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南北 第1432节
对裴矩的激动,李荩忱的确有些无奈。
“陛下所想,裴公自是不知道,”旁边的尉迟贞也是一言不发的看到了整个过程,察觉到李荩忱的无奈,她不由得笑道,“一时失态,也在情理之中,裴公为人,臣妾亦有耳闻,一向谨慎小心又不喜言笑,此时高兴应该只是因为单纯的能够为陛下所用而高兴,倒也应该不是不稳重之人。更何况陛下为人中龙凤,此人若是不可用,陛下也不是看不出来,到时候再加替换便是。”
裴矩高高兴兴的答应了,李荩忱本来就没有什么好无奈的。他真正担心的还是这个裴矩这样就喜形于色,会不会靠不住。
主要还是因为历史上的裴矩就不怎么靠得住,经略西域以及平定岭南的确有大功,但是隋朝的灭亡和他也有那么点关系。隋炀帝是比较作,不过隋炀帝能够肆无忌惮的作,和麾下诸如裴矩这样的臣子并不阻拦,甚至还听之任之,也有脱不开的干系。
或许在当时的那种大环境下,裴矩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本身也没得选,但是他也完全可以选择不说话。既然说话了,既然逢迎了,那么隋朝从鼎盛走向灭亡,裴矩就洗不掉罪责。
所以李荩忱自己也有些担心。
不过听到尉迟贞所言,李荩忱倒也安心一些。历史上的裴矩并不仅仅只是隋朝灭亡的推手之一,还是唐朝从刚刚一统走到富强的功臣,甚至还敢跳出来向唐太宗进谏。由此可见,裴矩这个人的确是一个十足的墙头草,他是有才能的,但是他绝对不会让自己的才能反过来成为自己送命的原因。
对不同的皇帝他说不同的话、做不同的事,对于贤明的君主来说,富有经济头脑而且敢于直言劝谏的裴矩,绝对算得上忠心耿耿的良臣,而对于昏庸或者专断的君主来说,裴矩只会顺从着他们的意思,把他们推入深渊之中,而自己尚且还能在混乱中全身而退,去寻找下一个贤明能够任用自己的君主。
李荩忱并不觉得自己是一个昏君,因此这裴矩,应当可以被自己带着走在正路上。
天下人才用很多,可是像裴矩这种再典型不过的墙头草,李荩忱实际上还是第一次遇到。
毕竟之前团结在他周围的,要么就是有志向的年轻人,要么就是个人修养德行很高的名臣,裴矩这样的滑头,大汉朝堂上还真不多。
第一九四六章 打扫干净好请客
可想而知,在大汉逐步一统天下的道路上,在大汉以后任用更多人才、一步步发展的道路上,李荩忱还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人才。并不只有有志之士才能为自己所用、才能发挥作用,这些墙头草只要使用得当,也可以成为名垂史册的忠臣、能臣。
就要看皇帝是否有驾驭臣子之能了。
裴矩,对于李荩忱来说,应该是一个挑战,这个人德高望重而又圆滑,却还有自己的一份自傲在,若能让他为大汉所用,日后自然那也会有更多还在观望的人才也愿意为大汉所用。
李荩忱不能、也不会回避这样的挑战。
这就是坐天下必须要完成的挑战。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难,李荩忱必须要让自己能够坐的住这个天下。
“是朕想错了。”李荩忱说道。
尉迟贞没想到李荩忱竟然会这么说,急忙摇了摇手:“陛下心怀的是整个天下,一件事情自然也不可能只从一个方面去想,妾身也只是为陛下提供一种可能罢了,陛下无需也不能全听臣妾所言。”
李荩忱笑了笑,伸手揉了揉尉迟贞的小脑袋:“朕没有想到这一点就是没有想到这一点,你想的对就是你想的对,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朕也不是全知全能,既然有错误,朕就要正视错误并且去改正错误,不然的话一错再错,朕还怎么治理整个天下?难不成贞儿打算看着朕把这一切都搞砸了?”
