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闲人

大明闲人 第267节

  前方烟尘大起,对方应当至少在千骑左右的数量。按照蒙古骑兵的通常都是一人双骑的惯例,也就是说,这一队来袭的人数应当在五百人左右。

  越来越近了,奥利塞斯口中喝叱一声,众瑟雷斯战士脚下速度仍是不急不缓,但手中的刃盾都提至最便捷的位置,另一手则将短矛举起放在肩上,以备在最快的时间内投出。

  “青巾贼!是青巾贼!大约五百之数!离此不过里半之地。”前出哨探的斥候中一骑飞来,再次将最新的敌情及时汇报过来。

  青巾贼?!

  瑟雷斯战士面色波澜不兴,管你什么青巾贼黄巾贼的,在他们眼中只有敌人和自己人两种区别。

  但是巴鲁等人却是不由的微微色变。青巾贼啊,竟是青巾贼!那支突兀出现,将整个草原搅的乱成一锅粥的青巾贼!据说这股贼人来去如风,极为悍勇。不但骑术精湛,更是装备精良,便是一些大部落遇上都头疼的紧。眼下己方就这点人马,怕是很难战而胜之啊。

  他两人这里色变为难,同时变了脸色的还有几位。那就是苏默和胖子等人。

  别人不知道青巾贼,他们还会不知道吗?这原本就是他们安排进来的嘛。只不过按照约定,此刻的青巾贼应该还在更北一些的地域活动,怎的突然这么快便遇上了?

  按照原先的计划,是苏默等人至少汇合了蒙家的两支队伍后,才会渐渐深入,试探着双方会盟的。而如今,却连一支蒙家军都没汇聚,竟然就发现了青巾贼。

  出事了!

  这是苏默和胖子等人第一个兴起的念头。

  “少爷,我先过去看看。”胖子一勒缰绳,就马上抱拳请示道。

  苏默面沉如水,微一沉吟,随即点头应了。胖子不再多言,口中低叱一声,调转马头便飞驰而去。

  “传我军令,所有人就地戒备,未得军令,不可擅自出击。”目送着胖子背影远去,苏默抬手招来蒙驲,大声吩咐道。

  蒙驲得令,应诺而出。一声声军令传下,奥利塞斯等人虽感诧异,却当即执行无误,毫无半分迟滞。

  不得不说,这支奴隶军单只令行禁止这一项上,就远超这个时代大多数的军队,甚至能隐隐媲美后世的军队了。

  而巴鲁等人则是不可自抑的骚动了一阵儿,这才在巴鲁和扎则图的叱骂中慢慢停驻下来。众蒙古兵俱皆脸上惊疑不定,纷纷交头接耳议论起来。

  要知道,在草原上这种空旷所在,相距不过里半之地,骑兵不过就是一个冲锋就能杀到。这种距离若是还不赶紧将马跑起来,一旦双方对上,敌方马匹的速度必将达至最巅峰。这般冲撞起来,后果不问可知。

  这位勃登凝黎究竟是个什么意思?莫非又是要施展神术了?还是说根本就不通马战?

  众人心中惴惴,要不是苏默顶着个“勃登凝黎”的名头实在太过震慑,倘若换个人在此,蒙古人早已沸反盈天了。

  巴鲁和扎则图也是心中没底,两人安抚好部下后,齐齐转头来寻苏默,准备进言一番。

  “毋庸多言,某自有道理。”当二人拍马而至,还不等开口劝说,便被苏默一摆手,粗暴的打断了。

  “且稍安勿躁,只管看着就是,来者未必就是敌人。”见两人虽不敢多言,却仍是满脸的忧色,苏默终还是又多说了一句。

  未必是敌人?!

  巴鲁和扎则图闻言一呆,但随即不由的齐齐色变。谁都不是傻子,尤其是像他们这些当部落头人的,更是少有转弯慢的。真正那些神经粗大的,不是早化身成枯骨肥沃了草原,就是被人收服成为了单纯冲锋陷阵的莽夫了。

  已经明确探明了是青巾贼,这位主儿却来了句未必是敌人。那么,不是敌人的另一层含义,岂不就是说,这所谓的青巾贼就是朋友咯?甚至说,压根就是主上的人?

