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领主

大明领主 第647节

姚启圣微微颔首,“于大人想的很周到,即便是那些高句丽兵力吃苦耐劳,忍耐力坚强,但总归他们来到的是我们上国,其远离家乡何止千里,万里,面对的敌人又是凶悍的汉贼张强的兵马华夏军正军,若是无人督促,恐怕他们阵前慌乱,不甘心为咱们卖命啊。”

于成龙知道这是姚启圣从大清国人的心态揣度高句丽兵的心理,他没有什么可说的,在官场时时刻刻得揣度对手的心理,以制定自己下一步的处理人事关系的方法,姚启圣把这个用来揣度士兵的心理,他不知道这是好还是坏,姚启圣和他都是大清的官员,都得为大清着想,万一这船翻了,他们没有去处。

以前还有好几个地方可以去,现在华夏王国已经把整个华夏大半都光复了,所有的势力都消灭了,他们就是想跑都没有地方跑,想要效忠都没有地方效忠。

其实谁都知道大清正在走向灭亡的边缘,华夏王国一统神州大地是指日可待,很多汉官其实已经在想办法逃离这艘船,但他们不能,他们已经深入了大清的骨髓里面,他们是大清的重臣,虽然不受满人待见,但他们其实才是大清的支柱和栋梁,大清的也就只能在耀武扬威上面强大了,已经不复往日刚刚面对年轻的崇祯的时候那种锐意进取,欣欣向荣,很是强大无比的样子了。

告别了姚启圣,于成龙带着自己的抚标,标统,这个编制原先是后世清末民初时期清军的编制,相当于团级编制,清军那时候是镇,协,标,营,队,哨,棚,对应的西方的军制就是,师,旅,团,营,连,排,班,也就是说他的抚标相当于是一个团的编制,他带着这个团亲自上了前线,督导前线将领进攻堵住他们后路的华夏军梅林鱼兵团的第野战师。

而姚启圣接过了这里的政务和军务,其实主要是军务,他们的目的就是要占领这里,政务早就停止了,没有百姓现在来处霉头,没有那些遗落的满清官员来找他们,到处都是兵马,三十万兵马,还有正在训练的新编的兵马十万多兵力挤在一个沿岸府,这个黄土高原上的贫瘠的府府城周围,姚启圣需要做的就是给这些人找吃的,协调这些人的住宿,然后和各级武将联系,知道他们的兵马在哪里,在干什么,至于怎么打,那是下面武将的事情。

明朝和清朝的官虽然也通一些军务,而且姚启圣还是在历史上像朱大典一样比较通晓军务,并且带兵打战的官,并且屡屡有所收获,在历史上赚取了不少声望,可他的这点道行相对于华夏军来说,还是有些稚嫩,姚启圣能做到的就是地图上一指,然后放着让武将们去完成任务,具体怎么完成,完成到什么程度,他还真把握不了。

于成龙走了一天以后,第野战师这里。

第八百九十章 混蛋逻辑

此刻,甘谷镇,一名汉人将领,大胡子,身体敦实,脑袋像萝卜长胖了那样,两支手臂像猿猴那样长,腰里挎着一柄明末的鸳鸯刀,穿着五品的武将官服,站在那里挎着刀大声吆喝着。

这已经是他们同华夏军第野战师的第天的争夺战了,为了这个路口的小镇,他们费劲了力气,近一万汉军旗士兵管理的八万高句丽兵,死伤三万有余,汉军旗兵也死伤了三千有余,但双方就是谁也没有奈何了谁。

道路是打通了,但甘谷镇还在清军手里,清军一日不退出甘谷镇,第野战师就一日不能离开这里,作为第一次同清军交战的第野战师第三旅在这天里面付出了三千人伤亡的代价才守住了谷口,并且建立起了同甘谷镇对峙的营地,这对于只有四千五百人的第三野战旅来说,已经伤亡百分之七十五,他们自然而然的被替换了下去。

接替他们的是第二野战旅的两个团,还有骑兵团的一个营,民兵精锐大队的一个小队,其他的兵力都在附近十几里地的山头上守卫着,这些山头也是双方争夺的焦点,一旦某一个山头被敌人拿下,整个这条线后面的物资补给通道就会被掐断。

不过幸好,第三野战旅付出了巨大伤亡,还是将敌人堵在了山口外面,并且在敌人面前建立了营地防守敌人,一直等到了增援部队的到来,从南北两个方向将敌人封锁在陕甘州内,而无法对山口形成威胁,使得补给车队能从山口山脚下沿着新开辟的道路迅速补给第二和第一野战旅,并且把一部分物资输送到了第十野战师。

第十野战师的第一野战旅已经进入到了榆林县城外围,并且同吴三桂派遣的兵马打了好几次战斗了,虽然坎坷,但还在一步一步逼近榆林县城,给高志祥解除危险,他们的到来使得缺兵少将的吴三桂的兵马五万多人没有那么多兵力围攻榆林县城,每天的攻击烈度降下来了。

