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 第1130节
因为尺寸限制,人力投掷的轰天雷其直接杀伤力不算很大,不过是杀伤炸点附近数人罢了,其“软杀伤”也就是惊吓作用反倒很出众,尤其对于那些未见识过轰天雷的敌人来说,实在是太恐怖了。
林邑国领兵将领一开始很乐观,要给予来犯之敌迎头痛击,如今却变成己方一触即溃,每当落雷在一个地方炸响,那里的军队就会土崩瓦解。
周军船只靠岸,无数士兵登上陆地,除了身着黑色戎服的官军,还有服色各异的队伍,那是泷州陈氏以及高凉冯冼氏派来助战的族兵,当然也包括其他首领的队伍。
西阳王宇文温,泷州陈氏当家人陈佛智,高凉冯冼氏代表冯魂,站在一艘大船上,看着前方陆地上的一片狼藉,各自松了口气。
宇文温是因为己方的进攻顺利而松了口气,而陈佛智和冯魂,却是因为周军的轰天雷不是用在自己身上,不由自主松了口气。
数月前,周军攻破大庾岭拿下始兴、曲江,向着下游浈阳、番禹进攻时,陈氏和冯冼氏的族兵与陈军一起并肩抵抗,而对方当时没有使用轰天雷这种恐怖的武器。
现在想想,如果己方当时面对这种武器的攻击,恐怕也好不不到哪里去,一触即溃是必然。
陈佛智更是感触颇深,当时他率领象兵冲击周军,如果对方使用轰天雷,恐怕自己的象兵当场就崩溃了,而如今看来,林邑国引以为傲的象兵,对上己方的轰天雷,恐怕也是一触即溃的下场。
先前出兵时对林邑象兵的顾虑,现在看起来不过是杞人忧天罢了。
“冯府君,船夫的体力还够么?”
“大王放心,人手充足,体力不支马上就换。”
“此处为两河交汇之处,要提防上游两处敌军放火船,连带着船只调度就由冯府君负责了。”
“下官领命。”
“陈使君,一会官军攻城,需要你和诸位首领协助,岸上一切调度,俱要听官军安排,有违令者,格杀勿论。”
“是!”
船只靠岸,宇文温率先登陆,看着远处的典冲城,他不敢大意,现场便安排起诸般事宜。
指挥攻城的是虎林军别将田正月,麾下虎林军一部为骨干,泷州陈氏以及其他俚僚部落兵协助,负责水路防御的是冯魂,而负责拦截外围援军的自然是虎林军另一部。
而宇文温则坐镇河口居中调度,冯家三郎君冯盎,和安州宁氏的代表在林邑浦坐镇,统领冯氏和宁氏混编船队。
简而言之,此次斩首行动的兵力组成,并无真正的周国正规军,核心是宇文温的私兵虎林军,协从军是陈氏、冯冼氏、宁氏族兵还有其他俚僚兵。
行军总管杨济领兵坐镇广州番禹,行军总管慕容三藏领兵坐镇交州龙编,还有安州宁氏族兵和黄州“义兵”相助,宇文温已经把兵力用到极限,为的就是给交州局势来个“治本”。
林邑国已经从后汉时的癣疥之疾,发展到如今的心腹之患,想要交州局势稳定、有机会休养生息,那就要解决南边那吞并交州之心不死的林邑国。
如何解决是个问题,在边境搞摩擦不过是隔靴挠痒,最好的办法,就是执行“斩首作战”,进攻林邑国都典冲,让对方遭到重创后元气大伤,再无暇北犯。
中原军队历次对林邑国用兵,并不是没有攻破其国都,一百多年前的宋军,就曾在交州刺史的带领下一路南进,先攻克林邑北部重镇区粟,也就是昔年日南郡郡治西卷,然后再南下攻拔国都典冲。
其间花了大概数月时间,而宇文温没那么多时间,因为他的兵都是外地人,对交州这边的气候不适应,时间拖久了会出事。
要突袭就得冒险走海路,绕过重重设防的区粟地区,渡海直入林邑浦,逆流而上进攻林邑国都典冲,给林邑国王一个惊喜。
宇文温决定冒这个险,而开战的理由已经想好了,就是林邑国收容万春国余孽,又趁着周军在横山北麓换防时拐走迷路士兵,拒绝周军入区粟寻人的“正当要求”,所以...
