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少年战将 第66节
张锐赶紧用鬼子语言道歉。
鬼子中年人的嗓音,吩咐了几句,张锐马上联想到了一个威严冷峻,自负的鬼子高级军官的形象,很可能是加藤大佐。
挂了电话,张锐下令继续行动。
此时,他们已经更换了鬼子的服装,只是,在右臂上用白毛巾系着,在晚上做一个标志。
很快就潜入鬼子的二线阵地,这里的鬼子兵力不多,稀稀拉拉的,往南面一看,枪炮声非常猛烈。
张锐等人立刻沿着战壕走路,好像鬼子军官巡视一样,用日语叮嘱:“小心,小心!”
说话中,看见了鬼子,就潜伏下来,好像说话,其实,匕首直接割喉。
被割喉的鬼子,虽然也会挣扎抽搐,翻滚,可是,被张锐的士兵按住一下,加上南面枪炮声太猛烈,震耳欲聋,这边的鬼子挣扎动静,显得太微不足道了。
就这样,张锐部队用十几分钟时间,清空了三百多米全部二线鬼子阵地的兵力,大约一百五十多人。
张锐部队无一伤亡。
随即这群更换了鬼子服装的狼群,朝着前面大摇大摆地前进。
南边阵地,陈团长,一直观察着北面的信号。
“打,继续打!”
师长和军长都来了电话,询问什么情况,陈团长自然将屎盆子扣在鬼子头上,说鬼子派遣小分队偷袭,摸到了阵地上,他的哨兵警觉,主动朝鬼子射击。
战斗继续,师长赶紧派人增援,重点是供应弹药,还派遣一些兵力到二线阵地担任督战队,唯恐陈团顶不住,再次溃逃。
张锐等人从交通壕中摸到了鬼子前沿阵地上。
鬼子枪炮齐放,射击娴熟老练,加上机关炮和其他炮兵火力增援,占据了一定优势。
东方出现了鱼肚白,黑暗的夜色也有了一丝微弱的光亮,晨曦即将洞开崭新的一天。
张锐的部队,潜入敌人战壕之中,幽灵般杀戮。
第55章 血战松树岭
鬼子毫无防备,正在朝南面射击,陈团长派遣少数兵力,对鬼子进行了突击,一面突击一面大喊大叫,吸引鬼子的注意力。
更多士兵在前沿阵地上呼喊,有些士兵在前出的新前沿阵地上呼喊。
只有少数敢死队,朝敌人冲锋,冲锋到一定距离,立刻匍匐,朝鬼子射击,或者用匕首在地上迅速挖掘单兵坑,或者利用炮弹坑隐藏起来。
张锐部队在鬼子前沿阵地上,疯狂地偷袭杀戮,双把匕首三人以小组,所过之处,鬼子鲜血狂飙,尸体纵横。
如果鬼子和他们面对面作战,无论体能和拼刺技巧,都要优越得多,可是被阵地上暗杀,鬼子真的很无奈。
战斗进行了半小时,东面的天空逐渐明晰,能见度提高了许多,马上就要天明了。
鬼子出动飞机朝陈团长的阵地上轰炸。
三架飞机呼啸着,俯冲着,发出非常恐怖的凄厉的声音,令人毛骨悚然。
炸弹一次地投掷在阵地上,爆炸起浓郁的黑烟,无数的弹片,掀起居多的灰尘,将一些士兵炸死炸伤,炸得飞到半空之中。
肢体残缺,血肉横飞。
投弹以后,日军飞机携带的机枪疯狂扫射,好像大苍蝇一样围绕着那一片阵地,反复吞吐着火舌,将陈团完全压制。
鬼子的联队炮兵也朝那里射击。
为了减轻陈团的压力,守军第九军的迫击炮和重机枪,也一起朝鬼子射击,其他防线上,几乎所有部队都发起了战斗,以牵制鬼子的兵力。
一场张锐预谋的小型特种战斗加上两个营级别的战斗规模,迅速扩大为鬼子一个联队和守军一个军之间的全面阵地射击战。
炮弹枪弹迅速消耗,阵地上枪炮轰鸣,子弹和炮弹的拽光在中间河谷地带绚丽地飞行,碰撞,把黎明前的黑暗夜幕渲染得妖异恐怖。
张锐部队已经清空了鬼子八木大队前沿的主要作战兵力,速度之快,效果之大,就是张锐自己虽然有所预料,还是没有想到。
他原以为鬼子会迅速警觉反抗,战斗会在鬼子阵地上展开,那时候,二十多个特种部队战士,会用驳壳枪朝着鬼子猛烈扫射,将鬼子近距离大面积杀死杀伤,那时候,陈团的主力都可以轻松过来,将敌人阵地占领。
现在,他们将敌人清空了。
敌人阵地上的轻重机枪,步枪,迫击炮,逐渐沉寂下来,一片片地从咆哮到寂静,预示着鬼子阵地在迅速沦陷,人员被杀光。
张锐这边,胳膊都颤抖了。
杀得太多,浑身溅满了血浆,原来的灼热到后来的粘稠,整个军衣都湿透了。
到了后来,最前面的鬼子终于觉察不对,利用渐渐明晰的晨曦,看到了张锐等人,大声询问,更为恐怖的是,一个鬼子少尉,发现张锐身穿鬼子军官的服装,那是一个中尉的服装,估计认识全部大队的中尉军官,马上起了疑心。
三十多个鬼子在迟疑中,返回和张锐等人战斗,结果,当场打死三个特种部队士兵。
可是,近战的时候,几十个特种战士的驳壳枪,呼啦啦一阵狂扫,根本没给鬼子多少机会,就将鬼子全部扫成了血肉模糊的尸体。
张锐部队简单检查鬼子的阵地,立刻向南面发出了信号弹。
令人惊奇的是,在木杆上悬挂的,被俘的守军人员,一个副团长,二十多个伤兵,居然还活着!
张锐等人赶紧将他们解放下来,从鬼子身上抢劫罐头和食品,给他们吃。
很快,特种部队士兵做好了充分准备,将鬼子的轻重机枪和迫击炮等,分成两拨,对准东西两线,要阻止鬼子的反扑。
一会儿,陈团长等人无声无息地从南面阵地上冲过来,进入鬼子阵地,和张锐特种部队汇合。
被鬼子飞机狂轰滥炸,轻重机枪和野战炮兵,山炮迫击炮的轰炸,扫射,陈团长的八百官兵折损一半人,剩下四百人,全部进入鬼子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