于成龙到达甘谷镇外围另外一个小镇,这个镇子离前线不过五公里远,驻扎着蒙古骑兵一个万人队,另外小镇外面的村落里面驻扎着蒙古骑兵剩余的八千兵马。

这里到处迷茫着一股失败的气氛,三万人的蒙古骑兵前面几次突击竟然损失了八千兵马,后面在参与甘谷镇的战斗死伤四千兵马,只有区区的两千伤兵被抢救了回来,缺医少药,清军的蒙古大夫的医疗水平使得这里的伤员每天惨叫连连,或者不断的哼哼,一股将死未死的情况。

甘谷镇的协统也来拜见他,其余的协统在接到他到来的情况以后,也快马加鞭从其他地域的防区赶来,众人一起对他参拜,毕竟他是陕西州巡抚,在这个战时可是管民管军,大权独揽。

这边负责统领整个军的是一员总兵,下面有几个镇帅,总兵在明朝和清朝实际上等于是一方军分区副司令,为什么是副司令呢?因为上面还有提督这个正司令兼着呢,实际统领的是总兵,而总兵有可能是一支军的最大的官,有可能是几支军的总领导,当然也有可能是几千人的兵马统领,所以现在这里一个总兵统领几个万人镇帅也是可以的。

这名总兵是汉人官员,和于成龙说话当然就没有那么大的底气了,要是一名满人将军,那么于成龙还真不敢大气的训斥他,和他说话。

总兵低着头,十一天万多兵力的伤亡,一万多民夫的死伤,而面对只有几千兵力的华夏军第野战师的一个野战旅,外加第二野战旅的一个团,加守备大队的三千兵马,他拥有十一万兵力,居然封堵不住一个小小的山口,在其他地段的进攻也损失惨重,却没有给敌人以重创,这让他感到忐忑不安。

无论是大明还是大清,巡抚这种官一旦管军,那都是大三级的,他们的这些武将即便比官品级和职务大几级,也得小心伺候着,官大啊,这么大的损失,按照满清的惯例,那就是主官被当面拖出去斩首都可以了,他怕于成龙把他斩了。

于是他立刻大倒苦水,“大人,那些高句丽兵虽然吃苦耐劳,但他们一旦打了一个胜仗,就骄傲的上了天了,很多时候卑职也不好太过约束他们,一旦闹起哗变来,他们的兵马可是比咱们多啊,如今蒙古人的骑兵在这个时候是不顶用了,三千人冲锋,敌人光拼着手的火枪几次齐射,就能让骑兵崩溃,然后他们的骑兵出来一追击,蒙古人就散了。”

他说到这里悄悄的抬头看了一眼于成龙,于成龙摸着自己唇边的黑色八字胡不言不语,眼珠子都不看他,而是微微闭着,这让总兵摸不清楚于成龙的想法,只能继续说。

“那些蒙古人已经不是他们当年成吉思汗带领下的大元朝的蒙古骑兵了,他们早就失去了野性,一旦遭受挫折,不断的喝酒,打闹,卑职的亲兵队甚至无法弹压他们,好几次都打伤了卑职的亲兵,将整个营地闹的鸡飞狗跳的,如今他们伤兵满员,不说最近的两千伤兵,先前负伤的一千多伤兵都一个个死去,这对他们的士气打击更为严重,他们已经成为一支只能吃饭,不能作战的累赘兵马,倒不如多给卑职一些汉军旗的兵马,蒙古骑兵简直无用到了极点。”

于成龙睁开眼睛看了看他,沉声说道:“不说那些没用的,给为官一个准信,什么时候能打通去往雁门郡的通道,你知道后方山西州的河津府也被华夏军给占领了吗?

我们要回军,就得早日打通通道,要不然凭着并州府那些大金国原先的兵马,是守不住山西州的,一旦并州府陷落,那么我们这五十万兵马就成了孤军,在陕甘州,这么多兵马的吃穿用度可不是个小数目,现在整个大军已经开始节衣缩食了,都在等你的消息。

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给我打通道路,否则我们就只能北上,从大草原回到京城,到时候这几十万儿郎能活下来的肯定没有几个,当然这不包括你。

对了,你这么多兵马,沿岸府带来的粮草可够用?”

总兵连上肌肉一紧,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这粮草肯定是不够用了,这陕西州鸟不拉屎的地方,除了黄土就是高原,除了山地就是悍不畏死的大顺军余孽,那还有什么粮食啊,此番五十万大军过境,可以说把沿路的村庄和城镇的粮食都搜刮光了,聚集在沿岸府,要不是为让自己这支部队能打通道路,他们可不会给足自己粮食,但那些跟随的满清大爷将大半的粮食都放到了满清的军营,你说两千人的兵力要十几万石粮食干什么?

