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 第2431节
旁人急了,赶紧问:“哎呀,那鸟人是何等模样?莫非是鹰头?报纸上可有说明?”
“鸟人有男有女么?是下蛋还是直接下崽儿?”
看报的摇摇头:“嗨,不是鸟人,是殷人。”
“对啊,鹰人不是鸟人么?”
“殷人是殷人,怎么会是鸟人...嗨!你听差了,那是殷商遗民,就是商纣王的遗民。”
“上粥王?卖粥的老王?”
“你...哎,武王伐纣听说过吧?”
“没,谁啊?”
“....那个被狐狸精迷了心,亡国的纣王!”
“噢!是皮影戏演的,那个残害忠良、在酒里游泳的那个纣王?”
“对。”
街头议论纷纷,人们都被这“号外”震惊,私第里,淮扬都护、杞王宇文理看着报纸,同样目瞪口呆。
张鱼奉天子之命出使极东之地,这件事他知道,也知道此去十分凶险,若能回来,可谓九死一生,而现在,张鱼回来了。
回来的船只浮海万里,先到吕州,因为船只受损,所以张鱼和随行人员转乘其他船只北上,于前日抵达广陵。
宇文理作为都护,只管军务,所以没理由接见张鱼,而张鱼一行在广陵待了一日,今日乘船走通济渠去长安。
现在,说船队在极东之地遇到疑似殷商遗民?
宇文理当然知道“殷商遗民”是什么意思,他大概记得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后,殷人并未被赶尽杀绝,那么,按照报纸所说,也许“当年”有殷人乘船出逃、结果逃到极东之地,也不是不可能。
但他还是觉得不可思议:那可是万里之外啊!殷商遗民怎么就跑到那里去了?
第四百七十四章 这不科学
轨道边野地里,每隔一定距离,就竖着一座高架,架子有两个支脚,高数丈,顶部有两根横杆,看上去如同“井”字,一道道长线就被这些架子架着,向远方延伸。
坐在有轨马车车厢中的张鱼,看着这与轨道平行的“电报线”,有些激动的问林有地:“电报成了?”
林有地点点头:“嗯,从长安到洛阳的电报线拉起来了,去年你们出发的时候,就开始拉,长安、洛阳对拉,今年年初通电,已经用上了,公私兼顾,电报站门庭若市。”
“不不,我是问,这电报的老难题解决了?”
“嗯?”林有地看张鱼,随后苦笑:“哪里解决了,还不是老样子,只能点对点,一边发报,另一边只能接收,两边不能同时发报,也就只有两京之间的联系频繁,朝廷才拉上这电报线。”
远航归来的张鱼听到这里,不知该说什么,他不是喜欢打听机密的人,而电报事宜与他无关,所以更不好打听了。
电报,在蒸汽机还没影的时候就有了,但二十多年过去,依旧是老样子,因为技术难关始终无法攻克,所以实用的电报线,之前一直在用的就只有四条。
其中有三条,是沿着三条有轨马车铁路铺设,另一条,是连接莱州黄城和辽东旅顺的跨海线。
曾被天子寄予厚望的电报,迟迟未能攻克技术难关,所以成了鸡肋,张鱼知道这件事成了天子的心病,而林有地等人也为了电报呕心沥血,却始终未能如愿。
他想了想,决定还是不要打听为好。
张鱼和手下花了一年时间,到极东之地转了一圈,平安归来,从吕州返回中原,一路西进,乘船到了三门峡下游,转乘有轨马车继续西进,到了站,再骑马去长安。
这一年的经历,对张鱼来说可谓刻骨铭心,他完成了一次壮举,累计航行里程应该近六万里,亲眼看到了极东之地的广袤土地,为天子开辟了一条不得了的航线。
这一年的经历,他可以对亲友吹一辈子了。
“老张,你这一次可不得了,陛下听说你们平安回来,那高兴得,这几日都是笑眯眯的,还有,报纸都传开了,说是你们说的,在那极东之地,遇到了疑似殷商遗民....”
林有地说着说着,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在那边,碰到的是什么人?”
张鱼知道林有地不是有意打听,但原则就是原则,笑着摆摆手:“嗨,也就是‘疑似’,谁知道是不是,反正看他们器皿上纹路,有点像....像老吴他们当年模仿、做旧先秦古物上的纹路..‘’
林有地正喝着茶,听到这里,差点呛到:“不会吧,莫非西阳出的假货先秦文物,被奸商贩到那边去了?”
“想来不可能,那地方,光是去,乘船都要走两个多月,哪家奸商不要命了,往那地方贩货。”
“你们在那边,能和对方交流么?”
“难,语言不通,也没有通事,全靠手势比划,比划来比划去,还经常弄错意思....”
张鱼笑着说:“我们沿着海岸线探索,许久都不见人烟,好不容易寻着个土著部落,跟人家比划半天,本来想问这附近有没有城..”
说着说着,张鱼用手指蘸茶水在托盘上划着:“我们画了个城池的模样,比划了许久,结果呢?人家以为我们要找的是器皿,拎来个陶器....”
。。。。。。
“沿海碰到的土著部族,其敌意很大,仿佛带崽的母狗,听着动静就龇牙咧嘴,三个月时间,好不容易发现的几个部族,要么爆发冲突,要么对方远远躲开...”
“这些部族的武备很差,箭头都是骨制,还用石斧,砍人未必砍得死,因为队员们穿有盔甲,不过被这石斧砸到身上,还是震得厉害。”
“探险队人少,对方人多,还好大家有火器,一放铳,对方就吓得落荒而逃,只是不愿再接近,微臣想过许多办法,试图和对方接触,都不见效。”
“譬如在开阔空地放一些漂亮的玻璃珠,工艺品,然后离开,过几日来看,对方是拿了,可就是不冒头...”
殿内,张鱼向宇文温介绍自己在新天地的探索经历,虽然他已经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了详细的报告,并将航海日志的副本一并上呈,但宇文温还是要亲耳听听张鱼的说法。
张鱼这一去一回,一年时间,来回航程近六万里,而历尽千辛万苦回来的张鱼,什么美洲特产也没带回来。
不要说金鸡纳、可可、橡胶这种“高难度”特产,就是最简单的辣椒、玉米、土豆都没有。
按照宇文温的记忆,各种科普书籍上都说了,辣椒、玉米、土豆是美洲土著早就驯化的作物,土豆、玉米是主粮,辣椒是“蔬菜”,日常生活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