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第124节
王大胡子像是被人用电击棍捅了一下似的浑身一颤,结结巴巴的叫:“换……换装!?装备在哪?装备在哪?”
186说:“装备已经送到了,不过你得先把路给我修好我再给你换装……哦,对了,你们旅的改编计划已经定下来了,全旅再加上精简下来的机关人员,改编为第47军,三师一团的建制————三个步兵师,一个重炮团……怎么样,有力气了没有?”
王大胡子霍地跳起来,举起双臂炫耀一下自己的肌肉:“现在我浑身干劲了,修路,修路去!不就是修条公路嘛,大不了我就不睡觉了,一个星期之内保证修好!嗷嗷嗷,干活去了!”
然后就像头狮子一样一跃而出,召集人手,带上锄头铲子箩筐什么的,开工,前后不到一个小时,杨家湾那条难走得要死的路就扬起了滚滚烟尘。显然,对于一支军队来说,“换装、整编、上战场”这三样的动员效果永远是最好的,随便拿出一样都能让他们跟打了鸡血似的眼冒精光,就算前面挡着一座大山也会冲上去将它踹翻。修条路而已,小意思!
搞定了王大胡子,186笑着问身边的秘书:“那个小家伙在干什么?”
秘书说:“他闲得很,正在四处乱逛呢!”
186悠然神往:“四处乱逛……真闲啊……”
秘书问:“要不要派人跟着?延安这边可是有不少特务的,他对此一无所知,就带了四个人四处乱逛,我怕他会出事!”
186说:“不用,他爱逛随便他逛……对了,有机会的话不妨带他到各个工厂和各个科研机构参观参观。”
秘书迅速抓住要点:“向他展示边区根据地的精神面貌和科研实力,以及全党全军建设一个新中国的决心?”
186嘴角一掀:“扯!让各工厂和各科研机构抓住机会哭穷抱大腿,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秘书一个踉跄,险些一跤仆倒。
正如秘书所说,在大家都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薛剑强这个闲得蛋疼的家伙正带着江涛和韩勇在延安四处乱逛……或者说这两位带着他四处乱逛也可以。难得来一趟边区根据地,当然要开开眼界啦!
边区根据在一大特色就是没有特色……错了,是……
跟我念:qion!qiondedangdangxiang!
对了,就是穷得当当响,大伙穿的都是用土布做的衣服,不分男女,极少能看到穿新衣服的,也极少能看到没有补丁的衣服,好吧,真正的无产阶级了,连件新衣服都没有。不过市面还是比较繁荣和稳定的,有不少小饭店什么的,有钱的话可以到那里去改善一下生活,东西也比较便宜。商店里水果、盐、糖、布料、牙粉、煤油、等等产品都有一些,不过没有米面,这年头粮食是战略物资呢,很缺,早就实行严格的配给制了,商店里很难买得到。来来往往的人群里有当地居民,有机关人员,有战士,有记者,有神情兴奋的进步学生,当然,还有不少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苏联甚至日本的国际友人。六十年后的“国际友人”这四个字也只比骂娘强一点点,但这年代不是,这年代的国际友人是真正的朋友,他们离开自己的国家,远渡重洋来到物资匮乏、条件异常艰苦的边区,不为别的,只为了一个在几十年后已经被遗忘了的信念,一个伟大的理想。他们当中有的人在边区生活的时间甚至比抗战的历史还要长,他们亲眼见证了红色政权由弱变强,亲眼见证了敌后战场的风云变幻,并且投身其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二战中,中国不欠任何一个国家什么,但必须向这些国际友人说一声,谢谢!
薛剑强发现这里跟其他地方最大的不同就是精神面貌。所有的人都是乐观向上的,所有的人都是那样的坚毅,就像是撒在沙漠里的骆驼草种子,在那严酷得令人生畏的环境下顽强地萌芽,破土而出,最后长面一片片绿地毯,为这片土地带来生的希望。他兴趣勃勃的跟几位来自外国的哥们聊了很久,为对方的口才和思想深度所倾倒,我的乖乖,一个个都是学霸级人物哟!这么多牛人凑到一块,会碰撞出何等耀眼的火花?也难怪延安这个偏远的穷乡僻壤在短短十年内就变得人民荟萃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还真他娘是真理!
