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532节

  在自己出神的时候,被几道目光瞬间锁定。

  只不过时间很短,短到没有让其察觉到任何异常。

  ……

  这边,李暮坐着车来到奉天钢铁厂。

  因为没有事先通知,所以车子在门口被拦了下来。

  但拦车的看门大爷心里也犯嘀咕,没听说有领导要下来检查啊!

  正准备上前询问。

  李暮便打开车门,从车上走了下来。

  看到他,看门大爷的目光愣了愣,觉得有几分眼熟。

  “呀,李顾问!”他一下子惊呼出声。

  这年轻人,可不就是最近来他们奉天进行学术交流活动的那位大科学家吗。

  李暮见自己被认出,笑了笑,道:“是我,您好啊大爷。”

  “您好,您好!”看门大爷激动地上前两步,想要握手,却又担心李暮拒绝,纠结地站在原地。

  见状,李暮主动地和对方握了握手。

  看门大爷兴奋得有些语无伦次,道:

  “李顾问,没想到竟然能在这里见到您。”

  “多亏了您的发明,我们全家才能吃上饱饭。”

  “现在甚至能用上电视机、收音机……”

  他紧紧地握着李暮的手,表达着心中的感谢。

  以前他给钢铁厂看大门,工资并不少,但家里七八张嘴巴都指望着那点工资吃饭,饿肚子是常有的事情。

  但自从国家有了李暮这位科学家之后,他们的日子,是越来越好。

  “工厂大建设”让奉天兴建了不少的新厂子,且至今都没有结束建设计划。

  他两个大孙子被幸运地选中进去工作,虽然只是学徒工,但每个月也有18块5,大大缓解了他们家的困窘境地。

  如今他们不仅能够吃饱,甚至还能用得上电视机和收音机!

  “您言重了!”李暮看着大爷眼中幸福之色,脸上也忍不住浮现出笑容。

  没有什么奖励,能比人民真诚的感谢更加珍贵。

  “瞧我这脑子,都高兴坏了,李顾问您过来肯定是有重要的事情,我这就去通知厂长。”看门大爷擦了擦眼角的红润。

  说完,他便匆匆走进厂内。

  ……

  没过多久。

  正准备下班的厂长,跟着看门大爷气喘吁吁地小跑着走了过来。

  当看到李暮的时候。

  厂长还不敢置信地揉了揉自己的眼睛,生怕自己看错了。

  他听自己的老领导说过。

  李暮来奉天进行学术访问,州里郡里的领导,以及大大小小副领导,全都在火车站迎接。

  这份待遇,恐怕也只有上面排名靠前的几位领导才有。

  “李顾问,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啊!”厂长人还没到,便迫不及待地高声喊道。

  李暮迎上前,和对方握了握手,笑道:“是我不请自来,还望厂长您见谅才对。”

  听到这话。

  厂长这才反应过来。

  陪同李暮前来的,只有两个年轻人,并没有州里或郡里的领导随行。

  “李顾问,不知道您过来是……”厂长恭敬的问道。

  不管有没有领导,他都不可能怠慢。

  李暮道:“是这样,我临时起意,想考察一下奉天钢铁厂的基本情况,为以后的研究做一些参考。”

  “原来如此,那您快里面请,我这就让厂里最熟练的工人,来为您介绍!”厂长惊喜道。

  鼎鼎大名的李暮顾问来他们奉天钢铁厂考察。

  这事说出去,恐怕能让他的朋友们羡慕死。

  而且说不定李暮考察过后,就搞出了什么厉害的科学发明出来,那以后吹上一辈子都不为过。

  李暮看着热情的厂长,也没有拒绝对方的好意,跟着对方走进钢铁厂。

  ……

  奉天钢铁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本世纪33年的时候,前身是中山钢业。

  最初只有5架三银横列式轧机和1座1.5吨小电炉,主要利用大钢厂剩下的边角料和废钢再轧出小圆钢和扁钢。

  当时的年产量,仅仅只有500多吨,大部分用于制作军用马钉。

  在本世纪45年到48年的时候,工厂的设备曾被出售,厂房变为骑兵的马厩。

  其经过多次的变革和重组,才渐渐形成了现在以平炉炼钢为主要炼钢模式,年产量达到6w吨。

  这个产量并不多,而且练出的钢质量也一般。

  所以很早开始,作为厂长的宋运杰,便一直在寻求突破和转型的法子。

  ……

  厂房内。

  宋运杰让一个值夜班的老工人,和一个刚刚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厂里的女大学生担任解说员。

  一个介绍厂子的历史,一个讲解各种炼钢的机器设备。

  奉天钢铁厂的历史颇长,不过也没有过什么辉煌的时候。

  如今的设备还已经老了,可以说有点日薄西山的感觉。

  宋运杰带着李暮,走到一处正在修建的炼钢炉底座,道:

  “这里正在修建一台中型顶吹氧气转炉。”

  “一旦成功,我们钢铁厂的年产量,便能翻上几番。”

  “而且质量还能够有保证,为国家的建设提供最好的钢材!”

  他说话的同时,眼中满是对未来的向往。

  奉天钢铁厂的日子并不好,设备老旧,炼出的钢铁质量也十分一般。

  如果再不改变,绝对会给国家的发展扯后腿。

  “那我就提前预祝宋厂长您成功了。”李暮笑着道。

  说实话,来之前他还是是有点期待的。

  但现在没了。

  奉天钢铁厂的设备,并不先进,否则也不至于经历过多次的重组和改造。

  可他看这个情况,不大刀阔斧地动动刀子,想要活过来还是挺难的。

  虽说倒闭是不至于倒闭,毕竟是国家的单位。

  但亏本是肯定的。

  宋运杰笑道:

  “这还是多亏了您发明的顶吹氧气转炉呢,要不是有这么好的炼钢炉,这项工程能不能开始还真不好说。”

  面对厂子每况愈下,逐渐边缘化的状况,要说他没有扭转局面的想法是不可能的。

  但实话实说,他以前并没有这个能力。

  要不是李暮发明了顶吹氧气转炉,让国家大力地推进炼钢厂的建设和改革,他根本不会有机会。

  ……

  一边闲聊一边逛。

  花了一个小时左右,李暮便将奉天钢铁厂转了个遍。

  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也不能说毫无收获。

  类似奉天钢铁厂这样的中小型钢厂,其实还有很多。

  它们目前都在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解体或转型。

  转炉炼钢取代平炉炼钢,是必然的趋势。

  大型的平炉炼钢厂还好说,但中小型的厂子都有着跟不上时代的难题。

  当然,这不是他们的问题,毕竟谁也没想到,夏国能够这么快掌握顶吹氧气转炉技术。

  ……

  回到宿舍。

  李暮坐在书桌前,继续背资料。

  一边背,他一边在稿纸上进行简单的整理。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完全不依靠纸张记录他虽然也能做到,但总归没有写下来稳妥。

  万一要是有1个数据记错了,会产生什么后果谁也说不准。

  “或许我可以自己设计一个数据库,以奉天钢铁厂为范本,给所有的厂子提供一个改革的依据。”李暮心中忽然想道。

  要搞一个数据库,其实并不难。

首节 上一节 532/8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神豪,谁让他破坏商业规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