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90节
在来之前王绶觉就告诉过他们,李暮很可能不参与具体实验。
这并不奇怪,科学研究本来就是有的人擅长理论,有的人擅长实验,二者在研究中的地位前者甚至要高过后者不少。
李暮看了眼蒋为新三人的表情,心下稍松,道:“好,那日后希望蒋组长、雷师兄和魏师兄以后多多指教了。”
这个结果对他而言再好不过。
只是辅助研究,而且小组仅有4人,两个还是研究生,不必担心像京工院那边被一群专家教授围着盘问。
除非他自己作,不然不可能出事。
和蒋为新三人见了一面,互相认识过后,李暮很快离开半导体研究所。
回到寝室,坐在桌前,他看着脑海里写满各种化学方程式和符号的光刻胶配方和工艺,陷入沉思。
这次要做的光刻胶,要远比上一次复杂。
而且历史上国内的光刻胶研发,要等到明年才开始,67年才有了第一个KPR型负性光刻胶投产。
“要不就弄KPR型光刻胶?”李暮心中微动。
在70年之前,夏国的光刻胶其实完全不落后国外。
弄个KPR光刻胶,完全可以满足现在芯片工业化的需要,也具备实现的工业基础。
不过要想要到详细的配方,还得问阿斯克。
李暮发去消息:“阿斯克,你能找到夏国KPR光刻胶的配方和计量吗,我朋友想自己动手做一个。”
他把计量两个字额外加粗。
化学这东西,计量差一点,结果就千差万别,有时候无数次实验,就是为了找到那一点的差距。
“行,你等我查查。”阿斯克飞快回复。
不一会儿,他就把资料发了回来。
“聚乙烯醇肉桂酸酯型KPR光刻胶……”李暮看了眼标题,随手回复:“谢了,最近在忙什么?”
“每天除了实验,就是玩你推荐给我的游戏,要么就去钓钓鱼,好久没有新的娱乐方式了。”阿斯克颇为“幽怨”地回复。
这段时间李暮忙着集成电路的事情,很少和阿斯克吹水闲聊。
他连忙道:“想玩还不简单。”
“好玩的游戏那么多,你随便找找,都能玩上一整天。”
阿斯克回复:“就是因为好玩的太多,我才不知道该怎么挑选。”
“最近我自己找了一款,评分挺高,结果一进去就有各种BUG,玩都玩不了。”
“李,不如你再给我推荐推荐,怎么样?”
李暮笑道:“推荐当然没问题,你去试试《星际》,说不定符合你的口味。”
《文明》《只强》之类的游戏,其实非常耗费时间。
他现在大概摸清了阿斯克的游戏习惯,自然不能再像以前一样,老是推荐一些肝得厉害的游戏。
《星际》作为一款即时战略类游戏,曾经广受玩家的喜爱。
可惜的是上手难度太高,后面缺少新鲜玩家的加入,逐渐走向没落。
但那并非游戏质量的问题。
“李,我下好了,不过进去该怎么玩?人、神、虫,三族哪个比较厉害?”阿斯克动作飞快,下完游戏就来找李暮要攻略。
“你先熟悉按键,然后开把简单人机,选人族,听我指挥。”李暮看到消息,也稍稍有点兴奋起来。
当初他在《星际》里,也算有名的高手。
一手人族城市化,能打得半职业选手嗷嗷直叫。
……
半个小时后。
“输了……战败jpg。”阿斯克发来一张图。
李暮不由摇头苦笑,玩法其实没问题,但阿斯克第一次上手,很多键位都不熟悉。
玩到20多分钟,神族的仲裁者都拉着一大队兵骑脸了,3矿都还没开出去。
“没事,你才第一次,能坚持这么久不错了。”李暮安慰了句,又问道:“感觉怎么样,不好玩的话我再推荐别的给你?”
阿斯克:“不用了,这个就很好玩。”
“我去练习去了,可恶的神族,让他们见识见识我人族的厉害!”
阿斯克还有点中二的发言让李暮哑然失笑。
……
次日。
虽然已经在课堂上学不到什么东西,李暮还是照常上课。
等到中午放学,去饭堂解决完午饭,他就一头扎进图书馆,在桌面上堆起一堆化学方面的书埋头苦读。
靠着超强的记忆里,背下一本书的重要内容,不过一个小时。
听着是恐怖,但其实只是强行记下来,很快就会忘掉。
只有不断加深记忆,外加理解学习,才能真正地掌握这些知识。
不过对李暮来说。记的东西暂时够用了。
第99章 这是你这三天里想出来的?
