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579节
时间匆忙,也没什么准备,只找来了两个鼓、一对锣和一个唢呐。
“大家一会儿一定要整齐,不能让李暮顾问觉得咱们不够尊重他。”宋琨一边整理队伍,一边大声地喊道。
这会儿也没时间彩排,拉着就上。
在他说完没一会儿的功夫,那道黑点便逐渐清晰。
一辆汽车缓缓驶来,停在门口。
见状,麻志浩和宋琨连忙上前,拉开车门,道:“欢迎李顾问!”
“两位所长,你们太客气了,不用搞得这么隆重!”李暮远远地便看到了站在门口的人群,不禁有些无奈。
麻志浩道:“那怎么能行,您来我们研究所访问,是我们所上下所有人的荣幸!”
他说完后,手一扬,后边的队伍便敲锣打鼓起来。
与之同时响起的,还有众人的高声欢呼:
“欢迎李顾问!”
“欢迎李顾问!”
“欢迎李顾问!”
……
乐器不够,嗓门来凑。
众人铆足了力气地喊,声音一潮高过一潮,气势如虹。
“谢谢大家,谢谢大家!”李暮只好也扯着嗓子回应。
过了好一阵儿,欢呼声才停了下来。
麻志浩接着道:
“李顾问,您这边请,我先带您去所里参观参观。”
“对了,我还得给您陪个不是。”
“所里的几位重要研究人员,现在正在忙着研究,一时抽不出空,稍后才能过来,还望您见谅。”
他说完后,满是忐忑地看着李暮。
毕竟对方的身份地位都十分之高,哪怕是整个研究所绑在一起,都无法相提并论。
要是只有秦风的电话,他未必有那么客气。
可秦风挂了电话之后,没有两分钟,他便受到了来自某处小院的电话。
上级领导也没有多言,就一句话:“全力配合李暮的研究!”
这份重视程度,他简直闻所未闻。
“您太客气了,根本不用和我道歉,研究才是第一位的,我也是科研人,还能不明白这一点吗。”李暮笑着道。
麻志浩这才长松了一口气,然后带着李暮进了研究所内参观。
……
在逛了大概1个小时后。
李暮被麻志浩带着,来到一处会议室门口。
站在外面,都能听到里面争论的声音。
见状,麻志浩有些不好意思道:“李顾问您稍等,我去提醒一下他们,这都多久了,还不结束。”
说着,他便准备进去叫停众人的会议。
“不必,我站在外面等一等就好,也正好听一听贵所研究员的讨论,这应该没有问题吧?”李暮道。
麻志浩连连摇头,道:“当然没有,您想听就听,我让他们跟您汇报都成。”
“那倒是不至于。”李暮微微一笑。
旋即,他便和麻志浩、宋琨两人站在门口,听着会议室里众人的讨论:
“现在这么搞,根本不可能超过老大哥的IS-3和M帝的M103,更别提接近老大哥最新型的T-10了!”
“小步快跑的研究不是不可以,但是我们的技术基础比较薄弱,要考虑实际情况才行。”
“要采用大倾角箭簇型装甲,意味着首上装甲要达到120mm,首下80mm,原先的卵型炮塔前部装甲也要考虑……”
第419章重坦
听了一会儿,李暮便大概了解到了里面争论的问题核心。
——标准定得太高了。
为了尽快赶上M帝和老大哥,WZ-111各项数据的目标,可谓直接拉满,甚至因为T-10的出现,更新提高过几次。
这种情况下,研究周期拉长了不说。
最大的问题便是,原来定好的研究方案,肯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
比方说刚刚的装甲,厚度是增加了,生存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可问题是,发动机的马力没有变化。
原来拉动40多吨就行,现在却需要拉动50吨,甚至是60吨,显然不太科学。
当然,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
毕竟历史上WZ-111还是被完成了的,只是最后没有通过测试。
现在夏国的工业基础有了不小的提升,成功的希望比先前还是提升了许多的。
里面很快便有人提议道:
“我看还需要继续优化设计,最好是能把发动机升级一下。”
“现在我们不是有了计算机嘛,完全可以去半导体研究所那边,用CAD辅助设计。”
“听说那位李暮李顾问,可不是一般的厉害,如果能得到他的指导,说不定我们研究遇到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
会议室内。
由国家科工委和装甲兵科学院组成的联合研究组,在总设计师杨英的带领下,讨论着研究问题。
从60年至今,他们已经差不多研究了2年的时间。
然而直到现在,情况仍然并不理想。
虽说因为3+2轴数控铣床的出现,让他们在装甲车体、人机工程学炮塔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最关键的坦克发动机问题得不到解决,这些做得再好也没有用处。
速度不够,坦克连开起来都是问题,遑论在战场上冲锋陷阵。
……
杨英看着兴致勃勃准备请李暮来帮忙的众人,也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对于方才那位研究员提议,其实他的心里是十分赞同。
只是却不能表现出来。
毕竟这事儿多多少少有些丢人——那么多人研究了那么长时间,结果最后还是要去求助别人才能把问题解决。
当然,这还不是最关键的。
“问题是,我们怎么把人请来,而且李顾问现在可是还在三省吧,什么时候回来都不一定。”杨英无奈道。
这句话让所有人一时都沉默下来。
好像,确实是这么一回事。
而且就算李暮已经回到京都,他们想要找人也不容易。
据传闻,至今为止还从来没有几个人上门拜访成功过。
“要不,我们向上面申请试一试?”有研究员提议道。
如果是申请的话,那么便方便多了,至少不用担心见不着人的问题。
杨英却对此并不乐观,道:
“申请也未必有用,你们觉得李暮这样重要的科学家,身上没点紧要的研究任务?”
“不提别的,前些天面世的长效碳酸氢铵和氟氯氰菊酯,有多厉害你们不清楚吗?”
“我们这个坦克,恐怕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啊!”
他说完后。
会议室内陷入一片沉寂。
就在这时,一直站在门口的麻志浩得到李暮的授意,终于笑呵呵地开口道:“老杨,你们往这儿看看这是谁。”
听到声音。
屋内的所有人闻声看去,只见麻志浩和宋琨的后面,正站着一个他们无比熟悉的身影。
杨英不禁失声道:“李顾问!”
“您好,我是李暮。”李暮走上前,伸出手,和对方握了握。
看到他出现。
在场的所有人都惊讶得从座位站了起来,眼神之中满是不可思议。
刚刚他们还在讨论该怎么把人请到,现在人就自己来了。
这未免有些太梦幻了。
杨英又是激动,又是惭愧,道:“李顾问,您刚刚,刚刚都听见了?”
身为总设计师,却解决不了研究遇到的问题,反而要求助他人。
这无疑是无能的证明。
“嗯,听见了。”李暮微微颔首,然后继续道:“不过我不认为这是你们能力的问题,而是因为我国的工业基础尚且薄弱的原因。”
上一篇:神豪,谁让他破坏商业规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