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侯 第1251节
李家军中,官职爵位的晋升,正应了李中易的那句老话,功名但在马上取!而且,也只能在马上取,绝无例外。
俗话说得好,人无横财不富,马也无夜草不肥!
李家军的固有军事运转体制,决定了,无论将军还是士兵,都渴望在战场上杀敌立功,唯有如此,才可能获得提拔奖赏,乃至于赢得战争中的分红。
然而,这也就意味着,在和平时期,李家军上上下下的职业军人们,都只能拿固定的俸禄,啃以前赏赐下来的老本。
想当初,在秦朝统一华夏中原之后,秦始皇不顾百官的反对,执意要修灵渠,并集中五十万大军,主动进攻百越。
除了耕战立国的武力基因之外,更重要的是,那支横扫六合的无敌军队,已经蜕变成为职业化的暴力抢劫既得利益集团,他们压根就不想停下征伐的脚步。
在秦始皇初年,二十级军功授爵中的第四级爵位——不更,即享有免充更卒(轮流服兵役)的特权。
到了秦朝建立之后,由于杀敌立功的将士们实在是太多了,以至于,曾经享有见县令、县丞揖而不拜特权的第七级爵位——公大夫,也已经泛滥成灾,再也不值钱了。
不能给军人集团带来丰厚利益的统帅,哪怕被史书吹捧得再厉害,也时刻面临着太阿倒持的险境。
所以,秦始皇执意南征百越,其实隐藏着祸水东引的巨大无奈。
其实,现代的美国军事和军工集团,和当初的秦国军人集团,有着惊人的高度相似。二战后的美国,除了短暂的国力衰落时期之外,美军几乎年年在外打仗。
也只有打仗,美国的军工和军人集团,才能发横财,赚得钵满盆满!
不过,李中易不是秦始皇,在制度建设方面,他拥有千年的卓越见识,足以洞穿历史上的种种歧途和迷雾。
在两宋时期,是文臣和皇权对军事将领们控制最严的时代。然而,北宋最能打的“西军”,其实一直被掌握在西北的各大将门世家之手,比如说,洛阳种家,五原姚家等等。
至于南宋时期,吴家军三代守蜀,一直处于半独立的状态。至于,韩家军,岳家军,以及因谋反导致宋高宗丧失生育能力的苗家军,这些都是兵归将有的典型。
军政、军令、后勤补给和装备研究的四个分立,确保了李中易对于李家军的绝对指挥权。
说白了,就是一句话而已:未按照条令明定流程的调兵遣将,都属于叛逆之举,将受到最严厉的制裁!
在天朝的历史上,到目前为止,除了李中易之外,还从来没有真正解决过“兵为将有”的重大制度弊端。
除了严厉的条令制度之外,中低级军官经过军政学堂培训之后,转任地方官职,也是舒缓军方利益集团压力的重大制度创新。
哪怕这种所谓的创新,是李中易抄自后世的重大制度成果,也不完美。但是,只要军人们有盼头,凝聚力和向心力,自然是杠杠的。
何大贝见李中易的视线落到了他的身上,赶忙捶胸行礼,说:“禀山长,根据您签发的秘密调动命令,除了近卫军之外,骑兵营的全体兵马,也已经秘密集结到位,正等候您的进一步指令。”
李中易点点头,又问何大贝:“此事非同小可,绝对不能走漏风声。”
何大贝一边拱手,一边详细的解释说:“按照参议司的作战计划,骑兵营谎称向北去围剿山贼,中途掉头南进,目前已经抵达距离临淄县城北面百里外的长山凹,并随时待命出击,此其一。另外,近卫军前锋营的所有斥喉,全都已经潜伏到了临淄县通向外州的各处咽喉大路和山间小道,以防贼人趁机溜走。参议司下达的军令,十分明确,只要是发现的路人,不管是谁,一律先行拿下,等事后挨个审查……”
李中易询问过参议司的人后,又把廖山河叫到身前,仔细的听取了各项军事部署的汇报。
当整个齐州城,被彻底笼罩进黑暗之时,李中易从帅椅上缓缓起身,厉声下达了指令:“我命令,从现在起,齐州、淄州和青州,全境戒严。”
“喏!”
“我宣布,明教即十恶不赦的邪教,胆敢私下放纵者,褫夺一切官爵,斩立决,其全家全族皆贬为奴婢。”
“我命令,各部人马按照划分的既定片区,严密搜捕邪教,即明教的首恶分子母乙及其同党。喏,这是一百五十人的详细名单,凡是在名单上的人,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随着李中易下达的一道道军令,整个平卢大地上空,笼罩着浓浓的肃杀血腥之气!
“禀主上,若有似是而非者,该如何处置?”廖山海有些吃不准具体的执行标准,跑来问李中易。
“你是在问我该怎么办?”李中易眼神冰冷的盯在廖山河脸上,凛冽的杀意,逼得廖山河低垂下脑袋,再也不敢吭声。
ps:凌晨还有更,大家等不及的,早上看吧!
第1008章 围剿
平卢节度的管辖范围内,包含齐、青、淄、登、莱、密这六州之地,通常情况下,都取消了宵禁的陋规。
李中易一向尊崇如下原则: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
如果各个州城和县城,在晚上一更三点之后,早早的采取夜禁制度,等于是无形之中,削减了商业活动的消费时间,智者所不取也!
正因为李中易是重商主义的带头人,整个平卢地区的商业活动,日益繁荣。
虽然,李中易取消了宵禁,但是,各州县的城门附近,都属于夜间军事管制区域,又驻军严密把守,禁止闲杂人员随意穿行。
秦小乙不仅是个木匠,而且是个鳏夫,他一人吃饱,全家皆饱。
白日里,秦小乙因为好木匠的名声在外,很是接了几桩硬活,一直忙碌到一更天,才算是把手上的活计忙完。
秦小乙收拾好小铺面,正打算去街上买几只炊饼垫垫饥,谁料,他刚上好门板,还没来得及锁门,就听见街面上响起密集的马蹄声。
就在秦小乙胆怯狐疑之际,本街坊的王里正,领着一大帮人,气喘吁吁的沿着街道跑了过来。
王里正一边跑,一边扯起喉咙,大声吆喝道:“各位父老乡亲,州衙传下号令,州城夜禁,大家都好好的待在家里,千万不要出门闲逛,免惹事端……”
秦小乙其实不是本地土著居民,他原本是逃难过来的灾民,因一手好木匠活,不仅填饱了肚子,更赁了本城缙绅吴老太公的铺面,做起了有固定客源的小手工买卖。
“王里正,出了什么事?”秦小乙仗着经常给王里正免费打制木器的友好关系,壮着胆子,询问正从铺子门前跑过的王里正。
王里正扭头一看,见是木匠秦小乙,便停下了脚步,小声叮嘱他:“不该问的事儿,千万别多嘴多舌,赶紧的,关门睡觉。”
没等王里正跑远,胆小怕事的秦小乙,已经慌乱退回到铺子里,操起木闩,从里面顶上了门板。
虽然已经关好了门,但一向老实的秦小乙,依然忐忑不安的缩在窗前,仔细的倾听着窗外街道上的动静。
突然,大地开始剧烈的颤抖,就连秦小乙屋里的几根木柱子,也跟着晃动起来。
很快,无数只马蹄密集的敲击着街道上的大青石板,夹带着摧毁一切的风雷声,又仿佛是山洪爆发一般,令人惊恐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