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每天一个签到大礼包! 第1105节
总之就是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正在上演。
啥,你问为什么这么好的局面秦峰还会头疼?
虽然现在局面大好,但是还是有着不少的问题的。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人口不足!
要知道,南中之地原来是个什么地方啊,瘴气毒虫遍布,穷山恶水之地。
这么艰难的环境,能活下来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同样的,也是因为这么艰难的环境,不是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根本没有人愿意来到这个鬼地方。
最近又有着连年的战争,瘟疫,疾病,饥饿等一系列的因素。
这就导致了,偌大的南中之地,人口不过百万!
绝对的地广人稀。
人口少就导致了劳动力的不足,现在什么地方不需要人来劳作啊,可是人实在是太少了啊!
就是把原先的那些蛮人一个当两个用,都只是杯水车薪而已。
人口少,需求就少,需求少了,经济就难以发展。
别说经济了,就是那一大片土地都难耕种完,秦峰可是还想把南中之地当成粮仓用的,不然他为什么要烧山烧林!
南中之地的气候土壤都十分适合种植农作物,天生的湿热地区,种植水稻的话甚至能达到一年三熟,怎么能不令秦峰心动。
只要做成了之后,以后的粮食压力就会大大减少。
可是……没有人啊!
想到这里,秦峰就脑瓜子嗡嗡的,怎么哪里都缺人啊!
秦峰恨不得让所有的大汉子民都裂开,这样人口就可以翻倍了,能做的事也更多了。
至于怎么裂开……呵呵,不知道。
除了这件事之外,孟获还在奏折中提到了另一个问题。
人才不足!
原先孟获的那些部落子民们哪里会种田啊,就算是粗粗浅浅的种了一片地,以他们的经验,收成是肯定不会好。
这时候就需要经验丰富的老农去指导他们劳作了,老农出知识,而南中人出劳动力。
这本来是个完美的构想,互补互搭,可以说是非常好。
但还是那个问题:没有那么多老农。
本来那里的汉人就少,以前深山老林的耕地也不多,耕种的人自然就少。
现在想找也是一时半会找不到多少,找到的那些想要指导那么多南中人实在是强人所难了。
同样的,不仅仅是农耕,建造、医学等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这样。
“啊!头疼啊!”
秦峰把头磕到桌案上,感到了深深的痛苦。
“咦,不对啊,为什么就让我一个人痛苦,我可是皇帝,应该让臣下给我分忧才是!”
哀嚎了一会,秦峰感觉不对劲了一个,凭什么就让他一个人想,群策群力才是!
反正绝对不是他想偷懒就对了。
“传刘基觐见!”
秦峰对着暗处淡淡说了一句。
“是!”
一个声音远远的传来,乍一听还以为是幻听了呢。
很快,刘伯温就匆匆忙忙的赶到殿上,因为秦峰这位爷经常传唤他,所以他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反正陛下想偷懒的时候就会叫我。”
刘基在心里默默吐槽秦峰。
刘基登到殿上,对着秦峰大礼参拜。
“臣刘基,叩见陛下!”
“行了行了,赶紧起来。”
秦峰摆摆手,我叫你来可不是看你拜我的。
“你看看这个,给我想想办法。”
秦峰把孟获在奏折丢给刘伯温。
“啪!”
奏折直接掉在地上,刘伯温尴尬的收回空空的双手。
“啊哈哈,陛下,老臣眼睛有些昏花了。”
刘伯温干笑了两声,他急急忙忙的跑上殿来,确实是脑袋有一些晕了,连带着眼睛都昏花了起来。
于是就造成了刚刚的尴尬一幕。
秦峰挑了挑眉,怎么回事,最近你们一个个的都喜欢掉链子呢。
刘伯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奏折从地上捡了起来。
只要我捡得够快,那它就没有掉下去过。
刘伯温默默的安慰自己。
拿起来后,刘伯温一目十行的看起这道奏折。
很快,刘伯温就看完了这道奏折,他抬起头来对着秦峰说道。
“陛下,可是因为南中之地难以决断而找的老臣。”
“废话,不然我找你干嘛?”
秦峰翻了个白眼,奏折上写的就是南中之地的事情,我不问这个问你什么,你在这自作聪明的猜什么呢,显得你神机妙算吗?
“咳,微臣这不是确认一下吗。”
刘伯温老脸一红,实在是没接住这个奏折让他有点尴尬,现在就连说话都有失水准了。
但刘伯温还是刘伯温,很快就恢复过来。
“陛下,南中之地的问题,不好解决啊。”
刘伯温也是一脸苦色,这种东西不是你计谋通天就能解决的一个问题,它实在是太现实了。
办法当然有,就那么几个,关于人口的。
一是进行一个人口迁移,把其他地区多余的人口都迁过去,问南中之地的繁荣发展做贡献。
第二嘛也简单,就是鼓励生育,多生多育,并且政府还出台补贴,不愁人口不增长。
关于人才的也很简单。
第一同样是人才迁移,把其他地区的人才转移过去,自然就可以了。
第二就是大力兴办教育,把学府学院等开起来,最好多开一些福利性质的学院,长久下来,不愁没有人才。
可是说起来容易,实施起来何其之难啊。
刘伯温一脸的苦色,这种差事可不好办啊。
秦峰看着刘伯温,语重心长的说道:
“刘爱卿啊,朕这些年待你不薄,一直以来也十分的信任与支持你,你不要让朕失望才是啊。”
刘伯温:“……”
第941章 南中发展计划!
第941章南中发展计划!
刘伯温现在真是欲哭无泪了,怎么他就摊上这么一个君王呢。
你这上面动动嘴,我在下面就要跑断腿啊知不知道!
更何况,这还不是跑断腿就能简简单单解决的问题,不然刘伯温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先说人口的问题,如果要进行人口迁移的话,当然是个好办法,可以减少人口大州的人口压力,拿去发展南中。
可是问题是,谁愿意去啊!
在人们千百年的观念里,南中这个地方就不是人待的,基本上是谁去谁死。
在原来的地方待得舒舒服服的,谁会无聊到去那瘴气毒虫,穷山恶水的地方啊。
什么?
你说南中那个地方的树林已经被烧了个精光?
现在全都是肥沃的土地了,去就能领到一大片土地?
对不起,我不信!
我又没看见!
怎么能你说什么是什么呢,我是有自己判断力的。
至于鼓励生育嘛,倒是行得通,可是这也需要时间啊!
怀胎十月,还有抚养成人,那一样不要靠时间啊,反正短时间内人口是不可能有大幅度增长了。
还有人才问题,迁移嘛……
这不是跟上面一样了嘛!谁愿意去啊!
而且但凡有一技之长的人,生活不说很好,至少不会饿死,你说农民还能坑蒙拐骗过去几个,这好好的人才谁愿意跟你过去。
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老婆孩子热炕头它不香吗?
长途跋涉跟你去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抛弃原来所有的人际关系,重新开始。
更何况汉人传统的乡土情节更是牢牢的牵挂着他们,把他们牢牢的锁在土地之上,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谁愿意背井离乡呢?
上一篇:开局被长乐公主绑架
下一篇:三国:人在宛城,开局截胡曹阿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