所以主要问题是海路航线如何选择。
海路有两条,一条是比较安全的沿海航线,一旦遇到飓风可以立刻靠岸,但沿岸有林邑国港口,船队的动向无法隐瞒,达不到奇袭的效果。
另一条是远海航线,船队绕行崖州所在海南岛东端的九州岛石,经过象石(海南岛东南端)之后,直接向西南方向航行,可以直达林邑浦外占不劳山。
这条航线,即是“通海夷道”航线的一部分,而且一般是从番禹出发前往南海的南向航线,从南海诸国前往番禹的北向航线,通常取道交州龙编。
自南而来过海南岛去番禹的船只相对较少,所以行踪泄露的几率很小,更别说船队还有快船做先锋,拦截一切可疑船只,而冯冼氏、宁氏规模不小的海贸船队,是他最大的依仗。
所以宇文温率领虎林军在龙编登船,向东北方向出发,做出返回番禹的假象迷惑林邑国细作,然后抵达徐闻(雷州半岛最南端),与集结于此的协从军汇合,绕过海南岛东端搞突袭。
从番禹出发走这条航线到林邑浦外占不劳山,顺风时不过十天的路程,而此时风向是东南风,虽然称不上顺风,但中原硬帆船擅使八面风,此时一样能走这条航线,无非是在路上多花费几日罢了。
冯冼氏、宁氏上百年来一直从事海贸,有大量经验老道的水手,对于这条航线十分熟悉,一旦半路发现变天,可以立刻转向海南岛或者西北方向的交州沿海避险。
成功的几率很大,宇文温愿意冒险一试,虽然抵达占不劳山海域时向南偏了些,但好歹顺利攻入林邑浦,凭着手中大量没用完的轰天雷,他要给林邑国王一个惊喜。
一个大大的惊喜。
第四十四章 惊喜(续)
典冲,西南依山傍水,西南角为高山长岭,高耸入云名为天郭岭,有淮水从岭西北流出,经城西北流转向城北又转城东,与岭南东流之小源淮水汇合,成为典冲护城河水源。
东南面开凿的护城河靠近城墙,城墙为砖石砌成,高约二丈,城上又筑高一丈的砖墙,墙上开方孔,砖上铺板,板上建起层阁。
阁上架屋,屋上建楼,连同城墙一起,高的有六七丈,低的有四五丈,阁楼依山面水,巍峨雄伟,鸥尾高翘,迎风拂云。
此城为百余年前林邑王范胡达所筑,是以中原城池为范本而修建出来的新都,是历代林邑王展示林邑国威的最佳道具。
城有四门,东门为正门,城外俱有护城河,足以消耗大量来犯敌军士兵的生命。
东门吊桥已经收起,大量林邑士兵在阁楼上弯弓搭箭,准备射击逼近城池的敌军,一瓮瓮屎尿抬上城楼开始加热,早已在城头备好的滚木礌石也准备就绪,就等着敌军来送死。
敌人来得很快,但典冲驻军反应也不慢,河口那边还未分出胜负,城门便已关闭,待得对方兵临城下,守军已经做出反应。
虽然士兵们有些慌乱,但至少有大半已经登上城头备战,上边早已囤积有守城物资,所以不至于被人打得措手不及。
而敌军此时正在离城百步的空地上搭架子,有的看上去像是壕桥,而更多的看上去像是在搭云梯或者攻城塔楼,城头守军观察片刻,发现周军搭建架子的速度非常快。
似乎那些木材都是提前准备好的,而且是按照固定的样式组装,不到半个时辰,就有十余座高高的架子耸立起来,但看上去既不像云梯,也不像攻城塔楼。
城上阁楼有许多人在不停向外倒水,将阁楼外部木板浸湿防止敌军用火箭纵火,而百余步的距离,让守军觉得对方的这些高架没什么威胁,因为在这个距离上,弓箭的杀伤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更别说火箭了。
除了大弩,没什么武器能在百步外对城墙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典冲城有城墙、护城河保护,守军觉得方才河口处的一幕不会重演。
敌军用的妖术太可怕,但现在距离城池百余步,想来对方无法在此距离上伤害守军,他们有信心撑到周围援军赶来,但随即而来的进攻,却出乎林邑将士的意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