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无赖兵王 第2820节
人口锐减,洛阳几乎成了一座空城。
从洛阳迁移到长安的人们还没消停几年,董卓被杀,随后李、郭汜反叛,战乱再次濒临长安。
几经折腾,中原一带人口十去其九,洛阳、长安等地周边,有着许多**。
所谓的**,就是曾经有人居住,到后来村子里的人全都被迁移离开或者是由于其他原因而导致村子空无一人。
虽然曹铄这么些年采取各种政策鼓励生养,极力扩充人口。
可人口锐减的速度很快,增长起来却相对比较缓慢,以至于到如今,洛阳城外还到处可无人居住的村子。
决定要在洛阳兴建新型农田,曹铄也不耽搁,吩咐陈宫尽快划分土地,迁移一批人口到那里去。
要被迁移到新型村子的百姓,都得到了官府特意给予的批文。
如果他们的收获没有超出以往,官府将会给予同等价值的补偿。
除此之外,补偿的数额还会多提升一半,以弥补来到新型村庄的损失。
耕种田地的百姓能得到这些补偿,分派到牧场的百姓,补偿将会更多。
他们的牛羊不用购置,全都是官府提供幼崽,只是与官府签订了提供幼崽的协议。
倘若养殖没有成功,所有损失都由官府来承担。
要是圈养牛羊和家禽成功,他们只要在第二年给予官府两倍的幼崽就算是偿清了债务。
至于将来缴纳多少税赋,则在以后根据具体的利益核算。
官府给出了诚意,百姓当然不好毫无表示,凡是被选中的,也都纷纷表示,愿意前往新型村庄从事农耕。
百姓所以愿意这么做,无非是大魏朝廷从没做过让他们失望的事情。
一诺千金是曹铄一直以来对各地官府的要求。
他要求各地官府,凡是下达政令,一定要仔细斟酌,确定是长久之计再传达给百姓。
倘若不是长久之计,或者是三五年之内就会做出改变的,各地官府在下达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又慎,否则曹铄绝对不会给他们擦屁股。
也曾有人与曹铄说过,人口太多,会造成死人与活人争夺耕地、住宅用地,或者是造成粮食不够分派,早晚出现饥荒。
曹铄当时就言辞斥责,大骂说出这种话的人是脑子被屎给灌满了。
他认为死人根本不可能争夺活人的耕地,泱泱华夏数千年沧桑,已不知死了多少人。
要是死人能与活人争夺耕地、住宅,将是遍地都是坟墓,根本没有活人的容身之处。
中原人的习性是扫墓只有三代,三代人以后,更加古老的坟墓将渐渐被后人遗忘,最终在风吹雨淋中成为一片平地,恢复土地原有的样子。
所谓死人和活人争地,不仅是杞人忧天甚至还是屁话连篇。
争夺粮食、资源更是无中生有。
粮食年年有,只要扩大生产规模,改善粮食品种,这些都能够改变。
唯一难以解决的就是资源,然而从两千年后过来的曹铄很清楚,资源分为不可再生和可再生。
只要适度开发不可再生,加速可再生资源利用的研究,也是早晚能够解决的问题。
人口,本来就是要控制在一个适度的范围。
自然有自然的选择,而不是人类自己去增加或者减少人口的数量。
过多的人口,必定会在自然选择中被淘汰掉一批。倘若人口太少,自然选择也会促进增长。
曹铄如今采取的政策,只是在人口过少的阶段加以推动发展,到了一定时期,他将会取消这些本就不该出现的政策,把人口的增长速度交还给自然来抉择。
如今曹铄所做的政令决策,无非是为了让百姓们安居乐业,再也不用因为吃穿用度而发愁。
人只有在吃穿不愁的时候,才会生成新的渴望,
心中有了渴望,就会想要去改变,就会想方设法的去创造。
曹铄其实很明白,他需要做的并不凭着自己一个人的能力来改变整个天下。
天下只需要一个引子。
一旦这个引子被人们所接受,它就会打开人们的世界的认知。
人的生活进入新的层面以后,往前发展的速度将会快上许多。
曹铄曾经生活的时代就是那样。
科技在以往的数千年里始终都是发展缓慢,直到有一天蒸汽大工业出现,从而引发了后来的电子工业和信息产业革命。
直到曹铄曾经生活的时代,科技已经达到了一年一更新、五年一换代。
有着这些认知,曹铄很清楚,他一旦打开了局面,科技研究就会被这个时代的人们所接管。
就像如今的蓬莱,他根本不用再做出任何指示,只是给工匠们一个大的方向,工匠们就懂得该怎样去研制新型兵器。
虽然研制的进度缓慢了一些,始终没有造出曹铄真正满意的热兵器,可匠作坊的工匠在研发上耗费的心思却是让曹铄说不出什么不妥。
依照如今的研发速度,再有几十年,应该可以造出让他基本上可以满意的热兵器。
既然蓬莱那边可以暂时放手,关乎民生的事情曹铄就要先把持一些,等到引上了正途,他也就可以像是蓬莱那边一样,多半时候放手,只是在必要的情况下稍做指点。
受受命负责建造新型复合型农田,陈宫在洛阳城外规划了一片天地,令人前去建造了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