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765节
“你打算怎么解决高频微波元器件的技术和设备问题呢?”
毫米波雷达需要工作在10GHz到300GHz的高频段,以他们现在的技术,很难突破。
没有高频微波元器件。
就无法达到毫米波雷达的工作频段。
那么研制主动雷达制导中距空空D弹也就是无稽之谈。
第482章 没错,还是我
李暮笑着道:
“不瞒您说,这个设备已经在研制当中了,预计3个月内便能够看到成果。”
“3个月!谁设计的,这么厉害,难道是雷达研究所搞出新型多普勒脉冲雷达的那个人?”梁守槃震惊道。
实话说,他觉得这玩意儿5年都未必搞得出来。
更何况是这么短的时间。
不过雷达研究所之前就搞出了不小的动静,如今在毫米波雷达上有突破,也不是没有可能。
李暮摇摇头,道:
“不是。”
“那是谁?”梁守槃下意识地接了一句,又道:“算了,要是涉密的话,就当我没问。”
闻言,李暮有些不好意思道:
“其实是我。”
梁守槃:“???”
他用一种像是在看“怪物”一般的眼神看着李暮。
没办法。
这个消息属实有点冲击人的正常观念。
抛开那些公布出去的领域不谈。
李暮不仅在D弹领域发光发热。
还在雷达领域做出了这种开创性的成就。
这份能力,恐怕放眼世界都是独一档的存在,也就爱因斯坦和纽顿能压他一头。
想到这里。
他忽然像是抓住了什么,脱口而出道:
“不会新型脉冲多普勒雷达也是你搞的吧?”
李暮没有回答,又笑了笑。
只是这笑容,看得梁守槃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心中对李暮的评价,更是再上一层楼。
爱因斯坦和纽顿能压一头,但也就是欺负李暮年轻。
等再过二十年。
只能望其项背!
……
梁守槃再次用认真地目光打量起李暮。
他搞了这么多年的研究。
也见过不少少年天才,能为人所不能。
可这么厉害的,还是第一个。
迎着梁守槃的目光,李暮道:
“只是帮了一些忙而已,不能说完全是我搞出来的。”
“那也很了不起了。”梁守槃道。
他也没觉得真是李暮搞出的新型脉冲多普勒雷达。
只不过应当不是“一些忙”,而是在其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想到这里,他当即道:
“既然如此,那我接受您的邀请,加入研究团队。”
“不过我还需要一些时间。”
“所里有一项研究任务马上结束,不能在这个时候出差错。”
梁守槃已经十分心动。
毕竟李暮给出的条件实在太诱人了。
先进的技术和明确的研究方案,两者都是无数研究人员所渴求的东西。
有了它们。
研究成功,只是时间的问题。
可心动归心动。
理智却提醒着梁守槃,现在还不能离开。
要是他走了之后,霹雳-1D弹在最后阶段出现问题,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好,那我等您的好消息。”李暮微微颔首,也没有再劝。
……
从空空D弹院离开。
李暮继续前往半导体研究所。
上次他和黄新华聊过之后,第二天就去了航空院。
这几天也一门心思地扑在了D弹上,倒是没有太多的时间去考虑芯片升级的事情。
一边坐在车上。
李暮一边拿出纸笔,开始写方案。
超算芯片的升级,其实并不复杂。
集成度的提升,就是一种直接地升级方式。
不过这还不够。
只是替换芯片,性价比并不高。
“可以从封装技术上入手,现在应该能够勉强做到芯片堆叠和异构集成。”李暮暗道。
芯片堆叠和异构集成,是3D封装技术的一环。
但想要实现这项技术,还需要一些前置条件。
高精度的光刻现在不缺,不过得掌握硅通孔技术,以实现层间电气连接。
材料方面,需要低介质电常数材料和热界面材料。
热管理上,微通道冷却、热管等高效散热技术,是必须要拿出来的。
否则散热效率不够,高度集成的芯片随时都能被烧坏。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 3D设计工具。
“电子设计自动化,看来得想办法拿出来了。”李暮手中的笔顿了顿。
然后又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笔记本。
电子设计自动化,也叫做EDA。
它是设计电子系统的软件工具集合。
主要用于电子工程领域,特别是集成电路设计和印刷电路板设计。
功能包括电路设计、电路仿真、布局布线、验证和测试。
“只需要先将集成电路设计的功能完成就好,这样可以省下不少的功夫。”李暮默默计划。
完整地开发出一个EDA不是不行,但未免有点太耗费时间。
先解决超算芯片升级的问题。
然后再考虑后续的完善,这样也能容易一些。
毕竟现在杨天形、周溪令和苏东莊几个,手头都有着相当繁重的研究任务。
再让他们负责,就有点把人当核动力驴使的嫌疑了。
“看来得找些新人才行了。”李暮微微有些头疼。
……
来到半导体研究所。
李暮很快找上吴有望和王绶觉,说了要开发EDA的想法。
两人自然是全力支持。
至于负责人。
王绶觉直接道:
“我来负责。”
听到这话,李暮和吴有望抬头看了看他脸上的黑眼圈。
旋即十分默契地同时摇了摇头。
“怎么,不相信我。”王绶觉见状,道。
上一篇:神豪,谁让他破坏商业规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