肚子饿了,他跑到商店去买了些水果,也不洗了,随便用袖子擦擦就开啃,嘴里还咕哝着:
“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啊,难得难得。”
然后就被这纯天然的绿色食品那生硬苦涩的口感给弄得脸都皱成个包子,很怀疑自己到底是在吃水果还是吃药。没办法啊,这年头没有化肥,没有农药,没有良种,种出来的水果跟野果差不多,像苹果雪梨这些还好说,这类来路不明的野果口感就有点儿抱歉了。啃了一肚子的纯天然无污染之后,薛剑强得出了一个结论:那些口口声声把绿色食品挂在嘴边的都是矫情的贱人!真让他吃上一个月不用化肥不用农药的野果,他非哭出尿来不可!
第148章.一四八 边区见闻3
在延安逛了一天,除了一肚子的纯天然无污染和一耳朵的先进思想之外,薛剑强没有更多的收获。无疑,对于正在探索真理的进步青年来说,人文荟萃的延安无疑是圣地,但是对于薛剑强这个马列和毛选都没有碰过的人来说……呃,就是个穷乡僻壤,太穷了。他可不敢去跟那些进步青年探讨什么大道理,因为他们当中任何一个都可以很轻松的把他吊起来打,就连那些看起来瘦瘦弱弱的女同志也不例外,所以嘛,他决定,明天去南泥荒看看。
来到延安不去南泥荒看看,等于白来。
于是,在有关部门的安排下,第二天,一辆牛车拉着这小子和两个跟班出发了,直奔南泥湾。
南泥湾座落在黄河边,距离延安并不远。这里原本是一片长满杂草和荆棘丛的荒地,当边区被层层封锁之后,边区军民抡起锄头向这里发起了进攻,只用了几年时间便将这片荒地变成了肥沃的农田。现在这股大生产的浪潮是越来越强劲了,不光是359旅和385旅,数量众多的学校师生也组织起来,见缝插针四处开荒,就连一些满是石头的山头也开出了零零碎碎的地来,大的有好几厘田,小的只挖上地窝种一棵地瓜几棵红薯,逮着什么就种什么,尽量争取一些收成,不做边区的负担。薛剑强看到,南泥湾现在已经是阡陌纤横,水渠交错了,稻子、小麦、大麦、玉米、土豆、红薯、瓜、菜、棉花……各种作物应有尽有,实在不适宜种庄稼的地方也种上了牧草,牛羊驴子等牲畜在那里悠然自得的进食,好一派田园风光,不愧是陕北的江南。
他指向大片大片种在旱地上的看似野草的东东:“那是什么玩意?”
过来接待的生产队长憨憨的笑着,说:“那个啊,是气死鸟。”
薛剑强觉得很奇葩:“气死鸟?什么玩意?”
生产队长说:“就是狼尾谷啊。这玩意儿的穗啊,韧得很,必须用镰刀刮下来,鸟根本就啄不动,所以叫气死鸟。”
薛剑强来了兴趣:“能吃吗?”
队长觉得这货是白痴:“不能吃我们种它干嘛?”
薛剑强觉得有道理,不能吃种它干嘛?他问:“收成如何?”
