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穿大唐开超市,小兕子超甜! 第98节
“对,这里距离大唐一千四百多年吧!”萧然也没有什么隐瞒,很坦率。
“长乐,你怎么知道的?”萧然之前注意力都在和豫章公主聊天,没注意播放了什么音乐。
“刚才播放的曲子,小郎君没注意吗?”
萧然摇摇头,“我和六妹说事情,没注意啊?”
“九天阊阖的长安,万国共绘贞观.这是说大唐吧!”李丽质念了一句歌词。
“原来是这首歌啊!”萧然恍然大悟,“确实是说大唐的。”
“那小郎君是不是知道很多事情?”萧然态度李丽质很高兴的,看得出来萧然没有刻意隐瞒,没有遮遮掩掩的。
“大事肯定是知道的,哪怕是不知道也可以查查资料,但是小事不知道,太久远的史书记录的也不多.”
李丽质点点头,“这个我明白!”
“长乐你想知道什么?”
“大唐国祚几何?”虽然是公主,李丽质还是很关注这个问题。
“二百八十九年!”
“才二百八十九年吗?”李丽质觉得有点短了。
“大唐这个已经不短了,连续的大一统王朝,没有超过三百年的,从秦汉开始,就没有过。”
“两汉四百载啊!”李丽质心里,大唐对标的也是大汉。
这是受李世民的影响。
“长乐,你也说了,这是两汉,幸亏汉光武帝姓刘,是汉太祖高皇帝子孙后代,要不然强如西汉,也就二百年,所以大唐这个不短了。”
这样一说,好像也对,李丽质也没有再纠结。
“小郎君,后面的大唐比起大汉朝如何?”
萧然也没想到,李丽质这个公主如此关注这些问题。
“强汉盛唐!现在我们习惯了这样说,汉唐是封建王朝的巅峰,都是无比强大的王朝。”
“相比起大汉,大唐经历了魏晋南北朝之后的民族融合,更加开放包容了,更多元化了。”
“汉唐都很强,这是横行对比,纵向对比是耍流氓,时代在发展,后面的朝代肯定比前面的朝代强的,但是不可否认,横行的影响力,大唐大汉是巅峰,是后面的封建王朝无法超越的。”
李丽质不知道大唐会有多强,但是听到萧然说‘强汉盛唐’李丽质心里大概就有数了。
李丽质读的史书多,对大汉很了解,比萧然了解多了。
“现在呢?听小郎君的意思,不是了是吗?”
“嗯,封建王朝结束了,现在是新时代,没有皇帝了,和大唐不太一样。”萧然继续说道:“具体是什么样的时代,以后长乐你就慢慢知道了。”
李丽质微微一笑,继续询问,“小郎君,你和兕子可以来回行走在两个不一样的时代,大唐改变了会不会影响这里呢?”
“不会!这是平行世界,我们这里的大唐已经是过去式了,无法改变的,你那边可以借鉴,对这里没有影响的.”
萧然解释了一下。
“如此就好!”
李丽质心里有很多疑问,多的一时间不知道问什么。
略微思索,李丽质这才问道:“小郎君,阿娘的病治好了没?”
“之前我不清楚,兕子来之后,我查过资料,皇后殿下的病是遗传病,大唐治不好的。”
听到萧然的话,李丽质的心揪了一下。
“正常历史发展,阿娘还有多久?”
“三年!”
“才三年”李丽质眼睛一下子红了,“兕子二妹还这么小.”
接触几次,萧然也觉得长孙皇后是一个很好的人。
“大唐不好治疗,在这里还是可以的,这种病不太难,长乐你别担心,以后让殿下来这里治疗,我不知道能不能痊愈,但是缓解病情应该是没问题的!”
李丽质点点头,“多谢小郎君!”
“这些都是小事,气疾是遗传病,遗传病长乐你知道吗?”
大唐时期没有这种说法,李丽质自然不知道。
“不知,还请小郎君解惑。”
“就是这种病会传给子孙后代,皇后殿下的气疾也是来自父母.”
李丽质秀眉紧蹙,顿感不妙,“小郎君你的意思是我们兄妹也有?”
“长乐,你有气疾的,只是现在不明显而已。”这种事情早点知道,早治疗比较好。
“陛下,不仅仅有气疾,他还有风疾,相比起气疾,风疾更棘手,所以你们兄妹几个.”
萧然没有说下去,但是李丽质知道。
李唐皇室就是有遗传病。
第105章 李丽质问寿命!
