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抗战之还我河山

抗战之还我河山 第903节

这个时空中,同样使出这个战略的日军,同样不会给娘子关太长的喘息时间,一定会在部署于晋东南战线的第26军主力调往娘子关之前,就对娘子关主防线发动进攻。昨夜8时抵达测鱼镇的日军一定会同样选择在清晨就通过七亘村攻向娘子关。

要知道,为了让日军减缓行军速度,386旅772团派出三个步兵连沿途不停向日军发动袭扰式进攻,虽然在步兵炮和山炮的威胁下他们并没有太多战果,但却成功的达到了减缓日军行军速度,并让他们相信,在乏驴岭至娘子关之间的茫茫大山中,只有他们瞧不起的“土八路”在驻防。

第20师团是第一次和第十八集团军接触,但华北日军可不是第一次,板垣师团和协助晋绥军、中央军防守晋北的第十八集团军可是打了足有一个多月的交道了。平型关一战打得板垣征四郎老脸通红,但板垣征四郎对于“土八路”的评价却不怎么高。

“虽然士兵悍不畏死,但装备低劣”是华北派遣军高层们提及十八集团军嘴角微撇最常用评语。

他们当然不会知道,正是他们眼中这支装备低劣扛着老式汉阳造步枪的军队,在未来的战争中,竟越打越强,人越打越多,成为日本华北方面军最大的心头之患。直到他们投降,那支在他们统治区抗争的部队竟然成为人数还要多于他们的存在,实在是战争史上的奇迹。

沉迷于装备论的日军直到若干年后才会明白,决定战争走向的,永远不会是武器而是人本身。

就像七十年后曝光的原华北日军西蒲疃据点的上等兵田中在家信中描写的第十八集团军和地方武装的那样:

“头上是浓浓浮云,脚下是蔓蔓野草,北支那的一切是这样的荒凉阴森啊!然而就在荒凉阴森的境地中也不允许我们随便浏览。

我们没有一个敢随便行动,前天刚来的一位小队长官木,他不信服支那人的蛮悍,竟敢一个人在外巡逻,结果被村外的支那人可怕地杀死了,尸体被吊在据点外的大树上。前几天维持会里的一个中国朋友,到街上买东西,也被支那人活活地捆走了,等我们找到他的时候,已经只剩下一具无头之尸。

他们蛮悍的支那人,时时地包围着我们。他们不是第十八集团军的正规军就是普通的武装民兵,最耻辱的是他们竟敢伏在道沟里向我们大骂。我们反而不敢出去……。征服支那已经4年了,可是我们征服的只是一座一方丈大小的碉堡,除此外的每一寸土地都不是安稳的。我不能写下去了,外边的支那游击小组又和我们捣乱来了!”

。。。。。。

是的,不光是日军不懂,日后全球最强大的“武装警察”美国牛仔们也不懂,所以他们才会在共和国边境北方的那片寒冷的土地上被装备简陋的共和国红色士兵们揍了个鼻青脸肿,然后再在西南丛林里又崩掉了大牙。

和他的顶头上司川岸文三郎一样,上月良夫对于一日前在山梁上不断出没的“土八路”的骚扰不胜其烦,但却没有真正放在眼里。情报上显示,中国第十八集团军派往晋东的不过一个师一万人,一个旅在距离此地100多里的地区活跃,还有一个旅四千余人正在此地。

四千余人,这个可怜的数字让日军少将旅团长都有些想笑,平型关第五师团的辎重大队被打了伏击近乎全军覆没,那是因为他们是二线辎重部队,没有足够的火力没有足够的大炮,而且还是被数倍敌人围攻。

以他现在步兵第40旅团的实力,“土八路”如果扩展个五倍达两万人的话还能让他稍微重视一下,那也仅是让他稍微重视一下罢了。他麾下高达20门山炮和10门步兵炮能把两万只装备着步枪和机枪的“土八路”埋葬在这片大山里,哪怕他们或许会占据有利地形。

日本陆军少将有这个自信。他在野战电台保持缄默之前就已经得到师团长阁下的保证,他随时可以获得24架乃至更多陆航空军轰炸机的协助,替他扫清路上的一切障碍。

于是,在足足四个步兵小队对眼前这条长达十里,曙光中透漏着些许阴森的峡谷进行近半小时的侦察传来一切安全的信号之后,上月良夫毫不思索的挥手,示意前军两个步兵大队迅速进入峡谷,快速通过之后建立阵地,他将会率领步兵80联队部、旅团部以及两个步兵中队随后进入,山炮兵大队和一个步兵大队将会在最后通过。

信心满满的日本陆军少将根本不会看到,在他命令部队行动之后,1.5公里外,一名中国上校也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挥手下令:各部,按作战计划进入伏击阵地。

被共和国军神亲自命名代号为“曙光”的七亘村伏击战,正式拉开大幕。

。。。。。。。。

ps:月票萎靡,订阅萎靡,泪求一波月票,一波订阅。

第1098章 已经足够谨慎的日将

由陆军省整备局大佐课长调任步兵联队长上任两年即担任少将旅团长的上月良夫自然不是个庸才,虽然对“土八路”不屑一顾,但在山路的行军路上却一直保持足够的警惕。

在主力部队之前,向前搜索前进的尖兵小分队最少也有四个,最远的一个尖兵小分队甚至已经距离主力部队达5公里之远。

必经之路七亘村之前的长长峡谷就是侦察尖兵昨晚发现的,所以上月良夫才特意起了个大早,天还未亮就命令麾下官兵们埋锅造饭,就是希望打个时间差,早点儿通过那条长长的峡谷。

