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665节
一旁的吴有望不咸不淡地轻哼了一声,投来危险的目光。
见状,众人当即不敢再开口。
即便是周溪令同样如此。
今天接着工作,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于是他也只好点头,带着开发组的人离开。
第452章 您应该也会给予我们一些指导吧
“说起来还是怪我啊!”李暮微微摇头,喃喃道。
周溪令天赋和能力都是不缺的。
之所以会心急。
大概是因为想要证明自己。
毕竟跟着他完成的项目再多,也终究不如自己独立完成一个的意义大。
一旁的王绶觉开口道:
“我倒是不这么觉得。”
“你说有没有可能,是因为溪令太过年轻,位置又太高了?”
“换做我在他的这个年纪,别说是带组研究了,连参与讨论的机会都没有多少。”
他的这番话说完后。
吴有望和苏东莊也跟着点头赞同。
闻言,李暮笑着解释道:
“我没有责备他的意思,只是在反思自己是不是做得有问题。”
无论是想独立做研究。
又或者是想证明自己。
其实他都能理解,毕竟这是人之常情
“李顾问您怎么可能有问题呢!”苏东莊吓了一跳,连忙道。
吴有望和王授觉也跟着道:
“你这就是想多了,没有你在,我们连研究都没办法展开。”
半导体研究所现在所有的研究项目。
基本都是由李暮提出,并且组织进行展开。
虽说他名义上只是顾问。
但实际上,却和总设计师没什么两样,只是称呼不同而已。
“好了好了,你们别急,我也没说撒手不管不是,先去吃饭吧。”李暮摆摆手道。
说着,他便当先带头朝饭堂走去。
……
一路上,都有所里的同事上前打招呼。
等到了饭堂。
看到李暮。
原本吵吵嚷嚷的环境,顿时安静了下来。
旋即又爆发出更大的声音:
“是李顾问回来了啊!”
“李顾问,我有一个半导体方面的问题想请教您……”
“您上次跟我说过的,关于软件工程在数据管理上的应用……”
……
众人蜂拥上前。
平时李暮待人非常和善。
虽说他一般不回答问题。
但只要是他们解决不了的,且有价值的问题。
他基本都会耐心解答。
当然,即便是无价值的,也会指明正确的方向。
“大家都别急,慢慢来。”李暮笑着一一答话。
这些问题偏向学术方面。
对于他来说,难度并不高。
……
10多分钟后。
眼看一群人还围着不肯散去。
吴有望当即高声道:
“好了好了,今天就先到这里,李顾问连饭都还没吃呢!”
听到这话。
众人虽然不舍。
但很快还是陆续退去,回到饭桌上继续吃饭。
李暮也准备前往窗口打菜。
不过这点小事,自然早就被关建民解决。
不止是他的。
连吴有望、王授觉和苏东莊的份,也一并打好放在餐桌上。
见他们周围的人群散开,关建民迎上前,道:
“这边。”
看着满桌已经打好的饭菜。
李暮等人也没有客气,直接走过去,坐下吃了起来。
一边吃,李暮一边顺带从吴有望几人的这里,了解所里的研究近况。
不出所料的。
还是一如既往地稳定。
毕竟他们研究的科技方向,已经经过几次的爆发式增长。
想要再继续提升。
恐怕只能寻找新研究点。
吴有望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道:
“但即便没有,也不用着急。”
“所里现在的研究项目,5年内我们恐怕都解决不完。”
“而且项目太多,也难免造成队伍的臃肿,需要向上级申请进行扩编。”
研究项目,当然是越多越好。
可相对应的,队伍建设也需要迎头赶上。
现在的半导体研究所,很多人都是有级别没职位。
就拿苏东莊来说。
经历了好几个重点研究项目的磨砺,以及数次嘉奖。
职位一路蹿升,成为副研究员。
这个级别,已经属于研究所的骨干力量。
一般的研究所,差不多也就七八个的样子。
而他们,有20几个之多。
“最好的办法,其实是将这一批人分一部分,派去全国各地,带动整体研究水平的发展。”李暮道。
虽说有些舍不得。
但他清楚,这样做对于夏国的科学界来说,是利在千秋之举。
闻言,王授觉想了想,道:
“这确实是个办法,只不过现在很难实施。”
“即便是我们舍得,恐怕大家也不愿意。”
“我还是建议继续扩建扩编,大不了多建几栋楼嘛,上面肯定不会有意见。”
他的说法得到了吴有望等人的一致赞同。
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人。
真的要被分配走,怎么可能不心疼。
而且,也不是非要这么做不可。
扩编扩建,同样能够解决问题。
以他们对上面的了解,这件事基本不会有任何阻碍。
——即便半导体研究所已经是原来的三倍之大。
上一篇:神豪,谁让他破坏商业规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