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93节

  结果,毫无疑问的失败了。

  尽管他小心再小心,但在一些细节上的处理还是不够。

  连续七八次后,总算做出了一管,只不过成品一看就有不少问题。

  “还得练啊。”李暮皱着眉,有些不满意自己的进度。

  幸亏没人看到他做实验,不然恐怕会得到一个动手能力与理论天赋成反比的结论。

  他将用过的器皿和试管都清洗干净,彻底销毁“证据”后,离开实验室。

  走出小楼,正打算回学校,忽然看到几个研究人员拿着资料袋走过去。

  而他们来的方向,用几个大字写着——档案室。

  “来了这么久,还没去过呢!”李暮看到之后,忽然想起来自己手里的通行证,是可以去档案库借阅资料的。

  以前是怕被注意没敢去,但现在自己都成为研究小组的成员,就没这个担心的必要了。

  李暮走到到档案室的门口,拿出通行证后,顺利进入其中。

  档案室的面积并不大,一排排铁架子上摆放着各种资料。

  他扫了一眼,就看到一份关于国外半导体发展的档案。

  拿出来一看,里面是各种期刊和杂志,还有人做了专门的梳理和总结,时间就在一个月前。

  京工院图书馆里拿到的资料,比这儿落后小半年。

  李暮抱着资料,左右看了看,找了张桌子坐下。

  他拿出笔,一边看一边认真地做着笔记。

  ……

  写了大概半本笔记,李暮身子往后一仰,感叹道:“和阿斯克给的资料没法比啊!”

  从后世的角度作总结,当然要比现在更加全面和清晰。

  李暮站起来抻了抻身子,把资料归拢,准备放回去后就离开。

  抄笔记是为了增加他拿出科研成果的可信度,但没必要在这上面浪费太多的时间。

  不过就在他回头的时候,忽然发现身后站了一个二十八九岁左右的青年,而且似乎已经站了很久。

  见被发现,他伸出手,笑道:“你好,我叫吴希。”

  “你好,我是李暮。”他礼貌地和对方握了握手,隐隐觉得对方的名字有点耳熟。

  “吴希,吴希……是他?”李暮嘴里念叨着对方的名字,脑中忽然闪过在半导体发展史资料上的一个名字。

  他连忙打开聊天页面查看,不出所料,果然是他。

  吴希,夏国第一代晶体管、晶体管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的奠基人之一,妥妥的一超级大佬。

  吴希笑了笑道:“久闻大名了,我在半导体所可是听说了不少关于你的事迹。”

  “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而已。”李暮笑了笑,淡淡道。

  吴希看着他的表情,不由笑意更浓了些,果然和传闻中一样谦虚。

  他想了想道:“我刚刚看你在记笔记就没有打扰,你在看半导体应用方面的资料?”

  “对,现在芯片的研制已经进入了最后的阶段,不日就能成功面世,是该考虑考虑如何应用的问题了。”李暮笑道。

  吴希闻言不由赞叹道:“不愧是天才,总是能想到别人前面去。”

  “什么天才,不过是按照别人的经验在走罢了。”李暮汗颜道。

  “先虚心学习M帝的经验,再去超越它,也是一种大智慧。”吴希笑了笑,正打算再说些什么,又突然想起这是档案室:

  “咱们出去再说。”

  ……

  两人来到研究所小操场的一颗榕树旁,在一条长椅上坐下。

  吴希迫不及待:“当今世界上半导体最先进的国家就是M帝,他们当前无论是技术,还是产业规模,都要超过我们。”

  “虽然现在我们的技术追上来,但是产业完全没有跟上。”

  “就比如计算机方面,我们离M帝还有很大的差距,想要弥补这个差距,恐怕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做到……”

  听着他的感慨,李暮微微颔首。

  确实,哪怕技术达到了,但是你想要应用,也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去转化。

  “所以我认为,还是应该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并重,早日把计算机研制出来。”吴希最后总结道。

  然而李暮却微微皱眉。

第101章 说吧,要我们怎么做,都听你的!