他的兵马就只能吃米糠,稻谷壳度日,很多将官也只能仓皇截留一些粮食留给自己用,一小半的粮食十几天来保持大军的用度,现在已经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了,可他又不能说这是满清那些祖宗们把粮食都贪墨了,他们还调用这次支援的两万民夫的一万民夫给他们搬用粮食,害得自己这边只能用士兵们搬运粮草和作战的物资,小半的军力都在这上面消耗了,如今能打的士兵不足三万。

他很想告诉于成龙,有,但不在自己手里,在那些满清将领手里,要是你手没有银子,那些人可不会给你半粒粮食,他现在也没有办法。

于是他笑着道:“大人,够了,够用了。”

于成龙皱了皱眉眉头,他是巡抚管钱粮是他的主要职责,他怎么能不知道兵马的粮食够用不够用,他是一心想着不能亏待了这些为了打通大军后路的士兵,所以他对于总兵没有打通道路现在先放着,先给他们补给一批粮草,提升一下他们的士气,给足别人的吃用,才能让别人为自己卖命,这是千年来的真理,吃不上饭,饿个半死,拿不上军饷,谁给你卖命?

但现在这个总兵告诉他粮草够用了?

十一万作战部队,两万民夫,先前他拨给的粮草只够八万兵马半个月用度的,这是他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多给了的,但他知道这还是无法满足作战的需要,每天的消耗还在增加,于是他想着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主动提一下,没想到这个总兵说够用了。

他用审视的眼光一动不动的盯着总兵。

总兵尴尬的用马蹄袖摸了一下鼻子,用手扶了顶戴一下,额头上直冒汗,半晌他知道瞒不住才道:“本来八万兵马的半个月用度肯定不能供应十三万人马的用度,不过,这十几天来,我们死伤万多人,如今有高丽兵四万多,汉军旗兵马千多,蒙古骑兵一万两千兵马,损失了万多兵马,死了的人剩下的给其他人不就够了?以后恐怕还得死个三两万兵马,这样下来……。”

他发觉自己说漏嘴了,也觉得不妥,连忙住嘴。

于成龙翻着白眼,这个家伙什么意思,难道他准备再死个两三万以节约人口?剩下那点兵力在敌人不断增兵的情况下,怎么打的通后路?

这个总兵莫非傻了,什么逻辑?

(本章完)

第八百六十章 混蛋逻辑

此刻,甘谷镇,一名汉人将领,大胡子,身体敦实,脑袋像萝卜长胖了那样,两支手臂像猿猴那样长,腰里挎着一柄明末的鸳鸯刀,穿着五品的武将官服,站在那里挎着刀大声吆喝着。

这已经是他们同华夏军第野战师的第天的争夺战了,为了这个路口的小镇,他们费劲了力气,近一万汉军旗士兵管理的八万高句丽兵,死伤三万有余,汉军旗兵也死伤了三千有余,但双方就是谁也没有奈何了谁。

道路是打通了,但甘谷镇还在清军手里,清军一日不退出甘谷镇,第野战师就一日不能离开这里,作为第一次同清军交战的第野战师第三旅在这天里面付出了三千人伤亡的代价才守住了谷口,并且建立起了同甘谷镇对峙的营地,这对于只有四千五百人的第三野战旅来说,已经伤亡百分之七十五,他们自然而然的被替换了下去。

接替他们的是第二野战旅的两个团,还有骑兵团的一个营,民兵精锐大队的一个小队,其他的兵力都在附近十几里地的山头上守卫着,这些山头也是双方争夺的焦点,一旦某一个山头被敌人拿下,整个这条线后面的物资补给通道就会被掐断。

不过幸好,第三野战旅付出了巨大伤亡,还是将敌人堵在了山口外面,并且在敌人面前建立了营地防守敌人,一直等到了增援部队的到来,从南北两个方向将敌人封锁在陕甘州内,而无法对山口形成威胁,使得补给车队能从山口山脚下沿着新开辟的道路迅速补给第二和第一野战旅,并且把一部分物资输送到了第十野战师。

第十野战师的第一野战旅已经进入到了榆林县城外围,并且同吴三桂派遣的兵马打了好几次战斗了,虽然坎坷,但还在一步一步逼近榆林县城,给高志祥解除危险,他们的到来使得缺兵少将的吴三桂的兵马五万多人没有那么多兵力围攻榆林县城,每天的攻击烈度降下来了。

于成龙到达甘谷镇外围另外一个小镇,这个镇子离前线不过五公里远,驻扎着蒙古骑兵一个万人队,另外小镇外面的村落里面驻扎着蒙古骑兵剩余的八千兵马。

首节 上一节 647/110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无双战将

下一篇:最强终极兵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