虽然提前一小时派出的两个步兵中队已经通过了一大半峡谷都没发现什么异样,但曙光中黑乎乎的峡谷入口总归是让上月良夫觉得有些心惊肉跳,万一那帮“丧心病狂”的“土八路”在峡谷之上埋伏往下面打枪,峡谷下的帝国勇士可是没多少反抗之力的。

哪怕上月良夫并不会认为“土八路”们会趴在这个深秋的夜里趴在光秃秃的山梁上趴上一夜,就为着等他和步兵第40旅团到来。

不得不说,这位还颇有点儿太祖他老人家常说的那句话:“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意思。

只是,这位日本陆军少将不会知道,他不切实际的猜想还真的成真了。精锐尽出的独立团2800人,386旅旅部直属警卫连以及771团总计2300人合计5100名官兵,从少将旅长到二等兵,从凌晨1时许,就分别按照作战计划进入了山林中或者花费了半个月布置的隐蔽阵地里。

位于峡谷两侧的772团1营2营是躲在了距离峡谷山梁足足800米的山林里,一直等到日军搜索尖兵通过,日军步兵大队开始进入峡谷,这才在负责此处指挥的徐团长的命令下快速小跑以潜伏姿态进入阵地。

从出口500米到入口800米,长达3700米的峡谷山梁上就是他们的阵地,因为会有日军尖兵搜索,所以这样一道长长的山梁上根本没有挖什么战壕和堆砌什么工事,一切都保持着原样。

事实上,居高临下朝峡谷中射击,所谓的战壕和工事也没啥用。

真正的阵地是在峡谷出口的七亘村那一眼看去足以震撼人心的梯田里,磐石营460多人,需要在那里挡住日军疯狂的突击。

上月良夫是个合格的陆军将领,和刘浪预料的一样,虽然他很狂妄但绝对不愚蠢,哪怕是有尖兵搜索过,他也是极为谨慎的将主力部队分为三部分。

第一批进入峡谷的,是实力保持完整从井陉县城调过来的步兵第79联队的一个步兵大队。峡谷底部宽仅4米,但足以行车。进入步兵大队又分成三部分,一个步兵中队打头,两个步兵中队在中间,还有一个步兵中队伴随着辎重中队及大队部在最后,前后三部之间又相隔了200多米。日军官兵排成两列,前后每名士兵之间相隔足有3米多,1100人的步兵大队,足足前进了十几分钟,才算是彻底进入峡谷,排满了近2000米。

直到一直走到峡谷中端的步兵大队前锋传来安全的信号,上月良夫才命令前锋主力步兵第79联队森木尹市大佐亲自率领着第79联队部和他麾下第2步兵大队进入峡谷。

直到看到第2步兵大队最后一名赶着马车的辎重兵的身影彻底消失在峡谷入口,上月良夫的脸上才终于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笑容。

两个齐装满员的步兵大队2200人,加上步兵第79联队联队部数十人、联队部运输队120多人、弹药队80人以及其步兵联队直属炮兵中队200多号人,足有2700人进入峡谷,足以将整个5000米长的峡谷填满。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步兵大队的前锋现在已经抵达出口,到现在为止都还没发出警示信号,那说明他先前的谨慎是有点儿杞人忧天了。

“土八路”顶多也就是袭扰一下辎重部队,那有胆量和战力堪比中国人一个中央军正规军相比的步兵旅团抗衡呢?那不是找死吗?

“呦西!命令后方山炮大队撤出阵地,将山炮拆装载好,随时准备进军。”距离峡谷入口大概400米的上月良夫放下手中的望远镜发出军令。

为防止意外,在步兵抵达峡谷准备进入之时,上月良夫就命令步兵旅团最大的杀器位于步兵最后方由一个步兵大队保护前进的炮兵大队第一时间抢占有利地形将炮架好,目标直指山梁以及峡谷出口,6500米的射程足以将峡谷中的官兵处于他们的保护之下。

将军谨慎,可以保命,但对于向来是只有我打你从来没有你打我的日军炮兵来说,

不过这道军令可是苦了他们了。

太行山山势险峻,一道道山梁随处可见,如果没有山路,别说日军装备牛叉,就是未来直升机装甲车一堆堆几乎不用自己走路的美国牛仔来这儿,也只能望山兴叹。也就是说,想在山谷里隔着好几道山梁将炮弹打到上月良夫指定的位置,山炮大队长其实很想说:“老大,臣妾做不到啊!”

但日军一向军纪严明,别说炮兵大队长一个小小的少佐,就是联队长大佐一级的军官,在少将旅团长下令后,也得乖乖服从命令。

用华夏未来的说法:“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从步兵们开始踏着矫健的步伐进入峡谷那一刻开始,炮兵们就累的跟个王八蛋样上蹿下跳将500公斤的山炮分块搬上山,还要找到足够平坦的地方当炮位,炮兵观察员则根据大概的方位两眼一抹黑的计算大概数据指挥着调整炮口。

那个人喊马嘶啊!山炮兵大队上千人忙得不亦乐乎,惹得给他们做警戒的一个步兵大队日军都在旁边呐喊助威,就是不上前帮忙。

休说军令不允许,就是吃瓜观众看热闹的心态也不会让步兵们动一根小手指的。自己要和中国人面对面拼命,炮兵们却在后面放着大炮仗一点都没危险的乐呵,说日军步兵对炮兵没有一丝丝怨念那是假的。

可是,当从6时40分开始就忙乎的山炮大队上千人花费了快50分钟,好不容易架好炮调整好炮口位置,mmb的旅团长阁下竟然又说拆炮装车准备行军。。。。。。

首节 上一节 903/12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征服天国

下一篇:三国之战神召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