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554节
有魏守坤、邵向华、李文材等成就斐然的老前辈,也有李振邦、安朝军等年轻人一代的中坚骨干。
另外还有不少从三省各地赶来的,研究软件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
从队伍中,李暮还能看到许多今年从京工院或者五道口技术学院等软件工程试点专业毕业的熟面孔。
估摸着,差不多整个三省软件工程的研究力量,都汇聚到了此处。
……
待参加学术交流会的其他人走得差不多了之后。
李暮便带着他们,来到奉天工学院的行政楼会议室。
人员既然已经到齐,自然要抓紧将钢铁冶金数据库的研发尽快推入正轨。
因为想要兼顾奉天工学院这边的事情,所以他便和靳舒申请了在这里进行会议。
对此后者当然想都不想便同意下来——要不是他们学校没有研究的基础设施,他甚至想让后续的研究也都在次展开呢。
想到这里,将李暮迎进里面的靳舒脸上笑容更深了一些。
待众人都落座之后。
李暮在台上站定,道:
“各位专家教授,你们好,客套的话我就不多说了,直接说说研究的事吧。”
“目前我国最新研发的03型计算机,已经抵达奉天计算技术研究所,其他数据库必要的硬件设施也会陆续抵达。”
“想必大家多多少少也听说了一些我们要研究的东西,今天,我们便在这里,搞一个简单的立项大会。”
他说完后,朝下面招了招手。
得到示意的杨天形,立刻小碎步跑上前来。
“这是我们半导体研究所的研究员,杨天形同志,大家别看他年轻,但能耐可不小,可以说是年少有为。”李暮继续为众人介绍道。
他说完后,台下响起一片善意的笑声。
看不起年轻人?
有李暮这个先例在前,恐怕没人敢小看。
杨天形听到李暮在众人面前介绍自己,身形肃立,鞠了一躬道:“各位专家教授好,我是杨天形。”
说完后,他便退到一旁。
随后,李暮又陆续将顾娟、洪军、张坦三个人叫上来,一一介绍给众人认识。
待四人都各自露了个脸后,他才继续道:
“他们四个是这次京都半导体研究所外派过来的骨干,将在未来担任钢铁冶金数据库的主要开发工作。”
“当然,我也会从旁协助,帮助他们进行研究。”
“如果没有问题的话,接下来我们便来讨论讨论分组的问题。”
说完后,李暮微微顿了顿。
不过下面没有任何一个人提出意见,或者觉得他任人唯亲。
毕竟京都的软件工程水平,本就远超三省。
那几个年轻人,他们今天也都接触过,软件工程的水平确实非常高,足以担当重任。
见状,李暮道:
“既然没有问题,那我便说一下分组。一共两组。”
“一组负责数据库的开发,由杨天形同志担任组长。”
“二组负责钢铁冶金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由靳舒靳院长担任组长。奉天计算技术研究所的所长担任总工程师,把控整体的研究进度。”
这个安排,并不是他自作主张。
在决定之前,他询问过林振的意见,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才在这里提出来。
众人对此也没有太大的意见。
虽说杨天形年轻,但李暮不是更年轻吗。
他们更加关心的是,李暮在研究当中担任的职位。
有一位专家问道:“那李顾问您会担任什么职位,总设计师吗?”
“肯定是总设计师啊,整个研究项目都是李顾问规划出来的!”一个教授立刻道。
其他人不禁纷纷点头。
总设计师和两个小组的组长都被安排出去了,那么剩下的,也只有总工程师了。
除此之外,也没有其他的职位更适合李暮。
“不,我会担任总顾问。”李暮摇了摇头,道。
林振和他提过职位的事情,不过他显然不能坐总设计师这个位置,否则以后便没有那么好随时随地地走了。
听到他的回答。
会议室内不由一阵哗然。
不过很快他们也反应过来,李暮毕竟只是过来访问,最后还是要走的。
如果担任总设计师的话,显然不太合适。
李暮也没有多做解释,而是很快讲解起了数据库的开发要点:
“我先来和大家介绍一下数据库的构成,它分为三个层次组成,物理层、逻辑层和视图层。”
“物理层是指数据在物理存储设备商的存储方式和数据的实际存储位置。”
“而逻辑层是指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包括表、索引、试图、存储过程等数据库对象……”
他先将数据的架构和三省的软件工程专家教授们介绍了一番。
然后再说起该怎么去研究的问题。
三个层次之中,逻辑层是核心,负责定义数据库的结构和关系,其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例如第三范式。
这种规范是指表中的所有数据元素不但要能唯一地被主关键字所表示,而且它们之间还必须相互独立,不存在其他的函数关系。
只有做到这点,才能够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
待解决了一组的问题后。
李暮很快又和二组的这边,讨论该如何收集钢铁冶金方面的资料,他们需要留下哪些资料,以及资料如何整理分类的方案。
这个问题,其实才是钢铁冶金数据库的研发的重中之重。
毕竟数据库搭建得再好,没有足够多的资料来为提问的人解决问题,那么它也只不过是个样子货而已。
……
一直到晚上8点左右。
会议才结束。
李暮和众人告别,然后带着杨天形等人返回奉天空气动力研究所。
车上,后者犹豫再三,终于还是忍不住道:
“李顾问,我觉得这个一组的组长,不如还是让给更有资历的专家教授担任吧。”
听到这话。
本来在闭目养神的李暮,立刻睁开了眼睛,没好气道:“更有资历?在这方面,有几个人比你们这一批有资历?”
作为半导体研究所的老人,
杨天形在软件工程领域所研究的时间,绝对超过那些后来加入的专家教授。
“可是我担任组长,未免还是有些不太合适。”杨天形无奈道。
说实话,他本来以为是过来协助李暮研究的。
闻言,李暮道:
“有什么不合适的,我知道你的意思,不就是觉得自己的年纪太轻了嘛。”
“可难道年龄大便能在研究中更有优势了?”
“国家要发展,只有唯才是举。你还别觉得组长太高了,本来我是想推荐你当总设计师的。要是有把握,我可以再去提一提。”
他开始和林振提议的,其实不是组长。
毕竟哪怕矮个里拔搞个,这个总设计师,三省这边也没几个人能担任,不如交给杨天形来做。
当然,最后综合考虑之后,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毕竟也是要考虑一点三省的脸面的。
由他担任,谁都挑不出理来。
但要是换作名不见经传的杨天形,难免让三省研究软件工程方面的专家和教授们的脸面有些挂不住。
“不不,我觉得组长挺好的,就当组长。”杨天形听完之后,连忙道。
当总设计师这种事,他根本就没有想过。
见状,李暮摇了摇头,道:
“你啊,就是太谦虚,我觉得你行,你就肯定能行。”
“等这次的研究完成,你在学界露露脸,以后也没人会说什么闲话了。”
“好好干,不要让我失望。”
他说到最后,伸手拍了拍杨天形的肩膀以示鼓励。
既然暂时没有办法晋升,换一种方式补偿也未尝不可。
……
回到奉天研究所。
李暮洗漱完后,坐在书桌前继续整理歼-10的资料。
上一篇:神豪,谁让他破坏商业规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