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489节
这个电话,既然是关建民打来。
那么便说明事情和李暮有关,他就要打起十分的精神慎重对待。
关建民道:
“是这样,现在钱五师和于洪如两位教授就在国科院门口,着急想要见您,您看不能不过来一趟,或者我带他们去您家?”
“不用,你们稍等片刻,我马上过来。”郭默立刻道。
说完,他便挂断电话,火速穿好衣服,前往国科院。
……
半个小时后。
郭默骑着自行车来到国科院门口。
刚刚放下脚架。
发现了他的钱五师和于洪如,便迅速地从关建民的车上走了上来。
看到于洪如,郭默愣了愣,然后道:“是关于激波风洞研究的事?”
他对对方有印象,搞爆轰驱动,成天炸实验室,让人头疼不已。
也就是有钱五师、钱炜常、郭淮等人作保,否则这实验恐怕都难说能不能继续下去。
“不是,不是,是……”于洪如连忙摆手,刚想解释,又想起这是在外面。
高空台如此重要的机密研究,当然不能这么随随便便地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
哪怕现在门口除了他们四人之外,只有两名警卫,外加一个看门大爷。
钱五师抬了抬手,示意自己来解释,然后言简意赅地说道:“和李暮有关。”
这五个字,胜过千言万语。
郭默瞬间便意识到了事情的重要性,立刻将两人带入国科院。
……
进入办公室后。
郭默先是让关建民守在门口。
然后才看向钱五师,道:“钱教授,您刚刚说事情和李暮有关,难道是他打算参与激波风洞的研究?”
他猜测,能让两人一起来找自己,恐怕也只有这个理由。
“不,不是,是关于高空台的研究,郭院长,您应该知道它的重要性!”钱五师脸上难掩兴奋,连忙道。
听到高空台这个名字。
郭默的神色猛地怔住。
他当然知道高空台有多重要,国家早早便开展了对其的研究。
然而到目前为止,成功都是希望渺茫的事情。
虽说没有停止对其的研究的进行,但基本都已经清楚,这不是短期内能够取得成功的项目。
——只能靠时间去慢慢磨。
“是李暮提出的研究计划吗!”郭默直接忍不住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如果说是李暮的话,那么即便是难如高空台,也肯定能够成功。
钱五师重重点头,道:
“对,昨晚我和洪如一起去他家,本来是想邀请他加入激波风洞的研究,给那边指导一二。”
“没想到他直接拒绝了我们。“
“本来我还觉得奇怪呢,他应该不是在这个性格。但接着他便告诉我们,他自己在研究高空台……”
他简短地将昨晚发生在李暮家中的事情,说了一遍。
当然,对于谈话的具体内容,并没有直接提及。
不过这已经足够了。
郭默听完后,惊喜交加:“那感情好,李暮一出手,相信我们国家用不了多久,也能拥有高空台了!”
高空台对于一个国家航天航空发展的重要作用,他再清楚不过。
大嘤在50年代曾经研制过一款航空发动机,计划用火神轰炸机改装的飞行试验台进行试验。
然而最终却因为发动机起火,连带着试飞平台一起坠毁。
但在改用了高空台之后,不仅获得了成功。
而且将原定计划一年的飞行试验,缩短到了1个月。
12倍的速度提升,是什么概念!
如果夏国也能拥有一座高空台,便能将十年的航空发动机发展计划,缩短到一年内完成。
同时还能够带动其他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速度提升。
“郭院长,我的想法是,等李暮完成计划书后,便让他尽快前往九全,在那里的试飞基地中,完成高空台的研制,在这之前,我会过去主持,让他们做好一切准备。”钱五师继续道。
他着急忙慌地跑过来,就是想在李暮写完计划书之前,将事情都安排好。
郭默闻言,笑容微微僵了僵,道:“可是京都这边的研究,怕是也很难离开他。”
高空台的研制,不是个小工程。
哪怕对李暮再有信心,他也觉得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
需要花费的时间,至少以年为单位。
但京都这边,也有很多重要的研究,需要李暮去主持。
离开了他,虽说不至于寸步难行,但效率肯定会大打折扣。
“这点郭院长您可以放心。”钱五师笑了笑,道:“他亲口跟我们说过,如果顺利的话,最多半年,便能搞出我们国家的第一座高空台!”
他说话的同时,回想起李暮做完说这话时的自信,心中依旧震撼不已。
说实话,他最近一段时间,也不是没想过搞高空台。
以前的夏国,并不具备搞高空台的基础。
但是随着顶吹氧气转炉的出现,钢铁冶金领域获得大发展,3+2轴数控铣床的出现,机械制造精度突破至世界领先水平。
高空台的建造,便拥有了可能。
但即便是他有这个想法,也不觉得自己有能力在短短半年内时间内完成。
“半年!”郭默听到这个时间,眼神之中同样满是震惊。
这个时间,简直不可思议。
可一想是李暮说得这话,他又觉得这并非不可能。
想到这里,他当即道:
“好,钱教授,既然他都这么说了,那我肯定全力支持。”
“稍后我便会将这项研究上报,然后去调集原高空台研究团队去往九全的试飞基地。”
“您需要人员和设备,尽管上报,国家将不惜代价地为你们提供!”
郭默神色满是郑重。
表达出的态度,更是让于洪如羡慕不已。
要是他能够得到这份支持,对于激波风洞的研究,肯定能加快不少。
当然,羡慕归羡慕,他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合理。
毕竟自己和李暮,确实很难比较。
后者给了投入,是真能把高空台搞出来。
但他,就很难说了。
“我也不能辜负李顾问对我的信任啊!”于洪如看着激动地商议着的两人,默默地走出了房间,心中暗道。
到这里,后面的事情便和他没什么关系了。
高空台虽然重要,但他也不可能在这时候改换门庭,转去研究。
“就让我们比比,谁先成功吧!”于洪如看了看特楼所在的方向,暗暗较劲。
……
京工院。
已经是学期末,往常这个时间点,学校里的学生们,总是行色匆匆。
要么在图书馆复习课本,要么在教室中讨论问题,总之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在校园里到处闲逛。
不过说闲逛也不完全对,准确来说,他们是在找人。
至于是谁,看着他们人手一本的“李暮语录”,也不算难猜。
以往李暮时不时会来京工院,学生们知道他经常来,却不清楚他什么时候会过来,能不能遇上全凭运气。
但这回不一样。
学校的领导可是摆明了跟他们说李暮要来搞学习会。
当然,按理说他们应该在学校门口等人更合适。
但上次的讲座,李暮便没有按套路出牌。
为了避免搞大场面,他直接偷偷地进入了各个学校。
这也让他不喜欢搞大场面,弄形式主义的风格传了出去。
于是,学校这回也没有搞什么带着学生在学校门口迎接的排场,仅仅只是挂上了横幅,然后让部分的领导去迎接。
不过这个场面其实也不算小了。
毕竟这回参与软件工程学习会的学校,足足有七个,还包含了五道口技术学院、京工院、国科大等顶级高校。
因此,当李暮偷偷进到学校里面的时候。
上一篇:神豪,谁让他破坏商业规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