  这么一想,两人顿时只觉得后脊梁一股冷意升起。将整个草原闹腾的一片大乱的青巾贼,竟是主人背后指使的,这个消息要是传播开来,怕是顿时就要成为众矢之的了。

  有心再多问几句,但是眼见苏默面沉如水、眉头微蹙,显是心绪不太好的样子,二人便机灵的又将话咽了回去。

  前方蹄声大振,整个地皮都在微微震颤着。千马竞驰,那股气势岂同小可?蒙古众骑纷纷面色大变,胯下战马更是不安的轻轻嘶鸣着。若不是眼见主人和两位头领仍静静而立,怕是早有沉不住气的已经顺势冲了出去了。

  轰响声中,离着本阵三百步外,奔来的马队忽然微微转了个弯儿,贴着最右翼的边儿驰过。与此同时,两匹马蓦地从队中驰出,直往这边奔来。

  最先一人正是胖子,紧跟在侧的,却是一个一身皮甲,头戴毡帽,蒙着青巾的骄跃汉子。身在马上驰过众兵卒时,冷厉漠然的眼神只是微微一扫,便让众蒙古骑兵不由的都是一窒,刹那间如同被毒蛇盯住了一般。

  直到两骑过去老远,众人才回过神来。相互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惧之色。窥一斑而现全豹,只从这一骑身上就能看出,这股青巾贼的不凡,不愧是能将草原折腾的大乱的狠人啊。

  “魏五见过苏公子。”那边厢,一见到安坐马上的苏默,随着胖子飞驰而来的青巾蒙面人眼中闪过一抹激动,离着苏默还有十步远的地方,便滚鞍下马,抱拳躬身行礼。

  苏默哈哈大笑,满面笑容的也跳下马来,疾步向前一把扶住,上下打量一番,这才欢喜道:“向日不见,五哥与众家兄长可都安好?此番确是辛苦众家哥哥了。”

  后面巴鲁和扎则图眼见这一幕,顿时相互对望一眼,心中暗自狂呼:果然是这样!果然是这样!

  

第411章:北极熊在行动

  

  来人赫然是魏五,也就是当日在武清初遇徐鹏举时,跟在他身边的八健卒中的老五。

  此时双方在这塞外相聚,都是欢喜不已。但是稍过寒暄之后,魏五便急急的道:“苏公子,快,赶紧准备撤离吧,这次咱们是栽了,被后面咬上的尾巴折腾的惨了。”

  苏默不由有些诧异,按照他的记忆,历史上这个时期,大明虽然已开始走向没落,但相对来说,战力还并未像再过几十年后那般渣。

  便是对上蒙古骑兵,不敢说战而胜之吧,但是大规模战争中,尚算还有一战之力。而在一些精锐的局部战争中,甚至能完虐蒙古人。

  魏五所率领的青巾贼,本是魏国公府的老兵所组成,绝对应该属于精锐中的精锐,怎么可能会被人撵的兔子似的?这简直太颠覆了点。

  传令众人缓步后撤,一边问起缘由,待到魏五满面羞愧的一番述说,苏默这才明白过来。一时间不由的砸吧砸吧嘴儿,颇有些无言以对了。

  原来,这一切仍是因他而起。一路追袭魏五的,不是蒙古人,而是再往北方,被他刻意引出来的另一股力量——俄罗斯公国。

  这个时代的俄罗斯,还并不是一个特别强大的国家,而只是一个刚刚一统不久的国度。这从其称为公国,而不是帝国就可以看出。

  此时的俄罗斯公国的君主是伊凡三世,史称“莫斯科大公”。是在融合了东夫拉斯人和蒙古原金顶汗帐残余,并吞并了雅罗斯拉夫尔、诺夫哥罗德、彼尔姆、特维尔这几个俄罗斯公国后的统称。

