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抗日之少年战将

抗日之少年战将 第718节

废墟成了战斗的堡垒,任何房屋的废墟,檩条,椽子,砖瓦和破坏了的家具,都是最佳的战斗掩体。

过程,国军队多次使用了喷火器材,对日军集的地域,进行了猛烈喷杀,多次造成日军惨重伤亡。

最狠的一次,日军一个小队加上队长十余人,因为局促在一个凹陷的街道上,被一条火龙喷过去,当场被烧死六十余人!

残酷的喷火器,多次造成日军惨重伤亡,也多次造成日军士兵精神崩溃,转身溃逃。

不过,日军督战部队严厉督战,迫使日军士兵返回战斗。

战斗进行了半个小时,日军至少有个步兵队被消耗掉,山木旅团长站在城墙上,心事重重,也乐不可支:“支那军的猖狂,正说明他们是飞虎军的主力,是张锐总司令官的亲兵,他们装备精良!我们必须消灭他们!”

日军多次使用迫击炮朝国军队猛轰,配合前线步兵的推进,日军精准的战斗技术,造成国军队相当大的伤亡。

凌晨点半,坚守城里的王靖凯终于发出了电报暗语:“蝙蝠可以起飞了!”

蝙蝠,就是张锐和他的部队!

张锐是从桥本清月的床上被抓起来的,经过简单的刑讯,就被带走了,其实,是带着部队主力转移了。

向西面绕道,跳出可能的鬼子包围圈儿,一路向西!

张锐并不能确认鬼子的伏兵地点,但是有一点儿,敌人必有伏兵,有重兵!

当山木旅团包围了小芜湖县城的时候,当城内外激烈战斗,各种航空轰炸和重炮轰击的时候,张锐军团一千余人,已经绕道西北方向,一直观战。

随后,他们开始侦查前进,绕道正北的方向,遮断了日军的别上交通路线。

他们一直在等待着。

士兵得到命令,伏地休息,每一个飞虎军的士兵,加上配属的2集团军的士兵,都有一张塑料纸,可以铺垫在地下,上面有棉毯子可以趴着美滋滋地睡觉!

有的士兵,还配备了睡袋,更是舒舒服服,养精蓄锐。

接到王靖凯的消息以后,张锐才下令行动。

一个连的纯粹飞虎队的士兵,携带驳壳枪和消音器,匕首,雷,紧急行动,少数士兵携带喷火器等。

李建国担任战斗指挥,这个连队,号称狼群组,他们的任务是杀掉前面一切阻拦的敌人,尽量不能暴露自己,要一直推进到小芜湖的县城。

飞虎军官兵已经被张锐叮嘱了很久了,什么战术,注意什么问题,遇到特殊情况怎样处理等等,本身就经过张锐战术严格训练的官兵,马上领会了意图。

李建国部队出发以后,其余部队,邹康,张凌虎,加上张锐,分成个梯次,逐步前进。

李建国部从正北面一路潜行,遇到了敌人警戒线的时候,一个战斗小组的几名士兵,一起开枪,将敌人的巡逻队扫灭。

他们很快又遇到了敌人的哨兵,明哨和暗哨。

有士兵正面搭话,有士兵侧面偷袭,迅速将敌人干掉。

日军的城外警戒线非常松弛,因为主力都在围攻县城,随着战斗愈发激烈残酷,日军的八千多人,已经消耗了一千多接近两千人,又调集了四千人围攻,城外只有区区两千人。

李建国的部队利剑一样捅破了日军的北面薄弱的防线,没有被其他日军觉察,张锐部队随后跟进,建立了一条北向的走廊。

张锐让李建国部队进入城内战斗,袭击敌人。

他自己,派遣邹康部队去袭击敌人的炮兵阵地,那个联队级别的重炮兵部队。

张凌虎部队,去袭击另一个炮兵阵地,张锐自己,逆时针转移,要将城外的敌人潜伏的兵力全部扫灭!

敌人的炮兵阵地,早早就被张锐部队观察到了,晚上漆黑一片,重炮轰击的声音和火焰,张锐部队距离不远,看得很清楚,确定了敌人的方位。

“战术,暗杀和袭击。”

李建国部队,无疑是最为凶悍的攻击,他们进城以后,为首的战斗部队,全副武装的日军军装,那是缴获的,城门都有日军把守,他们进去的时候,日军没有询问口令。

因为,城内的战斗非常激烈,枪声爆豆子一样,各种雷的爆炸和迫击炮的轰击,震耳欲聋。

看守城门的日军,完全想不到来的会是敌人。

只过去两个人,一面跑还一面用日语交谈着,日军听了下,没有管。

城墙也因为日军重型航空炸弹的轰击,许多地方坍塌成了废墟,可以直接越过。

“你们增援的?才两个人?”城门洞里的日军士兵还奇怪呢。

张锐部队的飞虎军士兵,挑选的厉害角色,“啊,当然了!”

近距离点射,直接弄死。

他们迅速进入门洞,又冲出来,打开了方便的通道,其余的士兵,两两地前进。

进入城墙上,他们看到不少日军士兵正在静默等待,有军官在这里观察战斗情况。

日军官兵的视线,都在城内,没人关心眼前和身后的变化。

李建国等的第一个排士兵悄悄到了城墙上,迅速进入日军身边。

李建国看到几个鬼子军官正在望远镜观察,大喜,马上下令射击。

咳嗽声就是暗号!

他用驳壳枪点射,噗噗噗噗。

两把驳壳枪的点射,迅速将几个军官全部爆头,他身边的飞虎军士兵,人以小组,针对了前面的敌人,在不知不觉,突然动,将敌人打死。

北门城楼上,日军十多人被迅速杀灭。

几个日军士兵感到异常,临时喝问了一声,就再没有会了。

首节 上一节 718/8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最强终极兵王

下一篇:大明闲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