  吴希的观点不能说是错的,但至少不全对。

  只是单纯的为了追上M帝研制计算机的话,其实并不是一个正确的方向。

  “你觉得有什么问题吗?”吴希看他眉头微微皱起,不由好奇道。

  他毕业于麻绳,对国外的计算机十分了解,也确信这是未来半导体行业发展的大方向。

  李暮想了想,道:“研究计算机是对的,只是不全对。”

  “技术要想发展进步,不能只是单纯地为了竞争而竞争,更要落实到经济、军事等领域。”

  “比如说我们可以以计算机的升级为基础,制作出存储程序,形成一个数字交换网络,让它为通讯事业服务。”

  吴希听着李暮的话,有些吃惊,听李暮的口气,似乎已经有了天马行空的的设想。

  不过他还是摇摇头道:

  “通讯固然很重要,但是我觉得现在我们国家的情况,不应该先考虑这个。”

  面对他的质疑,李暮并没有争辩。

  所处的时代不同,看问题的角度自然不同。

  吴希觉得应对国家目前的困境更重要。

  但他知道,如果不改变现有的研发思路,在未来的某一天,大批的国外半导体产品进入国内的时候,他们就会面临毁灭性的冲击。

  李暮笑了笑,道:“这并不是先后的问题,而是应用的问题。”

  “计算机固然重要,但你也别小看了收音机。既然收音机可以接受信号,为什么不能发出信号呢?”

  “假如我们利用芯片做出一个可以进行移动通讯的便携设备,那么他应用的方向,会不会更广泛?”

  “这……这可能吗?”吴希眼中露出震惊之色。

  电话不都是有线的吗,怎么按照李暮的说法,似乎能做出无线电话?

  李暮解释道:“未必没有可能,收音机的原理就是基于电磁波来传播信息。”

  “我们换一个想法,既然能够接收,为什么不能发出呢?”

  “你说得这个和电台有些类似,不过如果想要实现像电话一样的通讯精度,恐怕不容易吧?还有成本问题,收音机可不便宜。”吴希质疑道。

  没有电话线,声音只通过电磁波传播,越远效果就越差。

  李暮笑道:“只需要建一个负责中转信号的基站就可以。”

  “至于成本,我们把芯片的集成度做得越来越高,不就是为了把成本降下来吗?。”

  听到这里,吴希顿时豁然开朗。

  是啊,如果成本真的降下来,那么无线通话就不是不可能。

  即便不能覆盖全国,覆盖主要城市,都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

  李暮看见吴希眼睛放出光亮,微微笑了笑。

  不过旋即他又反应过来,可不能把这个未来微型计算机的奠基人带歪了。

  他连忙道:“咳咳,但以长远的目光来看,以后半导体应用最宽泛的领域,还是计算机。”

  “这又是怎么说?”吴希本来已经有点被带歪了,听到李暮忽然又肯定起计算机,不由有些奇怪。

  “伱有没有考虑过,计算机发展的最终方向是什么?”李暮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了一个问题。

  吴希没有任何迟疑道:

  “应用于矿工业的勘探、设计、建设、生产、管理以至全局性开发规划等各个方面,包括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和自动控制等各个领域。”

  “在军事上,破解密码,计算弹道,计算大蘑菇等等……”

  李暮听完之后笑了笑:“你,或者说现在还没有人考虑过,把计算机民用吧?”

  “民用,怎么可能?”吴希眼中露出惊色,但又觉得李暮不会无的放矢,皱了皱眉道:

  “至少现在,计算机完全不具备民用的标准。”

  且不说体积庞大的问题,就说价格,除了国家之外,有几个人能够负担得起一台计算机的造价。

  李暮道:

  “还是有可能的,芯片集成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工业化,会让计算机的成本逐渐降低。”

  “而随着集成的晶体管越来越多,那么计算机的体积也会相应的越来越小。”

  “到时候,或许家家户户都能有一台电脑。”

  “这,这真的能实现吗?”吴希吃惊地张大这嘴巴。

  李暮摆摆手,笑道:“这个我也不敢确定,我只是推测,推测。”

  他这话把吴希差点憋出内伤。

  就相当于在面前画了个巨大的饼,偏偏吴希还心甘情愿地吃了下去。

  李暮看着陷入思考的吴希,并未开口打扰。

  这些大佬都是聪明人,他不需要再多费口舌。

  至于给的东西会不会太超前?

  当然不会,他只是“推测”而已。

首节 上一节 93/8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神豪,谁让他破坏商业规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