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成了仁宗之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668节

一直到近邈川城百里之外,还依然能见到吐蕃被累死遗弃的战马,所有线索无不在显示,吐蕃确实被吓坏了……就跟当初官家第一次南征面对安南军时那样,只不过这一次是吐蕃上演情景再现。

当王师在两位老帅的指挥下,准备通过一截狭长地带后安营扎寨,准备第二日兵临邈川城下……

就在这时,两侧山岭突然就窜出将近万骑的吐蕃骑兵,直接冲向王师的队尾。

仓促应战,虽然凭着火器之利,挡住了吐蕃骑兵的尾袭,在混乱调度过程中,自邈川城方向,再一次杀出万骑吐蕃骑兵……

王师被两面夹击,不得不就地建立防线,调度战车和火炮,前后作战。

疲惫之师,又被敌方包围,也就是新军,即便是早先的西军,在这种情况下,也只有溃败的份儿。

关键是,吐蕃人居然将战马的双耳刺伤,让战马不被火药弹的爆炸声影响,一次次的向中军冲锋。

吐蕃骑兵甚至多次都靠近了战车阵前……

本来大好的局面,由于主将错误的判断形势,让大军陷入困境。

也就在双方焦灼的战事下,曹霖和高敬贤率本部人马,从吐蕃骑兵的背后建立了步步推进的攻击阵型。

这才再一次激发了大军的战意,才将吐蕃后方的骑兵形成夹击,从而几近全歼敌方。

这就是所谓的兰州大捷!

看到皇城司详细的奏报,政事堂诸公也就理解了官家对两位主将的处置。

“官家,不管过程,单纯结果而论,大捷是真实的。陈例也没有如此处置过。”

“汴梁新军与西军轮戍也就三月时间。不如这一次让参战西军尽数轮戍回朝……”

富弼这是要替两位主将遮丑……也罢!

赵曦其实并没有想过要怎样两位主将,只是需要把他俩放讲武堂,用无数的战例说法,置换他们意识中靠军卒勇猛取胜战局的思想。

第507章 随便你们说

三千八百名新军军卒,这真的让赵曦心疼了。

就是他率军与西夏作战,双方投入几乎是这次十倍的军力,当时折损的新军军卒也只有五千多点……折损的西军另说。

毕竟当初是以西军为主,新军为辅。而这一次对战吐蕃,是完完全全的新军,居然有这样大的伤亡率。

所以,郭逵和种鄂回朝后,赵曦根本没有接见他俩,直接让他俩到讲武堂了。

朝堂没人觉得奇怪。

除了大理,国朝所有对外的大胜,都是官家亲政赢下的,就是大理那一次,也是以老护卫营为主打赢的。

这一次,赢了凶悍而好战的吐蕃,在朝臣眼里,这一次胜利的意义比官家做主帅的意义更深远。

偏偏官家如此这般的冷落功臣……再想想太祖太宗的一些做法,就不难理解了。

国朝,还是文臣的天下。

“汉臣,规劝他俩的任务就交给你了。虽然无意惩处,但我担心自己见他俩真的会压不住脾气。”

“这一战本不该这样。咱们都推演过,最不如意的战术,也不过两成的伤亡。而他们呢?居然三成多的伤亡!”

赵曦没有接见郭逵和种鄂,并不是要把他俩丢一边去,如今的国朝还丢不开他俩。

“陛下,老臣明白。其实这次伤亡较大的原因,并不是将帅不和,也不是没有两翼分兵追击。真正导致伤亡过高的原因是种、郭两位老帅对火器作战没有深入了解,导致在追击时战车的分布不合理。”

“将战车置于中军,这样安排本意是中军策应首尾,是老成持重的排兵布阵,却让战车失去了该有的作用。战车的功能偏向于守,有移动缓慢的缺点。”

“而新军作战,在突袭、阵地战上有优势,而战车的作用应该体现在阵地战上。”

“两位老将仅仅把战车当作坚城,当作将士们的后盾,忽略了战车在阵地战上的大部分作用。这才是伤亡过高的主要原因。”

“老臣会在讲武堂将这次战事与两位老将进行推演,以这样的方式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失误,绝不会对官家的处置有任何怨言。”

狄青还真没觉得官家这样做是错的。

他当初征战广南,还是有官家亲征做掩饰,可回朝以后,确实得到了赏赐,还入了西府,官至枢密副使。那又怎样?从他入朝堂第一天起,就没有断过被攻讦。

而郭逵和种鄂,一样是大胜。若官家这时候再不吝赏赐,恐怕结果未必会比自己强多少。

其实,狄青还是想的简单了。

郭逵和种鄂,即便受到了赏赐,也不会遭遇他狄青的情况。

他们两人都属于武将世家,并不是像狄青这样纯粹的草根大将。

有没有根基,在任何时代都是混朝堂的关键。

当然,狄青不会这样说,赵曦即便能想到狄青的想法,也不会去点破。

“确实,这次让他俩到讲武堂,虽然不至于如同其他将校那样接受授课,还是希望他俩能沉下心来去熟悉火器作战的方式方法。”

“早年设想的各种地形作战的战例,让他俩尽量多接触,工坊城的新式武器,也让他俩多参与试验。只有这样,老帅才能不老……”

虽然称为老将老帅,其实都不算老。不管是郭逵还是种鄂,年龄都不到五十。

狄青是真正的老帅,已经六十多岁了。

国朝的将帅梯队,自狄青往下,种鄂、郭逵算得上中坚力量了。

不是说没有这年龄的将领,而是没有他俩的威望和战功,真正统率一路军伍时,不像他俩能服众。

就如熊本,就如向敏中……

首节 上一节 668/11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唐朝好岳父

下一篇:明末不求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