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侯 第1227节
不仅如此,李云潇刚就任第三军都指挥使不久,就惦记着开后门,帮他的老部下们争取晋升之阶,其中所透露出来的山头主义倾向,值得警惕。
“潇松啊,你如今是个大忙人了,咱俩好容易见个面,就不谈这些扫兴的事儿了,走,喝酒去。”李中易不等李云潇回应,抬腿就走,李云潇当即便领悟了,主上不可能开后门了。
李中易用人的准则,其实和书上描述的用人不疑,有着本质性的区别。
用人要疑,疑人要用,此其一!
越是有真本事的人,自信心越足,难免有各种小毛病,或是经常性的口不择言,这就需要作主上的心胸必须开阔了。
另外,在用人之前,先把游戏规则定好。该放权的放权,该监督的监督,不因彼此私交的深浅而有任何的改变,这才是大权永不旁落的核心要义!
李中易行军在外,一直由李七娘管着后厨,很快,厨子们就端着酒菜上了桌。
叶晓兰和韩湘兰各自清点过她们下单子的菜肴,便双双捧着酒壶,笑吟吟的走到桌前。
李中易大手一挥,豪爽的说:“今天这里没外的人,你们也都坐下,陪我和潇松多喝几杯。”
李云潇碰了个硬钉子之后,心情多少有些郁闷,但是,李中易异常亲热的招内眷陪宴,这可是了不得的恩宠和信任了。
“爷,都怪下臣不好,是下臣想左了,不该跑来破坏规矩。”李云潇双手捧起酒杯,毕恭毕敬的躬身认错。
李中易摆了摆手,没好气的骂道:“有完没完啊?我还不了解你的脾气么?来,先自罚三杯再说。”
韩湘兰眼尖手快,她主动起身,替李云潇斟满了三杯酒,放下酒壶的同时,她忽然含笑道:“潇松兄弟,方才爷还说过,你比他的亲兄弟还要亲。你越是见外,爷的心里必定越不舒坦。”
李云潇噙着热泪,一口气连饮了三杯美酒,他瓮声瓮气的说:“爷,下臣是个粗人,不会说话,只有一个小小的请求。”
李中易点点头,反问李云潇:“如果是想一醉方休,那可不行。就这么一壶酒而已,吃饱喝足了,赶紧滚蛋。”
说是只有一壶酒,然而,韩湘兰在一旁瞧得很清楚,堪称海量的李云潇,告辞出门的时候,脚下发虚,身影摇晃。
李中易只是吩咐人套上马车,又叮嘱随同前来的亲牙,必须好生照料着李云潇,一路小心着点,不可稍有闪失。
第二日一早,韩湘兰验过腰牌,独自迈进节堂的时候,赫然看见地面上有一张条幅。他好奇的走上前,定神一看,却是李中易手迹:千里长堤溃于蚁穴,不可不察!
饱读诗书的韩湘兰,低着螓首咀嚼其中的内涵,一时间,竟然痴立于堂前。
第990章 计划经济
李中易驻马于小山坡之上,手里的单筒望远镜,由远及近,最终停留在忙碌着农活的新移民身上。
这些刚分到田的移民,都是李家军用刀枪和皮鞭,从幽蓟大平原上强行带到平卢的汉民。
早在秦朝以前,中原地区就面临着北方蛮族犬戎的巨大军事威胁。西周的国都镐京,就是被犬戎所破,周朝被迫东迁,史称东周。
秦朝建立之前,匈奴逐渐兴起,遂有始皇安排蒙恬北守长城的战略决策。
然而,契丹国和传统意义上的草原蛮族,有着本质性的不同。
在契丹国之前,无论是犬戎,还是匈奴,都是以游牧为主的弓马民族。
自从后晋石敬瑭献出燕云十六州之后,契丹国摇身一变,成为了弓马和农耕并存的复合型政权。
更重要的是,自从晚唐以降,中原地区战乱不断,城头变换大王旗的速度,简直比翻书还快。
但是,契丹国境内,却一直享受着难得的和平。没有战乱的幽蓟大平原,不仅粮食产量高于绝大部分中原地区,更重要的是,就连冶铁技术也已经超过了中原。
原因其实很简单,中原的混战迫使汉人工匠们背井离乡北上躲避战乱,结果却白白的便宜了契丹人。
李中易没有急功近利的打算,饭总要一口一口的吃,事总要一点一点的做,量变足够大的时候,才会导致最终的质变。
按照持久战的原则,李中易秉承敌少一人力,则我强两分,甚至是三分的正确国战逻辑,强迫同族的兄弟姊妹们,南下到了平卢。
由于契丹人此前的掳掠,以及军阀藩镇们的乱战,平卢地区如今的人口,比最高峰时期,少了大约十倍。
俗话说的好,人多好办事,人少好分钱!