  而后,又在原配死后,迎娶了当时已经灭亡的拜占庭帝国公主索菲亚,由此获得法律上继承拜占庭帝国的合法资格,同时也意味着莫斯科公国成为了罗斯诸城邦的首都。

  也正是在这之后,双头鹰正式成为了俄罗斯公国的国徽。俄罗斯的崛起,由此拉开了帷幕。

  这些历史,作为这个时代的东方大明,甚至包括正满心想着一统蒙古草原的达延汗都是不知道的。但是对于一个穿越者,脑海中记忆的地图却比之完整了不知多少倍。

  此次机缘巧合之下,被弘治帝半绑架着逼上了出使蒙古钦差副使的差事后,苏默便开始打起了这只幼年北极熊的主意。

  毕竟,之所以出使蒙古也好,大明出面调解达延和亦不刺的关系也罢,所为的不过就是令蒙古不至统一的太快。蒙古草原上越乱、越分裂,才越附和大明的利益。

  而此刻来看,与达延对抗的亦思马因节节败退,虽有着亦不刺的突然叛出,形成了一定的掣肘,但却依然不够。

  苏默其实原本并不太关心这些,他并没有改变历史的雄心壮志,他只是想做个安静的美男子,享受老婆孩子热炕头的舒适生活而已。

  然而现实总是与理想背离,并不受主观意识主导。种种因缘际会之下,他不得不被动的参与到这种政治活动之中。

  那么,在为了求得更好的生存环境,就必须借助朝廷和皇帝的庇护条件下,帮助大明推动这项基本国策,便是不得不选的一个选择了。

  而清楚的知道亦思马因也好,亦不刺也好,都不足以牵绊达延,苏默的目光便往更远方看了过去:幼年北极熊——俄罗斯。

  别人不知道这只幼熊的贪婪和可怕,但是苏默却是太了解了。尤其还知道这只幼熊的组成成分中,本身就有着原金顶汗帐的残余不说,更是曾经第一个被成吉思汗干倒的国度,那么,一个天马行空的谋划,便热辣出炉了。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对于整个欧洲都是挥之不去的阴影。在曾经的这位蒙古天骄的血腥之鞭下,最恐惧同时也是最崇拜他的,正是受其摧残最酷戾的罗斯人。

  而草原北方,忽然出现的成吉思汗陵墓,作为蒙元一系的达延和亦思马因固然极为看重,但是相对于罗斯人来说,却又如小巫见大巫了。

  没有人知道,罗斯人对于那位如魔如神的大汗,究竟是到了何等的恐惧和尊崇。任何一丝一毫与之相关的事物,都会引来他们最大的关注。

  于是,就在魏壹等人成功的传播出发现了成吉思汗陵墓的消息后,没用多久,这个消息便被近在咫尺的俄罗斯人知晓了。

  疯狂了,俄罗斯人顿时就疯狂了。这个陵墓,他们必须得到,绝不容他人染指!

  俄罗斯人坚信,陵墓中必然有着某种神秘的力量,昔日几乎横扫天下的那位魔神,必然将他的秘密就封存在他的陵墓之中。

  这种坚信,来源于之后蒙元帝国的迅速败落。若是蒙元帝国得到了成吉思汗的力量,又怎会被大明最终赶出了中原?要知道,当时成吉思汗在世之时,便是比大明更强大富庶的宋、辽、金等国家,都完全不堪一击呢。

  不得不说,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以及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注定了他们很难理解东方式的底蕴和积累。这也使得苏默的祸水东引之计,得以完美的施行开来。

  可以说,正是受时代的局限性,还有时人的开化度影响,才让苏默这种近乎胡闹的计策,最终得以成功。倘若放在后世,那是根本半点成功的希望都不会有的。

  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亦思马因,还有达延,正好形成一个三角形。而在最上端的,便是这只年幼的北极熊了。而偏偏这只北极熊,刚好此刻正在舒展开他的腰身,对于再西方的战成一团乱的西欧诸国暂时无能为力,但是对于一个差不多两败俱伤的草原民族,却是颇有余力的。

  于是,北极熊出动了。在原本历史中,从来不曾发生过的变化,在这一刻,突兀的冲破了历史的桎梏,出现了谁也不曾预料到的巨变。

  首当其冲的不用问,自然便是魏壹所率领的一拨挑事者。但是他们相比起庞大的蒙古诸部,不过如同沧海一粟般渺小。

  俄罗斯人连绵不绝的南侵之下,除了在最开始的某一刻偶然相遇后,只是极短暂的稍触即离,再寻找时,却是被如潮水般的蒙古骑兵所淹没。

  而忽然发现大股强大的敌人,突兀的出现在自己背后,并且有着足够毁灭自己的力量后,达延汗顿时大吃一惊。哪里还顾得上什么亦不刺和大明,便是对于亦思马因的攻伐,也立即做出了调整。命令麾下各部纷纷转向,将战略重心指向了北方。

  此时此刻,大明也好,亦不刺也好,甚至亦思马因部,都成了达延迫切想要联合的力量了。

  至此,苏默的祸水东引计划,终于成功的踏出了第一步。

  然而,正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苏默在达成了这个近乎不可能出现的政治目的的同时,也将魏壹等人,甚至他自己,彻底陷入了无尽的危机之中。

