”李暮调侃道。

  想跑?没门。

  ……

  1个小时后。

  李暮走出实验室。

  8位处理器的研制方案,基本已经被敲定下来。

  不过说着简单,但想要实现,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

  “等8位研究成功,个人计算机成本也降了下来,局域网也搞得差不多了,组个覆盖京都的网络,应该没什么问题。”李暮默默想道。

  ……

  在半导体研究所解决完晚饭之后。

  李暮便回到家中。

  书房内,他先掏出一张稿纸,准备先整理一下目前的研究计划。

  首先,肯定是高空台的研究,这个是重中之重,关系到航空发动机的进步,夏国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

  夏国目前在空中的话语权,还是太弱了一些。

  开发再先进的雷达,最多只能做到先敌发现,先敌预警而已。

  而玄鸟-1直升机虽然强大,但也仅限低空低速,和战斗机、轰战机的高空高速侧重不同,后者才是制空权争夺的关键。

  简单来说,夏国即便有玄鸟-1,也不大可能将之开到M帝或者老大哥的脑袋上溜一圈。

  但要是有架歼20,别说溜一圈,去对方的首都来回俯冲,问题都不大。

  现在战斗机,普遍还停留在第二代,比如M帝的F-104“星“和F-4“鬼怪”,老大哥的米格-21、米格-23。

  夏国也有根据米格-19仿制的二代战机歼-6,且在60年便投入批生产。

  只是在4年之后,首批歼-6才被交付空军使用。

  “可即便歼-6出来,在制空权的争夺上,恐怕也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李暮暗暗想道。

  歼-6虽说也是二代战机,但在各方面的性能上,都无法跟M帝和老大哥的二代战机相比。

  搞出高空台,虽说在短期内依旧没法追平差距,但至少具备了赶超的可能。

  就在李暮想得正入神的时候。

  门外响起“咚咚~”的敲门声。

  他站起身,看了看手表,已经是8点左右。

  这个时间,王娅应该还不会回来。

  其他人有事的话,一般也会选择打电话,不会直接上门。

  除非是……

  李暮忽然眼睛亮了亮,快步走到门口。

  拉开房门,果然,是许久没有见面的的钱五师。

  在其的身后,还跟着一个看着有几分脸熟的中年人。

  他惊喜道:“老师!”

  “哈哈,好久不见,没有提前说便过来,不会打扰到你吧。”钱五师笑着说道。

  闻言,李暮连忙道:“怎么会,老师,你们快请进。”

  说着,他将钱五师和中年人邀进屋内。

  先给两人泡上茶水,他才回到沙发处坐下。

  钱五师先介绍了一下中年人的身份,道:“这位国科院力学研究所激波管研究组组长,于洪如。”

  “原来您就是于洪如教授。”李暮听完之后,恍然大悟。

  怪不得觉得眼熟,原来是于洪如。

  他只看过对方老了之后的照片,却没有见过年轻时候的对方。

  望着李暮惊讶的样子,于洪如怔了怔,道:“李顾问您真的听说过我?我还以为王石存写的信是骗我的呢。”

  “当然知道了,我对您在激波管上的研究造诣十分的钦佩。”李暮笑道。

  于洪如摆了摆手,道:“您过奖了,我到现在连个像样的成果都拿不出来,实在是不值一提。”

  他虽然坚定地认为自己的研究方向是正确的,但总归是没有成功,被人夸奖,难免有些羞赧。

  尤其是开口夸奖他的,还是年纪轻轻就成就斐然的李暮,便更不好意思了。

  他这点东西,根本拿不出手。

  “我相信您的能力,更相信您的想法,于教授,您肯定能够成功的。”李暮鼓励了对方一句。

  于洪如连连点头道道:“那我便承您吉言了。”

  但能得到其肯定,他心里还是相当高兴的。

  毕竟实验失败了这么多次,外界少不了有许多质疑的声音。

  即便他的几位老师都让他不要在意,他自己也会告诉自己不要在意。

  可这种事情,又怎么可能完全无视。

  但有了李暮的这句话,估计以后便不会再说闲言碎语了。

  你说成不了?

  李暮可是都说了能成,你比他还厉害?

  恐怕现在夏国的科研界中,也找不出敢说这句话的人来。

  一旁的钱五师听了两人的谈话,笑道:

  “李暮说得没错,激波风洞虽然危险性大,但只要去突破,还是有很高的可行性的。”

  “而且一旦突破,便能够让我们的风洞水平,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准。”

  “你肩负的可是我们国家航空航天的发展的一大重任,要有信心,更要有耐心。”

  闻言,于洪如郑重地点了点头,道:“我一定谨记,绝对不会辜负您,还有李顾问的肯定!”

  说完后,他又看向李暮,脸上露出明显的犹豫之色。

  见状,一旁的钱五师道:“说吧,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要是能有他帮助,对你的研究来说,可是件大好事。”

  听到这话,于洪如看了看李暮,道:

  “李顾问,您应该也猜到了我这次和钱教授过来的目的。”

  “我听王石存在信中说,您对激波风洞的研究很有心得。”

  “虽然他没有明说,但我清楚既然您去研究了,水平就绝对不会低。如果您愿意的话,不知道您有没有兴趣,和我一起……不,是让我跟着您研究。”

  他的态度十分诚恳。

  毕竟笼罩在李暮身上的光环实在太多了。

  从踏入科研界以来,便从无任何失败的研究项目。

  更为传奇的是这些研究项目横跨了国家多个重要科研领域,无数天之骄子,穷尽半生心血才能获得些许成果。

  而李暮,不过20多岁的年纪,就实现了旁人梦寐以求的一切。

  这份天赋和能力,绝对是世界上独一档的存在。

  如果能有他的加入,激波风洞的研究,绝对能够成功。

  李暮望着目光满是期盼地望向自己的于洪如,也感受到了对方的心意。

  ——于洪如并不是为了自己的成功,而是为了国家的成功。

  否则也不会主动将主持研究的权力让出来。

  他微微沉吟片刻,但最终还是摇了摇头,道:“还请您见谅,恐怕我无法加入。”

  “好吧。”于洪如眼神中的光芒肉眼可见地弱了下去。

  一旁的钱五师喝了口茶水,默默无言。

首节 上一节 487/8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神豪,谁让他破坏商业规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