一连在图书馆背了三天的书,李暮心里有了点底。
这天下午放学后,他前往半导体研究所。
他上次走了后到现在才来第一次,估计蒋为该该急眼了。
拿出通行证和门卫大爷打了个招呼,李暮走进所里,来到小组实验室所在的实验楼。
光刻胶攻坚小组是相对单独的研究团队,实验室被安排在一栋实验楼的三楼。
门口挂着牌子,312。
李暮看到房门虚掩着,没有敲门打扰,而是轻声地推开门。
实验室内忙忙碌碌的蒋为新三人顿时映入他的眼帘。
不过看样子,似乎还没有完成理论的建立,都匍匐在桌子上皱眉写公式做推算。
蒋为新不经意地抬了抬头,顿时惊奇道:“你怎么来了?”
李暮还要上学,半导体研究所离京工院又远,他们本来商议的是双休过来就成。
其他时间,李暮想来就来,不想来就不用来。
“想来看一看半导体研究所这边之前光刻胶的实验数据。”李暮笑道。
那些数据虽然对他来说毫无作用,却是必不可少的掩饰。
“我之前抄录了,拿我的去看吧。”蒋为新闻言愣了愣,旋即从边上的桌子上拿出两本笔记,交给李暮。
他也没有矫情,接过之后,直接坐到一旁看了起来。
书页哗哗翻动,过了大概半个多小时后,李暮便将两本厚厚的笔记全部看完,然后把它们交还给蒋为新。
“你看完了?”蒋为新不由面露惊愕,“没看完拿去看就好,我这边暂时也用不到。”
李暮笑道:“不用,已经看完了,本来就是想找找思路,用不着看得那么仔细,记个大概就行。”
“厉害啊!过目不忘?”蒋为新看着李暮,不由惊奇道。
两本笔记,而且都写得满满的,半小时就能全部看完,可见李暮的记忆力极强。
就算不是过目不忘,也差不多了。
“记性好一点而已,谈不上什么过目不忘。”李暮故意装出谦虚的表情,反倒让蒋为新更加肯定。
不过这是李暮想要的结果。
他要在所有人面前慢慢建立学什么都快的超级天才人设。
以前他只想苟且偷安,天才的名号就是负累。但现在要为国家的崛起做贡献,有一个超级天才的名号会方便他很多。
说笑了两句,李暮又问道:“蒋组长,最近的研究有没有什么进展?”
蒋为新闻言顿时面露尴尬道:“这才刚刚开始3天,我和雷建国魏华强他们都还在思考要怎么做才能做出更高性能的光刻胶。”
“M帝那边的鲜桐公司弄出了KPR负性光刻胶,所以我们暂时的思路也是往这上面走。”
“不过想要实现,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李暮闻言微微颔首,没觉得蒋为新的进度有什么问题。
纵然是天才中的天才,也不可能三天就拿出光刻胶问题的解决方案。
——除非和他一样有挂。
沉吟片刻,李暮道:“我这些天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有一个粗浅地推论。”
他装作面露犹豫,实则是在引蒋为新接住下面的话。
不过蒋为新没接住,一直在边上的雷建国和魏华强却竖起了耳朵,跑过来道:“李暮,你说说好了。”
“这几天我们提了好多思路,都被组长给否了。”
蒋为新看着李暮,同样满是好奇。
百闻不如一见,是不是真金,还得看火炼。
他也很好奇,能得到众多专家教授认可的李暮,究竟有什么本事。
李暮笑了笑,缓缓道:
“在1925年,M帝的一家公司发现了聚乙烯醇和肉桂酸酯在紫外光下有很强的交联反应,并将此用于光学玻璃的光栅蚀刻,成为光刻胶的先驱。”
“1954年,还是M帝的那家公司,研制出第一个聚乙烯醇肉桂酸酯光固化性能的光刻胶,牌号就叫KPR。”
“那么我们就可以从聚乙烯醇和肉桂酸酯这两种有机化合物入手。”
上一篇:神豪,谁让他破坏商业规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