  魏壹等人自然是因为他们是传说中发现陵墓的关键所在人,无论任何一方,只要是对成吉思汗陵墓有着野望的势力,都将不余余力的追杀搜捕他们;

  那么,作为始作俑者的苏默,在这种大乱中,又岂能真的置身事外?这一点,甚至连苏默自己都不能确定。说白了,他其时的谋划,不过也是困兽犹斗,本着老子不好过,那就大家都别想好过的心思而已。所谓乱中求活、浑水摸鱼,也仅只是想着从不可胜中拼出一线生机罢了。

  但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种牵扯竟然来的是如此之快,快到了他一点儿防备都没做好的地步。

  “……这帮罗刹鬼好不厉害,骑战之术不弱蒙元最强之时不说,最恼人的却是火器犀利。他娘的,咱大明也有火器,可何曾有过这般威力?”魏五恨恨的说道,言语中又是不甘又是惊惧。

  “好在只是区区数百人的这么一小股,却跟发了疯般死咬着不放。娘的,老子是杀了他爹了还是抢了他家婆娘,真真可恨可恼。唉,也不知大哥他们……”魏五继续大骂着发泄,面上同时毫不掩饰的露出对自家兄长等人安危的忧虑。

  毕竟,这股突兀窜到草原南部的俄罗斯人只是无数分队中的一支,之所以咬上了魏五的青巾贼,不过只是巧合。因着他和魏壹本是同源,所以装扮行为几乎一致,这才让对方误将其当作了目标,这才一路死咬着不放。由此可见,作为深陷在更中心处的魏壹,其面对的局面将是何等艰难了。

  “他们大约有多少人,五哥你说的火器犀利又是怎么回事?”苏默在搞明白了状况后,略一沉吟,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对于火器在这个时代的运用他并不太了解,仅有的认识还是全从后世的一些影视作品中留下的印象。所以,这一点,他必须要问清楚。相对于这个时代的人,热武器的威力,他比之任何人都要清晰明白的太多了。

  “声如霹雳、火力密集、射程远过弓弩,还有大量的长枪手和巨盾护持……”魏五面带余悸的描述着。

  “火枪?咱们大明也有吧,确实是声响吓人,却也不见得多厉害啊。最多只是作为协同兵种而已,京中火器营,在下也是听说过的。”旁边,蒙驲面带疑惑的说道。

  “不,不一样的。”魏五瞥了他一眼,摇头凝重的道:“巨大,比之咱们大明的火枪,他们的火枪更大,口径足足有数倍之。发时如排山倒海,动辄便是一片,中者人马皆碎……”

  口径数倍之?!

  苏默听的猛然瞳孔一缩,脸上露出动容之色。那应该不只是火枪了,而是…….火炮!

  

第412章:一触即发

  

  火炮,苏默在听完魏五的描述后,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火炮。但是随即便又否决了。

  在他的记忆中,欧洲的火炮火枪技术虽然超越了华夏,但在这个时期却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犹记得《勇敢的心》啊,《屋顶上的骑兵》啊这些电影中,欧洲诸国间的战争都是一排排的站着,然后互相抵近射击,看上去又滑稽又笨拙的样子,何来的什么成排的炮火这样密集的说法?

  其实这是苏默认识的一个误区,也是他并没真的了解过热武器发展的历史,尤其是在欧洲的发展。

  真实的历史上,欧洲的火器发展其实从十三世纪便已开始加速了。至十四世纪末期,几乎所有欧洲诸国,都已开始将热武器正式编入战斗序列了。

  而火枪和火炮的发展,更是一个相互促进发展的循环。火枪的射程、射速以及威力,在仍停留在黑火药时期的前提下,想要提升唯有从承载物上动脑筋。

  加大火枪的口径,加大火枪的体积,加多可同时射击的单体数量。各种加之下,于是,先是一种介于火枪和火炮的火器出现了。然后,渐渐的,又再开始两极分化,最终彻底变成另一种单体大威力武器:火炮。

  而此时,便正是处在这种变化的时期。魏五口中的密集大口径火枪,其实是一种超大口径排枪。

  将十到十二支超大口径发射器同时固定在车体上,最大设计数量甚至能达到十六支。然后其上斜斜用一面巨大的排盾做掩体,由马匹牵引行进。

首节 上一节 267/6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日之少年战将

下一篇:金融帝国之宋归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