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成了仁宗之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1175节

“爹爹,内阁与孩儿在一起议论过一些事,就一件,需要孩儿向爹爹讨教……”

虽然赵曦不再理政务,但赵曦在朝廷的威望却没有丝毫改变。凡朝廷难以决断之事,还是得赵曦决断的。

“说说,朕看看是什么事?”

“爹爹,是关于国朝强干弱支与现在北地剿灭北辽残余的问题。”

“燕山阴山以北,是大漠草原,北辽余孽,在一定世间内很难完全剿灭。”

“而战车兵在这方面有缺陷,在大漠草原比不上骑兵的机动性,而国朝的骑兵又以番骑为主。所以,朝廷担心,长此以往,必将形成诸如前朝那样的弊端…~”

番骑队的来源是异族,前朝强盛也是在利用异族将领在防御北地边境。

这确实是难题…~

“这个问题有两个解决的方向,第一个,培养汉人骑兵。开朝骑兵的作战能力并不弱,前朝早期也曾以中原汉人的骑兵纵横天下。”

“第二个方法就是迁都。朝廷不缺新建都城的钱粮,更不缺技术和工匠。并且,新建都城也能拉动国朝的各项产业发展。”

“再说了,汴梁的地形已经局限了都城的发展,别说是汴梁丁口的增长,就连朝廷衙门的办公场所都无法满足,更何况整个汴梁的子民居住环境?”

“朕早年曾经说过,改朝换代,大多数都是自北向南的。北方的生存环境,让北地人体质天生要比南方强悍。”

“也可以迁都与培养中原汉人骑兵同步进行。”

“就以析津府为参考,大运河北端,直沽口距离百十里,水运畅通。河北道一马平川。轨道铺设不受限,轨道也可以畅通到析津府一带。”

“朝廷可以初步设计一下,前期先让工坊城做一些工作,评估迁都的可行性……”

迁都析津府一带,都城紧靠燕山,也就是说,燕山以北剿灭北辽余孽的骑兵,相当于就是都城的防御兵力,也就解决了强干弱支的问题。

在这种情形下,再实施军伍轮换,就能达到如今国朝军伍更戌的效果……

“小九儿,可知爷爷对此事的意图?”

赵曦和太子说这事时,并没有避开皇孙,就是赵曦亲自教授的那些皇孙。

赵曦偏爱太子的第三个儿子,在他的亲孙中排老九。

“皇爷爷,这是皇爷爷曾讲过的天子守国门……”

还不错!

……

现在的大宋朝廷就是这样运转的。

太子走向前台,已经差不多相当于禅让了,只不过就差个仪式。

而赵曦,经常带着几个皇孙出宫,微服私访也好,体验民情也罢,甚至还会到讲武堂讲课,跟那几位耄耋老人扯闲篇…~

收复燕云后,狄青好像了结了心思一般,身体每况愈下。

种谔、郭魁也都好像缺了什么,精气神似乎都颓废了。

也是,就连赵曦都闲置了,更何况他们?

作为大宋的武将,收复燕云就是执念,当燕云真的收复了,就有种没了方向的感觉。

赵曦试图宽慰过,没用。

都七八十岁的人了,那股精气神失去后,身体机能不是说说嘴就能焕然一新的。

别说他们这些武将,就连王安石也有心致仕了。

这个一心为大宋强盛而努力的贤臣,看到大宋如今强大的现状,心满意足了。

大宋的整体,包括各个方面,都进入了一个良性发展的阶段,所谓的政务都快成琐事了。

王安石有些不适应,便有了还乡的想法…~

“再看几年,你看朝臣,朕看太子。确保整个朝廷不会祸害大宋的基业时,也就可以放手给他们了……”

最终还是赵曦让王安石继续留任了。

赵曦所谓的看,是想避免议政和内阁出现所谓的党争…~知道难以避免,能延缓就尽量延缓吧。

好在如今大宋臣工的中坚,大多数都经过了讲武堂这一道理念灌输,即便有争端,也会控制在适当的范围。

总体来说,赵曦对于自己来到这个时代的这近五十年,还是满意的。

“三哥儿,九儿还小,夜深了,让他睡吧……”

很平常的一天,赵曦留下小九在他的寝宫。亥时了,滔娘再一次唠叨了。

“那就睡吧。”

赵曦在教这九孙子数学,大概就是后世小学四五年级的数学。

这小九还算不错。

也就在赵曦躺下不一阵,孩子可能已经入睡了,赵曦有点心烦,说不出来的那种烦躁。

正想着是不是起来再饮杯茶,静静心,突然感觉到整个宫殿在旋转……是高血压又犯了吗?

不对!

“地龙翻身!滔娘…~快醒醒!地龙翻身……”

首节 上一节 1175/11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唐朝好岳父

下一篇:明末不求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