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1418节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贺若弼一开始是打算派出骑兵,不顾伤亡接近悬瓠,想办法摸清楚围城敌军的大概情况,以便为做决策提供依据。

而现在,他不费吹灰之力就弄清楚了敌军的布防情况,虽然心里松了口气,但又觉得沉重。

敌军把悬瓠围死了,守军基本没可能有效突围,那么己方之前拟定的‘内外夹击’之策,肯定就行不通,而他们进抵悬瓠城外三十里处,来得容易,想走就没那么容易。

柴村之战,尉迟惇折进去七八千骑兵,但对方家底雄厚,输得起,而接下来对方弃守宋平,任由己方挥师北上接近悬瓠,当然不是吓破了胆。

贺若弼知道对方是要围城打援,特地让他们接近悬瓠,使己方以为能够有机可乘,与悬瓠守军一起在决战中内外夹击,现在他们想走,尉迟惇可不会坐视不理。

既然敢来悬瓠,贺若弼就知道己方必然会面对这样的窘境,他不会怕,但想知道在这样的情况下,西阳王宇文温会有何决定。

贺若弼在沉思,一旁的宇文十五也在沉思,他是监军,不是主帅,而这支联军实际上没有真正的主帅,因为‘预定’的主帅在悬瓠城里,杞王世子宇文明派各部兵马联合出击时,反复强调了这一点。

虎林军是西阳王的私军,除他本人之外,也许只有杞王或者杞王世子能亲自指挥,别人没资格做虎林军的主帅,所以自抵达光城以来,联军的作战方略都是各部将领一起商议。

商议的结果,少数服从多数,大家按议定的方略来作战,如果大家争执不下,才由宇文十五来做选择。

待得解了悬瓠之围,联军各部将领都要听西阳王的指挥,而现在西阳王在悬瓠城里,和援军之间隔着三十里,还有壕沟、长围、敌军阻挡,双方本来不可能联系得上。

然而有了让人匪夷所思的“西山埃”装置,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远在三十里外的西阳王,可以直接指挥城外的军队。

宇文十五对此有些感慨,宇文温是他的郎主,生财手段十分了得,若不是时局艰难,必须要花费巨资维持一支强军,这些年宇文温挣来的钱财,足够子孙后代潇洒过日子了。

宇文温除了养兵,还耗费巨资去‘研发’各种稀奇古怪的装置,其花费远超维持虎林军战力所需,宇文十五对此一直想不明白,现在切身体会到‘西山埃’的好处后,才知道郎主的良苦用心。

尉迟惇此时恐怕自以为得计,以为能够隔绝悬瓠内外,让守军和援军无法通传消息,然后被其逐个击破,殊不知己方用令人匪夷所思的方式,相互间进行联系,协同作战。

脚步声起,数名士兵走入大帐,其中一人将手中写有字的纸交给宇文十五,宇文十五仔细看了一遍之后,来到示意图前,面对众将。

“肃静!”

“大王有令,现在宣读!”

第二十八章 匪夷所思(再续)

“悬瓠城内高塔不断闪烁光芒...这两晚都是如此?”

“是的丞相,南大营守将用千里镜望去,确见那高塔上有光芒闪烁,似乎是什么图案,不断变幻着。”

“依你之见,这是宇文温的何种伎俩?”

“下官之见,大概是宇文温用某种手段向外传递信息,只是敌军援兵距离悬瓠足有三十里之遥,即便用千里镜能看到城内高塔有光芒闪烁,但想要凭此传递信息,怕是很难。”

“他总不会是因为城中柴禾充沛,点火戏耍吧?”

“丞相恕罪,下官实在想不出来。”

尉迟惇沉吟着,脑袋隐隐作痛,他的风寒还没好,甚至病得不轻,说话鼻音很重,依旧在发烧,不过病情没有恶化,想来细心调养一段时间即可痊愈。

此时他躺在榻上闭幕养神,心腹兼谋士崔子枢坐在榻边,还有几名将领亦在左右,没敢打扰。

悬瓠城中的动静,确实让人不安,西阳王宇文温的花招层出不穷,每次出手,就会折腾得官军鸡飞狗跳,不由得崔子枢不慎重。

然而他和将领们想破头,也想不出城内高塔这几晚不断闪烁光芒,到底有何用意。

大家的共识是守军借助光芒向城外援军释放一些消息,但这样不断闪烁的光芒,能传出去多少消息呢?

以常见的烽烟为例,白烟、黑烟,一柱烟、两柱烟、三柱烟,能传递的消息就那么一些,而悬瓠城里高塔上闪烁的光芒,即便花样再多,又能表达多少内容?

崔子枢想不明白,越想越头痛,他本不想打扰尉迟惇,但此时有些匪夷所思,不敢掉以轻心,只能向丞相如实汇报,如今尉迟惇精力不济,他希望对方能多休息休息。

敌军援兵,被他们放到悬瓠附近,根据斥候所探,兵力大约有三、四万,但看上去军民混杂,战兵数量恐怕不到一半,远观旌旗,虎林军亦在其中。

对方占了宋平、白苟,在城中驻扎了一些兵马以确保粮道安全,累计兵力大概能有五六万,其中有大量被征发随军的百姓,看来是山南方面竭尽全力拼凑起来的一只军队。

在官军骑兵面前,这群乌合之众的粮道迟早要断,用不了多久就会完蛋。

崔子枢不是狂妄自大,即便经历了柴村之败,官军骑兵依旧不少,接下来的作战,由将领们依计行事即可,崔子枢只希望尉迟惇能在大营好好养病,不要太过劳累导致病情加重。

前几日元日大典,尉迟惇抱病出席,为年幼的天子撑场面,陪伴天子左右,接受文武官员的祝贺,这场大典整整持续了一日,崔子枢心惊胆战的陪在尉迟惇身边,生怕对方昏倒。

尉迟惇可不能有事,一有事就会出大事,崔子枢和其他将领一开始极力反对丞相出席大典,奈何丞相执意要参加。

这是新君继位后的第一个元日大典,本来应该在邺城召开大朝会(元会),接受满朝公卿的祝贺,然后宣布改元,正式取代大行皇帝。

结果现在因为时局有变,天子驻跸悬瓠城外,前来朝贺的只是普通州郡官员,场面小了许多,尉迟惇也是为了撑场面,给天子一个热闹的元会,才不顾劝阻抱病出席。

此举不但为了天子,也是为了尉迟惇自己,新君继位后的第一个元日,如果过得凄凄惨惨如同儿戏,别人会怎么想?

元日大典,已经极尽可能布置得奢华,盛大的场面,表现不错的天子,恭恭敬敬的文武官员,算是体现了朝廷的威严,顺便让各地官员再次见识了王师军容之盛。

从元日起,改元“永隆”,乾兴年号废止,至于宇文氏那边拥立的伪帝用何年号,没必要关心。

“寡人....精力不济。”

尉迟惇忽然开口,崔子枢赶紧应声:“丞相有何吩咐?”

“如无特殊情况,军中诸般事务,就按之前说的,尔等各自负责,商议着办。”

“下官/末将领命。”

“申州那边,敌军有动静了么?”

“尚未有进一步动作。”

“那么...”尉迟惇说了两个字便停下来,眼睛依旧没有睁开,过了许久才艰难开口:“城南那股敌军,就依事前议定方略应对,何时动手,你们选择时机。”

“下官/末将领命。”

首节 上一节 1418/27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最强开光系统

下一篇: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