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侯 第1170节
李中易忽略掉刘士昌话中有些刺耳的成分,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态度和蔼的说:“我心情不好,出来散散心,你去忙你的吧,我随便走走看看,转个几圈,也就回去了。”
如果是成熟的廖山河在此地,肯定会找出各种借口,死活也不肯离开李中易的左右。
可是,刘士昌是个技术过硬的政治白痴。李中易让刘士昌去忙浮桥的正事,他二话不说,真的拔腿就走,丝毫也不带犹豫的。
竹娘目瞪口呆的望着刘士昌渐渐远去的背影,脱口而出:“这家伙,是真傻,还是假傻?”
李中易原本十分郁结的心情,经刘士昌这么一闹,反而豁然开朗了许多。
“嘿嘿,搞技术的人才,在做人方面大多有些缺心眼,必须要有包容之心,用其所长。若论耍心眼子,玩嘴皮子,十个刘士昌也不是那家伙的对手?”李中易摸着下巴,意有所指。
竹娘懒得在李中易跟前动心眼,如果是叶晓兰在此地,她一定会作出准确的判断:李中易指的就是廖山河那个人精。
第942章 搓揉
滦河宽约三百五十步,两千余名工兵营的工兵,领着一万余奴隶,热火朝天的进行施工。
在这个时代架设浮桥,一般是用几十或几百只船(或木筏,竹筏,〕,代替桥墩,横排于河中,以船身做桥墩,上铺梁板做桥面。桥与河岸之间用跳板,栈桥等连接,以适应河水的涨落。舟船或者系固于由棕,麻,竹,铁制成的缆索上,或者铁锚,铜锚,石锚固定于江底以及两岸,或者索锚兼用。
和同时代的任何一支军队不同,李中易非常重视逢山开路,遇水架浮桥的工程兵。
在李中易的亲自参与下,刘士昌经过不断的摸索和改进,最终找到了迅速架设浮桥的快速施工方法。
夜幕下的滦河岸边,在刘士昌的指导下,奴隶们在河的两岸,把代替桥墩的六艘渔船连成一段一段的浮桥单元。
这么安排,可以充分发挥奴隶众多的优势,让大量的施工人员在滦河岸边,即可完成船与船之间的连接,这无疑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开始仅采取在两岸固定浮桥的方法,后来因风大,在河心处加用重约百斤的浇铸铁锚,固定在河中,而不用难以取得的巨型缆索,以加快速度。
工兵们还在江中急流的地方用木筏代替舟,以减少迎水面,降低桥身水压。木筏用大木排,数层纵横交叉组成。
浮桥要适应滦河水位起落,必须随时可以调节,一般采用拆卸或增装船节的方法。
由于,滦河并不算宽,奴隶人手异常充足,仅仅一夜的紧张忙碌,十座浮桥便已顺利完工。
刘士昌特意找来几辆满载粮食的双马奚车,在每座浮桥上往返驰骋了十几次,这才派人去向李中易报讯。
李中易接到消息后,看着面前的工兵营的小队正,不由微微翘起嘴角,情不自禁的笑了。
一夜架好十座浮桥,这么大的功劳,换作是思维正常的人,肯定会亲自来报喜。
伺候在一旁的廖山河,翻了个大大的白眼,这个刘士昌,还真是个傻蛋,他居然只派了一个小小的队正来见主公,脑子烧坏掉了吧?
李中易仔细的问过了架设浮桥的过程之后,赏了几只花红果给小队正,打发他回去了。
“传我的命令,大军整装待发,二个时辰后渡过滦河,以迅雷不及眼耳之势,进逼平州,打耶律喊一个措手不及。”
既然浮桥迅速搭建完毕,李中易决定,索性提前渡过滦河,搂草打兔子,顺手牵羊,先取了平州再说。
当初,西出榆关的时候,兵贵神速,李中易故意留着平州不取,目的是想麻痹契丹人助手滦州的大将耶律喊。
如今,也该到了耶律喊还债的时候了。如果李中易没有记错的话,率军包围易州,制造出骇人听闻的易州屠城,其罪魁祸首,便是这个耶律喊。
连续几日的搬运辎重物资上船,整个李家军的后勤奚车上,也早就装满了粮食等物,就等着李中易下令出发。
这一次回师东进,李中易打破了常规,出于轮流锻炼高级将领的目的,出人意料的任命宋云祥为检校行军都部署,也就是前敌总指挥。
由于李勇的骑兵厢实力膨胀得有些过了,李中易从他那里抽调出二千汉军骑和一千党项骑,随同近卫军一起行动。
按照战前的部署,李中易亲自率领中军,包括抽调来的三千骑兵在内,充当整个大军的总预备队。
经过多年的军旅生涯,李中易养成了一个非常好的习惯,不管手头的兵力多寡,总要留下一支体力充沛机动力超强的总预备队。
滑铁卢战役,拿皇判断失误,把充当预备队的近卫军派出去之后,普鲁士军队突然出现在了战场上,拿皇只能眼睁睁的干看着不可避免的失败结局,而没有任何回天之力。
李中易是学医的出身,属于典型的军事小白。只不过是命运的机缘巧合,逼着他从一个小小的医官,蜕变成了大军统帅。
苦心经营的制霸本钱来之不易,李中易输不起,也不想输,持重用兵的王剪,一直是他学习的好榜样。
拿皇在滑铁卢战役惨败的教训,李中易从来不敢或忘,并一直引以为戒。
在滑铁卢战役之前,面对英国出钱,欧洲列强出兵的围攻局面,拿皇在正面战场上屡屡以少胜多,打得欧洲列强联军满地找牙。
拿皇率领的法军,可谓是从胜利走向胜利,战绩异常之辉煌。也正因为如此,拿皇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做到从战略上真正重视敌人。
拿破仑忽略了一件大事,各国的将军们在法军的洗礼之下,一批名将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并最终击败了拿皇本人。
库图佐夫利用大纵深防御的策略,从后勤入手,贯彻坚壁清野的方针,宁可放弃首都,也不给拿皇留下半粒粮食,并最终拖垮了拿皇最精锐的部队。
威灵顿主持的滑铁卢战役,不仅拖住了拿皇,并不断引诱其派出预备队,等布吕歇尔率领的普鲁士军队赶到后,拿皇顿时大势已去。
如今,李中易率领下的李家军,也做到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某种意义上说,和进军俄罗斯之前的拿皇,处境大致相仿。
李中易每每告诫他自己,今日之显赫军威,来之不易,必须小心再小心,谨慎再谨慎,宁可避开强敌,也不能太过自信。
大军分梯次出发的时候,李中易坐在二堂内批阅公文,叶晓兰照例在一旁的小书几上撰写节略。
被调来配合近卫军作战的李勇,趁李中易放下笔喝茶的时候,涎着脸凑过来,小声说:“爷,小的琢磨着,很多被俘虏的契丹人,从小就是在马背上长大的,如果弃之不用,实在太过可惜了。”
李中易一听就秒懂了,李勇这个党项蛮夷,心眼子比谁都多,他恐怕是看出骑兵营要被一分为二的危机了吧?
“你怎么知道的?”李中易放下手里的茶盏,故意装着糊涂反问李勇。
李勇跟随李中易的时间,着实不短了,对于主子的脾气,不敢说了如指掌,至少有一点他看得很清楚:分权制衡一直是持之以恒的不变主题。
杨烈既是李中易的得意门生,又是极为出色的大军副帅,李中易却利用轮换的方式,提拔宋云祥当了检校行军都部署。
李勇记得很清楚,李中易曾经说过一句闲话,绝对不能把所有的鸡蛋,只放在一只篮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