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清隐龙

大清隐龙 第785节

“就好比田老板这个茶馆,您拿着债券可以上街买粮食,也能去南方进新茶,更可以当成税银上缴朝廷,这样一来这债券跟银子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您说呢?”

茶馆不住的点头“可不就是吗,这债券刚开始有人拿出来花的时候,我还不敢要呢,后来看见南城的粮商都收这些债券了,我一看人家卖粮食的都不怕,我还怕什么啊,这才收的……还别说,真挺好用,至少不用拿剪子来回绞银子渣了……”

“对吗……本来是挺好的一件事,结果就有人要来砸锅了,这次朝廷干的事情真是有点不地道,居然收买了一名会印债券的琉球官员,把印钱的工艺都给偷出来了,朝廷这就是想自己偷着印啊!”

“你们都知道,这债券本身就是一张纸,他可不是银子,人们为什么信他,那是因为相信几年以后这东西可以兑换成银子,还有朝廷可以接受这玩意当税银……”

“如果朝廷库房里没有银两,却想印多少就印多少,那么结果会怎么样?早晚就跟明朝的宝钞一个下场啊……”

“宝钞?啥是宝钞啊……”人群中有人问到。

丁三爷把肚子里最后一点墨水都给榨干了,才算大概给人们讲明白了,当人们知道自己手里的债券很有可能购买力锐减之后,一下子都气愤了起来。

“这可怎么好,好容易手头松快一点了,怎么又出幺蛾子了……”

马二爷冷笑道“现在知道为什么才腊八我们就这么大吃大喝了吧?这手里的债券啊,就不能多留,现在虽然不能换成真金白银,但是至少能换成粮食和东西啊……”

“我就这么跟你们说吧,我家的债券已经花了一大半了,存的粮食足够吃到明年秋天去,过年的年货早早就准备了……天知道以后债券是个什么行市啊!”

“不行,我也得去买东西去,还是二爷说的对,换成东西放在手里这才安心……”

就在掌柜的催促小二赶紧上街花钱去的时候,突然大街上传来一阵阵的嘈杂,很多人一路小跑的往街道口集中,茶馆里的人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一个个探头往棉帘子外面看。

“牛子……怎么着了这是?起反了吗……”

“马二爷啊,别喝茶了……快去街口看看吧,当年的大清民报又开始印了!”

人们一听当时就炸锅了,大清民报那可是四九城人们心中的一个无法磨灭的记忆,当初朝廷跟肖乐天在塘沽开兵见仗的时候,满四九城漫天都是小传单还有大清民报。

后来听说朝廷和肖乐天达成了和解,朝廷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不许肖乐天再印这种蛊惑人心的东西了。

“坏了,肖乐天这是要反击了,我就说他不是好欺负的主,他怎么可能吃这个哑巴亏哦!”一群人连茶钱都没结就全冲出去了。

四九城所有街市口都围满了人,有那识字的人在中间大声的念“……朝廷身为大清万民共主,却行阴微小人之计……表面上看是清理户部清欠,其实暗中却要偷盗民财……元明宝钞之祸已经不远了……”

“满清入关之后,大肆圈地弄的中原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三藩之乱究竟如何而起,与满清圈地之害不无关系……现在满清又想圈钱不成?没有实物金银的抵押,滥发纸币跟强盗又有什么区别……”

……

这大清民报果然火力十足,一伸手就把满清入关时候的老伤疤给撕开了,无论满人如何粉饰,三藩之乱产生的根本原因,也是跟之前朝廷的横征暴敛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圈地那就是把所有汉族地主阶级的利益都给抢走了,怪不得三藩敢乱呢,当时那个环境确实是有一大批受害的地主阶级投靠过去的,没有那个民望吴三桂等人也不敢真正作乱。

当然了历史有很多种解释,历史人物所作出的重大决定也都是有很复杂的原因的,但是这不妨碍民报断章取义,反正把圈钱和圈地都联系起来了,老百姓肯定害怕。

果不其然,这种半文半白的报纸风格太接地气了,念一遍旁边就连不识字的老头都听明白了,这下可算炸锅了,四九城一片大乱。

顺天府的衙役冲人群外冲了进来“滚开,都滚蛋……谁再看小心吃板子!都滚蛋回家,大腊月的别给自己找不痛快……”

