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南国江山

南国江山 第467节

而晋军同样因为实力欠缺,在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彻底击溃梁国。

这样两国之间就会如同杨渥当初预料的那样,走向长期的对抗,这无疑是对吴国最为有利的结果。

想到这,众臣都面带敬佩的看向杨渥。

“大王早在多年以前就看出了这个局势,而我等要到此时才能彻底确定北方大局,在这长远眼光上,我等都是远远不如啊!”

无形之中,大家对杨渥的敬畏反而更多了,这也是一个意外的影响。

杨渥看出了他们的心思,心中却是暗自感到好笑:“若不是来自后世,光靠这个时代的眼光,我又怎么可能看得那么远呢?”

对他来说,高邑之战的这个结果同样是非常不错的,历史上的梁军在柏乡损失那么惨重,结果都能支撑十多年,如今损失小得多,说不定将来能支撑更长时间。

“罢了,北方一战对局势的影响诸位想必也清楚,并没有超出我等的预料,所以接下来我们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吧!”杨渥道。

“大王所言极是!”众臣齐声道。

这时,朱瑾站出来提议道:“大王,高邑一战,梁军败北,晋军定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一定会趁机攻打梁国。”

“在这种情形下,梁军定然自顾不暇。大王不如立即出兵,夺取江陵,也好为将来做准备!”

“现在夺取江陵?时间太早了吧?毕竟现在我军连湖南都没有打下来,而且目前潭州那边战局尚在僵持,随时都可能要从后方派出援兵,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随意再与高季昌开战呢?”李承嗣皱眉反驳道。

湖南那边,朱思勍在成功攻克衡州以后,留下三千禁军守城,自己率领其余军队北上,成功与刘信汇合。

而楚军一方见无机可乘,最终也只好暂时后撤。

同时姚彦章见无法从硚口突破吴军的封锁,最终也选择绕道南下,在湘乡境内与秦彦辉合兵一处,并且在潭州以西二十里处驻营。

而吴军一方则将水师开进湘江之中,用来阻断楚军对潭州的支援。

坚持情形,楚军也感到非常无奈。

曾经楚军也有极为强大的水军,不过两年多以前吴国攻打岳州的那一战里,双方水军就发生了大战,最终吴国取得胜利,焚毁大量楚军战船。

之后楚国的重心转移到西南,那里都是荒山野岭居多,船只很难抵达,只有步军能够通过山路发起进攻,所以楚军没有再费大力气去重建水军。

到了此时就只能眼看着吴军水军封锁湘江而无计可施。

当然,楚军也不是说完全没有水军,只不过实力难以与吴军抗衡而已,不然连湘江都渡不过,又怎么支援到潭州城呢?

所以现在潭州的局势就是两军对峙,同时吴军开始为攻打潭州做准备,大量苏州炮被运送到潭州城下,准备组装起来进行攻城。

显然对于攻打潭州,吴军做的准备还是很多的,而且其重视程度也比之前攻打衡州要多。

正文 第四百六十八章王建

总的来说,潭州的局势并不需要担心,吴军目前还牢牢掌控着主动权,并且随时可以从后方增加兵力。

所以目前反而是以练兵为主,不仅是淬炼那些普通将士,更是为了锻炼那些年轻将领。

也正因此,吴军目前的兵力尚且充足,所以朱瑾才会提出趁机对江陵动手。

江陵的位置极为重要,只有夺取了江陵才能进一步夺取襄阳等地;而占有了荆襄之后,吴国才能视情况选择是向西进攻蜀国,还是向北进攻中原。

这时严可求站出来道:“大王,臣以为此时还不是进攻江陵的时机,应当暂时观望一二!”

“哦,不知严卿有何理由?”杨渥见是严可求开口,顿时饶有兴致的向他看去。

“臣之理由有二,一来正如李枢密所言,湖南的战事目前都没有平息,不宜在此时再开战端。”

“至于第二点,臣以为经过高邑一战后,各方势力想必都能看出梁国的虚弱。在此情况下,臣以为蜀主王建或许会有新的动作!所以大王不妨再等一等。”

“蜀主王建?”杨渥皱眉沉思起来。

很早以前严可求就提出过,是不是进攻江陵,不仅要看梁国的局势如何发展,更要看蜀国的局势发展。

蜀国要对外扩张只有两条路线,一个是对关中用兵,一个是对荆襄用兵。

而目前蜀国与关中的岐王李茂贞依旧是盟友关系,而对控制荆襄的梁国却是保持一定的中立。

梁、蜀双方都知道对方有一定实力,同时又距离遥远,所以两家一直保持和平。

甚至朱温在给蜀主王建的书信中还称呼王建为兄(王建的年纪比朱温还要大几岁),两家关系显然都不想与对方为敌。

而杨渥虽然不惧蜀国,但同样不想无缘无故与蜀国来一场大战。

以蜀国的国力,足以维持一直庞大的军队。

要知道在两年前,王建就在星宿山大规模检阅军队,当时就汇聚了一支二十万人的军队,号称三十万。

而这还没算其他各地没有参加检阅的驻军。

所以蜀国若是对外用兵的话,出动个十多万大军是没有半点问题的。

此外,蜀地本来就十分富足,又没有经历过一些毁灭性的战争,所以当地的发展程度比之如今的吴国也不遑多让。

有充足的财力作为支撑,蜀国建立起来的军队不管是装备、士气还是士兵的精壮比例都极为不错。

论起实际战力来,蜀国也就在梁、吴、晋这三家之下,比起岐、燕这两家还要更强一点。

再加上王建虽然是个无赖,但其谋略也是极为突出;他麾下的将领也有不少可称得上名将的。

所以此时与蜀国开战有些得不偿失,至少若是没有必要的话,杨渥也不愿与王建开战。

毕竟王建如今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又还能活几年呢?

杨渥记得王建的继承人就做了亡国之君,所以若是要和王建发生冲突的话,不如等到王建死了之后再说。

首节 上一节 467/8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幽幽大秦

下一篇:大唐第一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