队长说:“收成很低,一亩地只能收个几斗,几十斤的样子,但是胜在旱涝保收,也不挑地,就在这些灌溉不易的地方种点喽。”
亩产几十斤这个数字让薛剑强翻了半天白眼。亩产几十斤能干什么哦,连种子的钱都赚不回来!不过……好吧,这玩意儿的种子都是农民自己留的,不用钱,而且自己种自己吃,所以也就不存在把种子钱都亏掉的可能了。
狼尾谷是边区一种比较重要的作物,它的产量是不高,但生长力强,环境适应能力强,旱涝保收,而且也好管理,种下去之后就不用怎么管了,在没有良种、没有化肥、没有农药的情况下也能每亩收获个几十斤,对于土地贫瘠的边区来说再适合不过了,所以边区二十多个县,每个县都种了好多。“陕北江南”毕竟不是江南,适合种水稻、小麦这些精细的作物的良田并不多,很大一部份田地只能用来种狼尾谷这类粗糙低产的作物……没有良种,没有良田,没有化肥,就是这么悲催。
生产队队长和几位负责搞农业生产的干部带着薛剑强四处参观,向他介绍情况。也是通过这些老革命的介绍,薛剑强才知道边区为了发展农业付出了多大的心血。南泥荒开荒的故事是个人都知道,在这里就不多说了,为了在贫瘠的土地上增加一点点的收成,边区成立了很多机构,也引进了很多外国品种,比如说美国黄金玉米、澳大利亚的奶牛、德国的黑土豆、荷兰猪……等等等等,怎么样,是不是听着很高端大气上档次呀?还有陕西人民农业大学、陕西农业科研所、陕西种子研究中心,一听就是很牛B的东西。不过只要去看看他们的教学、研究设备,你们肯定会玻璃心肝碎一地的,土,太土了,土得简直惨不忍睹!穿着打扮土得一塌糊涂的研究者们用同样土得一塌糊涂的设备和技术,苦苦钻研着让作物增产的方法,他们的努力还是收到了不少成效的,首先是棉花在没有良种没有化肥没有农药的情况下实现了增产一成,每亩可以收获皮棉三十公斤左右;小麦同样增产了一成,每亩可以收获小麦一百公斤左右。从美国引进的玉米品种经过改良产量也有了不小的提升,每亩产量高达……50KG。
对,你绝对没有眼花,也不是作者偷懒少打了一个零,就是五十公斤一亩。是不是歉收了?当然不是,这已经是不错的产量了。现代玉米那惊人的产量,是用化肥和农药喂出来的,这年头可没有这些好东西,所以玉米的产量悲催得很,差点惊掉了薛剑强的下巴。确定自己没有听错之后他的眼泪落下来……不是说玉米是爆产量爆人口的神器么?就这个产量,连小麦都不如,我爆你妹啊,种这玩意儿不饿死人就谢天谢地了!而边区就是靠这么点悲催的产量解决了边区军民的吃饭问题,甚至还发展出了手工业和初步的工业,不容易,真的不容易,着实让他跪碎膝盖!
小薛同志发誓,以后看穿越小说再看到哪位脑残作者把玉米写成爆人口神器,他就顺着网线摸过去揍他!
“你们着实不容易啊!”参观完整个南泥湾农业区,薛剑强都想流眼泪了。我的妈呀,这产量……放现代哪个地方如果在没有天灾没有人祸的情况下农作物收成惨到这个地步的话,只怕基层干部有一个算一个,基本上都是靠墙站的命了。不对,现代就算歉收,产量也是他们的好几倍好不好,亏这些老革命还一脸满意!他决定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他们一把,“你们的努力大家都看得到,但是这收成还是太低了……我有哪里能帮上你们的忙吗?”
一众干部对视一眼,都露出沈万三捡到聚宝盆的狂喜。妈的,陪着你都快跑断腿了,可算是盼到你这句话啦!
然后,一个神话故事上演了:
某年某月某日,一位神明到陕甘宁边区视察,完了之后问凡人:“我对你们的工作很满意,决定给你们一点奖励,说吧,你们想要什么?”
凡人们表示:“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不敢邀功。不过,如果可以的话,能不能给一点农具?一百多人共用四五十把锄头实在太痛苦了!”
于是,五十多台拖拉机和两百多台小型手扶农耕机从天而降,砸晕了一大片。
凡人们:“能不能给我们几辆自行车?骑着自行车在田间做调研会比较方便……”
五架用运五改成的农用飞机从天而降,再度砸晕一大片。
凡人们:“我们缺农药,我们缺化肥!”
一个农药厂、一个化肥厂的设备从天而降。
然后就再也没有凡人提出愿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