尉迟贞连忙说道:“陛下,臣妾不是这个意思,陛下不要误会”
“我们走吧,吃饱喝足,该做的都做了,也得回去干活了。”李荩忱拍了拍手,至少今天出门不是没有收获的。
他的目光顺着窗外看去:“咱们去把剩下的屋舍打扫干净,好请客。”
“啊?”尉迟贞没有反应过来。
李荩忱解释一句:“裴矩既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等大汉全有九州之后,肯定会有更多从北方南下的人抵达洛阳,到时候朕可不能没有任何准备。”
顿了一下,李荩忱想到了什么,不由得补充一句:“另外家里这些事弄好了,朕也能好好的欢迎宇宪前来做客了。”
尉迟贞含笑点头。
陛下对于让皇帝们前来“做客”有一种莫名的癖好,北周的皇帝宇赟,南陈的皇帝陈叔宝,都在建康府活的好好的,再加上这些年大汉向南开疆拓土,抓回来不少所谓的土著人首领,甚至把这些人拉出去开个展览都够了。
因此宇宪只要被生擒活捉,就肯定跑不掉一样的待遇。
对于一个战败被俘的皇帝来说,这样的待遇可不能说不好,甚至纵观历朝历代,这都绝对算仁慈的了。如此安置这些败军之将,从古至今都是一个难题,不杀吧,感觉就是留下了祸患,杀了吧,又会在历史上给自己留下不好的名声,纠结来纠结去,最后也只能一咬牙、一狠心,送这些烫手山芋上路。
李荩忱并不打算把这几个倒霉的家伙赶尽杀绝。
三百年战乱,现在最需要的是和平,是没有杀戮,所以李荩忱并不倾向于对这几个家伙下手。大汉接下来向外扩张,虽然实际上大家都清楚,就是杀戮、征服和掠夺,但是在明面上,至少还得维持着礼仪之邦负责教化万方的名号。
怎么才能提现我们是有道德、讲道理的礼仪之邦呢?你看,之前被俘虏的君王,我们可是一个都没有杀害,所以面对浩浩荡荡而来的大汉军队,你们还有什么好犹豫的,还不抓紧投降?
可以说他们就是李荩忱拉出来的榜样罢了,免得以后有敌人不开窍,非得负隅顽抗。
不过陈叔宝也好,宇赟也罢,骨头软的很,能够活命,他们就没有什么别的要求了。但是宇宪不一样,身为一代枭雄,李荩忱也不知道宇宪最后会不会向已经注定的命运低头,还是说和尉迟迥那样采取更加刚烈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虽然李荩忱很想见见宇宪,问问这些年宇宪都是怎样咬着牙走过来的,但是他也不想看到宇宪跪在自己的面前成为阶下囚。那固然会给李荩忱带来成就感,但是也会让李荩忱很失望。
“陛下?”尉迟贞低低唤了一声。
李荩忱回过神来,自责道:“朕刚才走神了,我们回去。”
战争还远远没有结束,现在不是骄傲的时候,李荩忱让自己冷静下来,前方的路还有很长要走,一有不慎,说不定成为阶下囚的就不是宇宪而是自己了。
即使是现在的大汉已经对北周拥有了绝对的优势,李荩忱也不想、更不敢掉以轻心。
不知道这个时候的宇宪,又在想什么?
是负隅顽抗,还是打算就此放弃?
外面的阳光很明媚,暖洋洋的,代表着冬天已经快要过去。开春之后,双方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到时候,一切都会有答案。
虽然李荩忱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看到大汉的赤色旗帜出现在邺城的城头上,但是现在的他,必须要尽可能的保持理智。
河东,蒲州。
杨素看着从洛阳送来的消息,长长松了一口气。
李询显然也得到了相同的消息,此时快步走进来,笑着拱手:“巡抚,恭喜了。”
“难道不应该是同喜么?”杨素扬了扬手中的信纸,“裴公能够成为龙门书院的山长,说明陛下已经开始着手调整现在朝堂上南方臣子数量太多的局面,关中、河东和中原子弟,将会有更多被重用的可能。今年恩科开春之后就要考试,你们李家虽然是将门,但是子弟众多,个中绝非没有弃武从的,所以可一定要把握好这个机会啊。”
李询颔首:“这是自然。”
“这次裴公能够为山长,孝穆公起了关键的作用,如果不是他在南方劝导,恐怕也轮不到裴公来坐这个位置,我们的确欠了人家一个人情。”杨素接着感慨一句,“单纯就现在南北官员抱团取暖的局势来看,孝穆公能够敢于出面、居中调和,心胸之宽广,就足以让我等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