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 第1832节
一场灭国之战,忽然发生,让大家倍感意外。
而这场灭国之战,刚开始就要结束了,同样让大家倍感意外。
梁国开战前,杨素作为徐州总管,根本就没听到半点风声,他只是根据当前时局的变化,大概判断出朝廷可能要对陈用兵,只是不知何时动手。
结果战争突然爆发,让徐州文武官员措手不及,杨素觉得这事情有些蹊跷,因为丞相宇文明若真要动手,不该这么仓促。
至少,要向豫、亳、徐、青四州总管通一下气,以便让大家心里有个数。
然而战争就这么爆发了,更让杨素吃惊的是,豳王宇文温身为行军元帅,居然以身犯险,领兵南下渡江入建康,然后掉个头北上攻取广陵。
俘虏了避难广陵的陈国天子、太子、宗室,然后派人带来陈国天子陈叔宝的诏书,到山阳劝降守军。
不止山阳,还有盱眙、钟离、寿春,汝阴,以及建康上游门户当涂,恐怕其守将也会陆续收到陈叔宝的诏书,让其投降。
其他各地陈军,迟早都会得知天子投降,那么周军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让这些地区传檄而定。
陈国,就这么完了,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灭亡。
虽然这是迟早的事,但杨素没想到,将近三百年的南北纷争,竟然就这么落下帷幕。
更没有想到,豳王宇文温是如此用兵。
联想到先前有周国水师袭击陈国京口,然后强攻建康得手,杨素觉得必然和宇文温脱不了干系,而宇文温如此大胆的用兵,让杨素惊讶的同时颇为佩服,也颇为忌惮。
豳王宇文温,不只会用“奇技淫巧”,其人用兵本领了不得,不可小觑。
杨素觉得丞相、杞王宇文亮有这样的弟弟威慑朝野内外,那一天怕是很快就要到了。
时局的发展,一直处乎杨素的意料之外,他当年和儿子杨玄感护送落难天子宇文乾铿南下,实际上想得很清楚,当时的杞王宇文亮资质平平,而天子迟早要和杞王发生龃龉,他就有机会从中渔利。
然而去年年初的一场剧变,天子崩、杞王薨,让杨素愕然,随后他认为继杞王位的宇文明不一定能有效控制朝政,自己可以浑水摸鱼。
结果宇文明还真就坐稳了位置,与其弟豳王宇文温一内一外,牢牢控制着朝野内外,任谁也掀不起风浪。
现在,周国快速灭亡陈国,丝毫没有拖泥带水,宇文明凭借执政时统一天下而获得的巨大声望,杨素知道对方受禅称帝的日子为期不远了。
那么,当兄长御宇天下之际,要如何提防声名赫赫、甚至超过自己的这个弟弟?
会不会,有一种如鲠在喉、欲除之而后快的想法?
毕竟,皇权面前,连父子都会自相残杀,更别说兄弟!
杨素如是想,他可是亲身经历了周国政局的许多风风雨雨,当年,亲眼看着权倾朝野的晋王宇文护全家灭门,随后,又看着武帝宇文邕是如何提防弟弟宇文宪。
宇文邕和异母弟宇文宪自幼一起长大,关系密切,但那又如何?
宇文邕除掉了大冢宰宇文护,随后让宇文宪做大冢宰,看上去是高官厚禄,贵不可言,实际上就是架空宇文宪,因为此时的大冢宰,根本就没有实权。
宇文邕是不相信宇文宪么?不,兄长宇文邕,绝对相信弟弟宇文宪,但天子宇文邕,绝对不敢不提防齐王宇文宪。
这就是现实,谁当皇帝都会如此。
当年,宇文邕如此提防劳苦功高、文武双全的弟弟宇文宪;现在,宇文明会不提防同样劳苦功高、文武双全的弟弟宇文温?
当然会!
“总管,总管!”
呼喊声打断了杨素的思路,他没有恼怒,看向匆匆赶来的将领,淡淡问道:“何事如此失态?”
那将领面带喜色,顾不得失礼,马上回答:“回总管,方才陈国使者入城,劝降守将,如今守将已经决定开门投降了!”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均是喜上眉梢,敌人不战而降,那可是件好事情。
听得这个好消息,杨素十分淡定,因为这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山阳守将没必要为陈国殉节,他点点头:“很好,马上派兵马入城!”
“是,末将领命!”
号角声起,周军营地渐渐沸腾起来,没过多久,山阳城门打开,而周军的先头部队很快便经由城门向城内涌入。
杨素没有马上入城,他作为全军主将,行事自然要谨慎些,必须提防敌军诈降,不过看着城头上消失的陈国旗帜,杨素还是颇为感慨。
自永嘉之乱起,将近三百年的乱世,看来终于要结束了。
然而太平盛世真的会到来么?
此次平陈之役发生得如此突然,杨素从中闻到了阴谋的味道,他自认为和那些庸才不同,所以不怕时局乱,因为只有乱起来,自己才有从中渔利的机会。
所以,这两兄弟接下来要如何相处,真是让人期待啊!
第一百二十七章 二月春风似剪刀
洛阳,春风起,城东官道上,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正在行进,时不时有游骑在队伍两侧经过,卷起阵阵尘土,使得如林的旗帜在阳光下笼罩上一层光晕,显得气势非凡。
去年(周国广德二年)十一月底,周国灭陈国,周军先下建康后下广陵,随后陈国各地传檄而定。
今年一月下旬,大军班师回朝,豳王宇文温留大将镇守建康,随即带着陈国天子陈叔宝,以及太子、宗室、陈国文武百官,启程返回长安。
队伍至京口渡江抵达北岸广陵,然后一路西进,队伍浩浩荡荡延续数百里,规模庞大,远远看去十分壮观。
如今已是二月下旬,凯旋之师抵达洛阳,稍作休息,便要经陕州、潼关入关中。
洛阳百姓纷纷出城,在官道两侧围观,一来要看看官军是如何威武,而来是想一睹南朝人物风采,以便日后有个谈资。
南北纷争数百年,现在终于天下一统,如此盛事,寻常百姓有幸参与其中,自然喜不自禁,官道两旁人头攒动,无论男女老少,纷纷踮脚、伸长脖子,试图看清楚队伍里的各色人等。
对于寻常百姓来说,队伍中的各种旗帜、服色完全分不清楚,只知道哪辆马车好看,哪辆马车更好看,就是图个热闹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