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侯 第727节
广勇军更是稀稀落落的上路,一路小跑着,追逐李中易渐渐远去的身影。
然而,李中易手下的兵马,如果半个时辰之内,全军没有离开营门,指挥官就要被免职。
李家军的扎营,是非常有讲究的。羽林右卫的整个营地,呈现六角形的摆开,而不是惯常的所谓椭圆形。
每个角都留有两座小门,方便各军在统帅的指挥下,迅速离营出击,或是整队上路。
决定战争胜败的,除了战略正确,以及后勤辎重充足之外,极其重要的,则是战术层面的策略,必须因地制宜,简单有效。
林虎子元帅,当年首创的三三制、三猛、四快一慢,四组一队、短促突击以及一点两面的连排战术原则,十分恰当的适应了当时tg东北部队的现状。
尽管,羽林右卫全军的文化素养,远超此时的各路兵马。但是,本质上,这支李家军的精锐,依然是农民为主体的军队。
李中易通过编写作战手册,把战术思想、战术动作通俗化、形象化,变成基层官兵耳熟能详的语言,便于他们掌握、理解和运用。这对李家军以农民为主、官兵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的素质状况来说,是非常有针对性和效果的。
新式武器,经过新式战法的引领,所迸发出来的惊人打击力,早在李中易原来那个时代的海湾战争时期,已经向世人拉开了新军事革命的新篇章。
当前,在拥有大量新式武器之后,羽林右卫的战法,必定需要有本质性的变革。
拿破仑横扫整个欧洲的时候,有三大法宝,一是师团可以独立作战,一是大量使用炮兵,最后则是利用骑兵的快速突击力,迅速撕开敌人的防线。
单就武器而言,拿破仑麾下的法军,虽然拥有数量惊人的大炮,却和欧洲列强,并无本质性的代差,关键就在于对于各个兵种之间的整合运用。
很多时候,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比如说,辽沈战役,如果让廖耀湘突破了黑山和大虎山的tg防线,导致东北的几十万kmt精锐部队,撤到了华北,那么,内战的结局很可能就要改写。
在李家军中,李中易因为地位日高,掌握的力量也随之增多,出于培养手下将领的独立作战的能力,一般的行军作战,他都充分授权给杨烈或是郭怀去指挥。
类似,诸葛亮那样事必躬亲,累死人的搞法,李中易不可能为之!
澶州,柴荣的龙兴之地。坐落于此城中心的太原郡侯旧宅,早已是满朝皆知的先帝潜邸。
凌晨时分,李中易领着羽林右卫顺利赶到澶州城外,跟随其后的是,乘坐无数辆大车赶路,相距三十余里的广勇军。
李中易虽然已经离开了开封府尹的宝座,可是,刘金山这个代尹,却是地地道道的李系心腹门下。
偌大个开封城附近,刘金山利用职权,征集几千辆大车,其实并不是难事。
李中易早就料定,赵老二的神卫军和韩通手下的广锐军,不可能乖乖的听他的摆布。
所以,李中易早早的就把主意打到了广勇军,这支杂牌子部队身上。
广勇军,属于典型的旧式杂牌军队。如果是两军阵前,摆开架式捉对撕杀,广勇军虽弱,倒也有几分还手的实力。
只是,羽林右卫一天奔袭百余里的变态脚力,只能让广勇军望风兴叹。
基于广勇军只能日行三十里的显著弱点,李中易早早的做足了准备,把征集来的大车,一股脑的拨给了广勇军使用。
由于李中易收复河西之地,柴荣在位时,于京畿附近,划了好几块地方,专门用于养马。
这一次出兵,李中易和范质打嘴巴官司的核心要点就是:不能充当战马的挽马,拨给谁的大问题。
起初,范质很想拿捏李中易一把,由于柴公主仗剑闯宫却毫发无损,给老范提了个醒:若是柴公主下次仗剑闯入首相府,又该如何应付呢?
同时,基于契丹人倾泻直下的巨大危险,以及早早送走瘟神的打算,范质最终还是同意了,将几千匹挽马,一股脑的都给了李中易。
李中易得了挽马,刘金山立即送来暗中征集的官府和民间的大车,主要目的就是用来运送脚板功夫很渣的广勇军。
对于广勇军,李中易压根就没指望他们,可以帮着冲锋陷阵。
所谓杂牌军,其首要的任务,其实是保存实力,大捞好处,伺机扩大势力范围。
李中易本来就是个天生的政治动物,以他的个性,宁愿拉拢杂牌军,也绝无可能把后背,放心的交给政敌的嫡系部队。
不怕神一样的敌人,就怕猪一般的队友,尤其是比狐狸还精明的“猪队友”。
军法绝非儿戏,李中易其实并不担心,神卫军和广锐军跟不上他的大部队。
只要,神卫军和广锐军,拖沓的距离,达到足够远的程度,李中易并不介意,砍下几颗血淋淋的人头,让这些心怀鬼胎的家伙,知道知道,谁才是北征大军的统帅?
帅在外,拥有专阃之权,君命都可以不授,更何况,划归他李某人管辖的区区几个军官呢?
第576章 大伴
大军刚刚停下脚步,准备扎营的时候,传令官已经纵马奔到澶州城,将李中易亲笔签押的公文,由吊篮递入城中。
依照大周的规矩,日落时分必须关闭城门,直到白天城墙上的可视距离超过两里地,才允许打开城门。
李中易赶到澶州城下的时候,已经深夜子时,澶州早已四门紧闭,内外隔绝。
中军大帐,最先扎好,李中易在竹娘的服侍下,脱下身上的明光铠,换上护胸的软甲,外罩紫色的儒衫。
李中易换装之后,整个人显得倜傥俊逸,儒帅的气质,引得竹娘频频注目。
李中易起初并没有注意到,竹娘在偷偷的看他,等他走到大帐门边,忽然想起一件事,扭头一看,却见竹娘正目不转睛的盯在他的身上。
身为资深的花丛老手,李中易自然看得明白,竹娘的一双秋水之中,满是仰慕的神彩。
竹娘出身于党项折掘家,从小就跟在折赛花的身旁习武,二人名为主仆,实为姊妹。
李中易去西北之前,折掘家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势力日益壮大的拓拔家,虎视眈眈的对府州步步进逼,只有招架之功,偶有还手之力。
可是,李中易到了西北之后,不出两年,竟然使汉家儿郎骤然崛起于西北,以举平灭了族力日盛的党项八部。
西北女郎,尤其是折掘家的女子,最是豪爽,并且,多有美女爱英雄的佳话。
竹娘上次跟随李中易,以劣势之军,竟然大破国力更盛的契丹属珊军,竹娘的心里,刹那间,就印满了李中易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