平卢地区的大地主们,死的死,逃的逃,无主的良田几乎遍地都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大大减轻了李中易分田到户的阻力。
李中易放下手里的单筒望远镜,轻声叹道:“小老百姓最可怜,我迫使他们背井离乡,抛弃祖上留下的基业,应该是恶人中的大恶人。可是,我只是分了点田地给他们,借了农具和耕牛给他们而已,他们骂我的声音,便小了许多。”
刘金山点着头,也叹息道:“小民们只要有口饭吃,便会感恩戴德。”
李中易是何许人也,他马上听出刘金山话里的小刺,其潜台词是:李中易应该与民休息,而不应折腾草民们。
在李中易接触的文官之中,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种是纯粹的书呆子,这些人以为读通了圣贤书,便可治国平天下;第二种则是有些情怀的文官,他们比较重视与民休息,强调无为而治;第三种文官,也是人数最多的一堆人,他们嘴上大谈圣贤之道,私下里却党同伐异,拼命的往家里搂好处。
这人呐,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复杂物种。在整个官僚集团之中,不干一件好事的小人,其实是不存在的。同理,专门利人,从不利己的所谓圣人门徒,李中易至今也是从未见过。
刘金山就属于读过圣贤书,非常推崇两汉无为而治的少数文官之一。他为了替草民说话,不惜当面得罪李中易,单是这份情怀,就足以令李中易多看重三分。
几十万人,被刀枪驱赶着离开家园,一路上难免会遇上各种困难,哭号埋怨在所难免。
人都有恻隐之心,李中易也不例外。只不过,他和刘金山站的高度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必然会有较大的差异。
“光清啊,自晚唐以降,我堂堂炎黄贵胄,屡屡沦落于蛮夷的铁蹄之下,究其根本,就在于彼此不团结,无法聚沙成塔。”李中易抚摸着“血杀”漂亮的鬃毛,感慨万千的说,“大大小小的藩镇,为了私利,不惜勾结异族入侵我华夏。嗯,石敬瑭这个沙陀族的败类,就是典型的例子。”
“国战,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没有第二条路可走。”李中易扭头盯在刘金山脸上,“幽云十六州,本为我华夏之故地,必须尽早收复。若想解民于水火之中,我中原多一分人力和物力,将来倾力北伐之时,便少残害一个同族的兄弟。在这件事上,必须算大帐,而不能只看眼前。”
刘金山听得懂李中易的话外音,也算得清移民南迁的利弊,可是,被所谓圣贤书熏陶多年的脑袋,一时间也难以彻底转过弯来。
李中易见刘金山一直沉默不语,他不由暗暗点头,这年月,骨头硬的文臣,属于稀有动物的范畴。
说实话,刘金山的文采并不咋的,但他有个很大的优点,那就是执行力特别强悍。
哪怕,刘金山再不赞同李中易的做法,只要李中易下决心作出的决策,他都会尽心竭力的去执行,而绝不会阳奉阴违。
刘金山只是有些执念于无为而治的古老情怀罢了,他不仅不傻,反而精明过人。否则,也不会被李中易看重,并任命为平卢节度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