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752节
指导算是暂时告一段落。
倒不是问题都解决了。
只是他记得来的时候,吴有望特地交代他要注意时间。
因此尽管觉得有些可惜。
他还是道:
“李顾问,时间不早了,剩下的问题明天再说吧,我就先回去了。”
“没事……”李暮摆了摆手。
刚想说你先走。
眼角的余光就发现了站在后面的王娅和黄新华。
他抬起手上的手表,看看时间,已经是11点。
见状,他转而道:
“行,明天再说。”
说完,李暮便回过头,准备让关建民送一下宋文聪。
就在这时。
他看到了从书房里出来的黄新华。
“黄教授,您什么时候来的?”李暮惊讶道。
闻言,黄新华笑道:
“来了一会儿了,看你们讨论得正认真,就没打扰。”
“其实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
“我先回去,明天再找你说吧。”
他说完后,便打算和宋文聪一块离去。
“您人都过来了,肯定不是普通的事。这样,我们简单地说一说就好,怎么样?”李暮道。
他一边将人拦住。
一边看了看旁边的王娅。
见状,王娅道:
“我去给你们煮点面条,宋教授,您也吃些东西再走吧。”
说完,她便走进厨房。
“那好,就说半个小时。”黄新华颔首道。
他本来是担心时间太晚,影响李暮和王娅休息。
两人既然都没有意见。
那么他当然是乐得如此。
……
旋即,李暮带着黄新华来到书房。
坐下后。
后者当即道:
“我这次过来,主要是告诉你个好消息。化学放大光刻胶的改进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通过在树脂体系、光酸生成剂、添加剂和工艺条件等多个方面的改进,”
“光刻胶的分辨率、灵敏度、抗刻蚀性和环境友好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满足了更高集成电路制造的需求……”
他慢慢地向李暮说出这段时间来的研究成果。
当然,不止是光刻胶方面。
光源技术、光学系统、掩模技术和机械与控制系统,都得到了相当大的进步。
按照黄新华个人的估计。
预计在未来的1-2个月内,便能造出集成度突破40w的集成电路。
听着提升不大。
但要知道。
第一块32位微处理器的集成度,也仅仅只有27.5w而已。
“太好了!”李暮忍不住发出一声感慨。
32位微处理器的实现,对于计算机的发展来说,具有极高的意义。
简单来说。
它能够支持高达4GB的内存寻址,远超16位处理器的64kb限制,为运行更复杂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提供了基础。
黄新华笑道: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不过这才只是实现了集成度的突破,离搞处理器还远着呢。”
“更何况咱们现在连16位处理器都还没搞出来。”
“你是不知道,我之前去过计算技术研究所一趟,那边一群人熬得头发都掉了一大把。”
他虽然专注半导体研究。
但不是不清楚微处理器的价值,还有难度。
“那不怕,关键是集成度达到要求,很多东西都可以提升了。比如超算。”李暮笑道。
32位微处理器重要。
但超算同样不遑多让。
第二代超算的100亿次每秒运算速度,虽然很不错。
但运算速度,从来是不嫌高的。
之前不升级,是因为一两百亿的提升没有意义。
不过这次的40w集成度,足够将运算速度拉到500亿次每秒往上,绝对十分划算。
黄新华道:
“你打算做第三代超算,是不是太早了些?”
“其实现在第二代超算已经足够应付所有的研究任务了。”
“又花几千万去建造,未免有些浪费。不如等我们再研究个1年,将集成度突破100w再说。”
他并不怀疑李暮的判断。
只是觉得这有些太浪费了。
毕竟自从第二代超算出来以后。
全国上下所有研究所计算任务算力不足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用不了几千万那么多,只升级换代芯片就行,总成本应该不到500w,但它产生的价值,十倍百倍不止。”李暮解释道。
他自然不会忘记现在夏国财政困难的问题。
不过他相信。
一台500亿次超算的价值,绝对对得起500w的造价。
黄新华当即点头道:
“既然你有信心,那我回去便和所长商量这件事,等集成度一突破,就马上立项研究。”
如果是十倍百倍的回报。
那么根本不需要考虑。
干就完事了。
见到黄新华同意,李暮笑了笑,转而又道:
“对了,我最近想到一种技术,或许会对突破光刻技术分辨率的无理限制有所帮助。”
“哦,是什么技术?”黄新华立刻心痒痒起来。
李暮道:
“通过多次光刻和刻蚀步骤,将单一光刻层的图案分解为多个子图案,最终组合成高密度、高分辨率图案,您觉得怎么样?”
听到他的讲述。
黄新华陷入漫长的沉思。
很快,想通其中关键的他,立刻眼睛一亮,道:
“太行了,利用多次图案化,就能实现比单次光刻更小的特征尺寸。”
“不过多次光刻和刻蚀的工艺十分复杂。”
“而且繁复的步骤,也容易产生缺陷问题。”
方法是个好方法。
不过问题也不是没有。
李暮道:
“这个好说,首先我们可以提高套刻精度,优化显影与刻蚀的工艺……”
……
书房内。
李暮和黄新华越聊越起劲。
说好的半个小时。
两人聊了2个小时,都还没有停下的意思。
上一篇:神豪,谁让他破坏商业规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