“那阿爷呢?阿爷不会也和阿娘一样吧?”李丽质紧张的握紧了拳头。
“陛下倒是没有,陛下还算这样好像是五十多。”
李丽质心里稍微舒服了点,大唐五十多已经算高寿了。
不是所有人都能和李渊一样的。
“小郎君,兕子我们呢?”李丽质这才询问自己姐妹的。
“查到的资料很有限,具体病情不知道,就知道长乐你是气疾病逝于贞观十七年的。”
“啊?贞观十七年二十三!”
李丽质指尖骤然收紧,脸色变得苍白起来,贞观十七年那个数字像把淬毒的刀,在她眼底激起千层浪。
“贞观十七年”她无意识地重复,声音轻得像飘在烛火里的飞蛾。
李丽质知道萧然说这些都是真的,萧然不可能乱说。
知道自己的寿命,心情很复杂,很不是滋味。
“长乐,你别多想,那是之前,气疾确实不好医治,现在不一样了啊!”萧然连忙安慰李丽质。
李丽质的脸色缓和了几分,“小郎君所言甚是,我一生短暂,可能是我福薄,这些怨不得谁,都是我的命数。”
李丽质深吸一口气,眼中仍藏着忧虑,望向萧然问道:“小郎君,那兕子呢?她自幼便与佛有缘,心地纯善,又灵气逼人,本就该快快乐乐地过一生。总不会像阿娘和我一样,早早地被命运捉弄吧?”
话语里满是对妹妹的疼惜与担忧,眉头轻皱,仿佛试图从萧然的回答里抓住最后一丝希望。
这下萧然都不知道怎么说了。
长孙皇后至少母仪天下,还有七个子女,李丽质最起码还出嫁成年了,小公主是真的让萧然难受
“兕子确实度过了快乐的一生.”
“出身贵重,自小被父母兄长阿姐所钟爱,在万众瞩目和宠爱中长大。”
“难得可贵的是兕子没有因为这些而恃宠而骄,史书说兕子一手飞白体,和陛下的放在一起,无法分辨。”
“史书还说兕子有文德之影皇后殿下谥号是文德。”萧然补充了一句。
说像长孙皇后,是一个很高的评价。
“这个小丫头!”听到小公主如此,李丽质也是打心底高兴。
“文德.这个谥号”李丽质心情很复杂,不敢想象自己阿爷得多伤心。
从这个谥号,就能感受到李世民的钟爱了。
谥号制度在唐代以前呈现独特轨辙。
汉宣帝皇后许平君首开皇后独立谥法之例,至唐高祖李渊太穆窦皇后时,仍遵循‘单谥为正,从谥为辅’的古礼。
李渊即位时追谥发妻为‘穆皇后’,待其驾崩后才依制加系帝谥‘太’字,合称‘太穆’。
这种‘本谥+从谥’的组合,恰似女子在父权礼制中的依附轨迹。
然而贞观十年随着长孙皇后病逝于立政殿,却打破了延续八百余年的谥法传统。
长孙皇后薨逝次日,李世民亲制册文,赫然以‘文德’二字为其谥号。
这种复谥形式在唐代堪称特例,此前唯有武德年间忠烈殉国的刘感,获高祖李渊特赐‘忠壮’双谥,其余文武大臣皆循单谥旧制。
唐人视‘文’为谥号中最尊美者,所谓‘为美无以尚也’。
李世民以‘文’配‘德’,并非简单叠加,而是将妻子置于超越礼法常规的崇高地位。
《唐会要》载:‘文德者,言其德合天地,道济生灵。’
这种突破常规的谥法安排,恰如长孙氏在《女则》中所书‘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文德’既是长孙皇后一生最好的总结,也承载着帝王对贤后的追思。
长孙皇后也确实配得上这个谥号。
萧然不太懂这些,get不到‘文德’这个谥号在大唐的含金量。
可是李丽质知道。
至于小公主十二岁早夭的事情萧然没有说。
李丽质知道了,肯定会难受。
这一次应该不一样了,就没必要说了。
萧若颖请几人喝奶茶。
两个小公主一人抱着一杯杨枝甘露,一脸享受。
萧然和李丽质的也有。
“漂酿姐姐~有咩有小囊君哒~”小公主还问了一下。
“有,我们给阿姐她们送过去吧!”萧若颖拉着小公主。
“嗯呐嗯呐~”
上一篇:全职法师:我有999种天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