正轰人呢,突然天空中哗啦啦一声响,一大片传单跟雪花一样就飞下来了,上面大大的圈地圈钱四个字触目惊心。

整个四九城彻底混乱,百姓不敢不信这样的传言,凡是手里有债券的人家开始拼命的抢购商品,从粮食的到布匹再到油盐酱醋,好好的腊八节一下子气氛全部被破坏了。

京师物价飞涨,粮食价格一天上涨三成,肉类更是飙涨到五成,其他布匹等生活日用品也有三四成的涨幅,看来今年这个安静祥和的年是过不下去了。

当天下午紫禁城临时会议,两宫太后难得的意见一致,对肖乐天这种擅自蛊惑人心的行为表示了谴责,又传令下去全城贴满告示辟谣,说朝廷从始至终都没有偷过配方。

紧急约见琉球常驻北京城的官员,可是得到的回答却是一问三不知,而当天晚上这份民报就已经开始满京畿开始传播了。

整个直隶一片哗然。

798 叛徒!

中国自古就对舆论的力量有着清醒的认识,一般人都认为近代媒体的力量起源于西方是因为中国士大夫阶层的无知和落后造成的,这真的是一个大大的谬论。

其实东西方文明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知道宣传武器的作用了,舆论工具必须要集中在统治者的手上,在西方中世纪舆论风向掌握在教廷的手上,而中国舆论一直都集中在儒家文臣和皇帝的手上。

朝廷有邸报,民间有儒生社团,双方相辅相成共同左右民众的思想,任何异见者都会被封杀,自古中国的文字狱还少吗。

西方就一定自由开放?那也是扯淡1618年席卷欧洲的三十年战争,名义上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其实核心还是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那是新思想在挑战教廷的权威,说到底还是争夺一个对基督教的解释权。

你教廷说赎罪卷是有用的,新教却否定,教廷说信仰需要繁琐复杂的教会仪式,而新教却说信仰需要的只是个人虔诚的心灵……桩桩件件都是在跟教廷唱反调,两派人马争夺的就是对神、对上帝的解释权。

然后战争爆发了,那就是欧洲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三十年战争,这一场战争彻底让神圣罗马帝国分崩离析,让荷兰这个国家出现了,让德意志帝国变成松散的邦国,让法兰西占了好大的便宜。

而且也间接的推动了欧洲民族主义国家的兴起,神权统治出现了巨大的裂痕,根基松动。

铁铮铮的历史证明了世界各文明都对舆论的力量想当的重视,欧洲相比中国更自由的舆论环境可不是天生就有的,那是经过数十年的战争,死了好几百万人才争取来的权力。

而中国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对于舆论的控制却走进了日趋严酷的境地,明朝末年江南地区各学术流派林立,各种新思想层出不穷,但是满清来了,屠刀挥过文人就剩两种,一种是死的,一种是活的,至于你要的自由,那就去地狱里面争取吧。

舆论高度集中,文字狱大行其道,整个中国的思想被彻底的僵化住了。

归结其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满清以武立国,他们从心眼里就很清楚,跟汉人们斗嘴,比口才那是肯定会输的,别说他们了就连同样是汉人的老朱家一样也被文官们挤兑的没上没下的。

裹挟着通古斯寒风的满人,可不想活的那么憋屈,所以他们选择了最简单直接的手段,暴力摧毁。

你废话多?我一刀砍过去。你引经据典?我一把火烧掉你的经典。

人们都说乾隆修纂四库全书是大大的功劳,可是借着修四库全书的机会,他查抄了多少所谓的禁书?又毁掉了多少?这个数量可就数不清了。

西方文明禁锢人们思想的大boss是教廷,是神权,而禁锢中国人思想的大boss就是皇帝,是君权。

最后的结果是,教廷一点点的败下阵来,给自由的思想提供了生长的土壤,而中国的君权却在一次次的清洗和杀戮中变的越发的顽固。

当初肖乐天和朝廷敌对,在塘沽重兵僵持的时候,其实满人对一两次战场失败一点都不在乎,对于朝廷来说人命是最贱不过的了,战死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他们都不会皱一下眉头。

江南闹长毛,死了上千万人朝廷也没当一回事,就算其中同样有满人成千上万的死去,朝廷也只是冷冰冰的看着,没准心中还庆幸长毛帮他们减少了负担。

首节 上一节 785/30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终极雇佣兵

下一篇:烽火男儿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