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抗日之无敌战神

抗日之无敌战神 第1400节

陈庆之同样没有答应,他清楚的知道,这些军官或许根本没有恶意,而是真的是在为弟兄们考虑。

可好歹,他们现在还不至于饿死,可是灾民如果在不救助,或许真的会有悲剧发生了!

根据陈庆之派出的探子回报,此时的灾民之中,已经出现大量饿死的情况,更有甚至,易子而食,杀人食肉的情况,也偶尔出现了。

如果在不救助,这数百万人究竟会发生什么,谁也不敢保证。

陈庆之的做法,让他得罪了很多人,可是,他却不管不顾,在他眼中,救助灾民远远比起其他很多事情重要得多!

当然,这并不是说陈庆之就放弃了独立团不管,实际上,独立团的事情,陈庆之也一刻没有放松过。

招募合格的兵源,加紧训练,调整装备等等,陈庆之一直在进行着,毕竟,战斗究竟会什么时候发生,谁也不知道!

华夏发生的一切,鬼子的间谍不可能不知道,可是,鬼子此时已经没有心情去管,因为就在华夏爆发饥荒的时候,美国人的舰队,终于来了!

鬼子准备了很久,为的,就是这一场决战!

如果鬼子能打赢,那么他还能够从新开启华夏的战局,甚至是扳回之前一切的损失!

但要是失败,恐怕就真的要一亿玉碎了!

美国人不断的攻击鬼子在太平洋上的岛屿,然而鬼子,竟然没有支援的意思,甚至是将一些二线部队派遣过去,替换了精锐。

鬼子的意图很简单,就是要用这些士兵去消耗美国人的实力,为决战争取优势。

一场场战斗不断的爆发,太平洋上,美国人高歌猛进,夺下了鬼子一座座岛屿,并且借此,构建补给线,一步步推进到了菲律宾!

美国人没有直接进攻鬼子本体,因为美国人也并没有完全的把握,所以,才会选择在菲律宾修整,同时也是想要寻找合适的战机。

可鬼子却十分急于决战。

鬼子现在并非是穷途末路,在他们眼中,只要是能够击败美国人的太平洋舰队,那么局势还能够挽回,而且是越早决战越好,所以,鬼子的舰队主动出击,寻找这决战的机会!

不知道是鬼子运气好,还是美国人倒霉!

第一场战斗的爆发,竟然是美国人的一支运输舰队和鬼子的潜艇部队!

鬼子的潜艇说起来名声并不是很大,毕竟,局限于他们的战局,其实鬼子的潜艇部队并没有多少出战的机会,他们的主要对手是华夏,但是华夏,却并没有多少海军,于是,鬼子的潜艇也就没有多少用武之地了。

但实际上,鬼子的潜艇部队其实根本不弱!

说起来,鬼子最先的潜艇还是从美国人那里买来的,随后才慢慢发展起来的。

鬼子潜艇部队的壮大,主要是在一战时期,因为他同样受到条约约束,从而导致了舰船的数量便是被严重限制。

鬼子另辟蹊径,在那时候便是开始大量扩充潜艇部队,不仅是规模还包括体积!

鬼子的潜艇种类繁多,甚至有潜艇航母这样的设计!

在就潜艇的大小来说,世界上最大的潜艇基本都在鬼子手里。

如此庞大的潜艇部队,却一直没有机会参战,那么现在,鬼子自然不会错过机会!

遇到美国人运兵舰队的是七艘鬼子的大中型潜艇组成的编队,而这支运输舰队的护卫舰却仅仅只有两艘!

如此好的机会,鬼子怎么可能放过!

他们默默的潜行到了美国人运输舰队不远处,随后才不慌不忙的放出了鱼雷!

这一战,鬼子灭掉了鬼子几乎一整个运输舰队,击毁运兵船五艘,物资运输船两艘,护卫舰两艘,但自身却仅有一艘潜艇负伤!

如此良好的开局,简直让鬼子军心振奋无比!

对于美国人来说,他们不怕物资船的损失,最怕的其实是运兵船的损失。

这次说来也算倒霉,要知道,美国人真正的护航舰队其实间隔运输舰队仅仅就只有半个小时左右的路程。

但偏偏就是给鬼子转了这么一个空子!

五艘运兵船的损失,让美国国内群情激奋,叫嚷着给鬼子教训的声音此起彼伏,而同样,美国的舰队指挥官也是有些迫切!

于是乎,在这样的局面下,美国人的舰队出动了!

这是由一直五艘航母,三艘战列舰,十二艘巡洋舰,以及其他舰船加起来超过一百多艘的大舰队!

也可以算是美国人的太平洋舰队主力!

原本,美国人还可以调集更多的舰船,但是他们一开始的战略核心是先打掉鬼子周围的岛屿,占据菲律宾,然后攻击鬼子本土。所以,第一批过来的舰队也就并不是全部。

不过,也已经是绝大部分,至少,有资格找鬼子决战!

一个风和日丽的清晨,海面上没有太大的风浪,绝对算是最合适的战机。

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人的舰队和鬼子的舰队终于撞在了一起!

双方几乎都是在发现对方的第一时间便是发动了全面进攻。

如果单从水面舰艇来说,其实,美国人是占据优势的,不管是舰船数量还是性能,都要高于鬼子。

正文 第1341章 请求

但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美国人却没有察觉,那就是鬼子的潜艇部队!

这一战,鬼子是倾尽全力,那么潜艇部队怎么可能不来!

这些潜艇一开始并没有加入战场,而是游弋在周围等待时机。

等双方战舰交战之后,他们才从侧翼冲了出来!

首节 上一节 1400/14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下一篇:幽幽大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