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挽天倾

红楼之挽天倾 第31节

贾珩沉吟片刻,道:“既已应允人家,不宜再起反复,但可以择机再谈上一谈。”

这也是业内有章可循的通行之例……不说买断转分成吧,就是重议价金,还是可以的。

这在昨天,宋先生也佐证了这一点,此方世界是有这个惯例的。

第四十八章 一介白丁而无卑矜之色

文萃阁中——

贾珩说完,默然不语。

他并非迂腐之人,但当初既已应允,出尔反尔,终究不妥,但并不意味着,他会拒绝以写好的一部文稿,和翰墨斋重谈此事。

若对方通情达理,重议价金,自然皆大欢喜。

若对方不允,坚决要求履诺,他仍会……履诺,但之后再无合作之机。

况且,名利二字,向来如影随形,一旦书刊行于世,名声大噪,千金一诺广为人传,再写新书……

相反一旦背约,易为时议所讥。

宋源皱眉道:“这……子钰,纵然重得议价,调高价金,也不比监中坊刻,可独占八成之利。”

贾珩道:“多谢先生为我考虑,只是先和翰墨斋谈上一谈,再作计较不迟。”

宋源也是为他考虑,担心他吃亏,他这时候不能不识好歹地,作正气凛然状,说什么君子一言九鼎,一诺千金的话。

否则,就太低情商了。

见此,韩珲目中却有异色涌动,沉吟道:“子钰,此事未必没有两全之法。”

中午时,见到宋先生时,说贾子钰有治事之能,他等下正要问一问,不想还未开口问此茬,又见闻此事。

贾珩和宋源都是齐齐将惊异目光投来。

韩珲道:“子钰要谈,就和翰墨斋背后之人谈。”

于缜眸光微动,眉头拧了拧,说道:“翰墨斋背后之主?那位贵人,可不太好打交道,再说这种小事,以其身份会过问?”

韩珲道:“我也不知会不会过问,但起码试一试。”

宋源面现疑惑,好奇问道:“子升,文度,你二人说的是?”

他在神京十余载,知道翰墨斋背后东家财力雄厚,但得二人讳莫如深,言称贵人,莫非是亲王、公主之流。

若是这样,怪不得没有定违约之金。

贾珩凝了凝眉,也是将询问目光投向韩珲。

韩珲道:“翰墨斋背后之主是我大汉长公主,晋阳殿下。”

贾珩就是皱了皱眉,青史斑驳,大汉长公主什么的,总是让他想起刘嫖,一般而言,长公主这种封号,在史书上往往都是和骄横、跋扈等词联系在一起。

嗯……还有面首。

韩珲解释道:“这位公主殿下,是天子之妹,在未开府时就以诗文之才,名誉神京,后来由太上皇赐婚,许配了当初的驸马都尉李峙,奈何婚后不及许久,驸马都尉亡故,膝下现养着一女清河郡主,这位公主殿下,常做男子打扮,与翰苑词臣、京中名士交游、谈论诗词,为人性情……有人说严苛端宁了一些,也有说豪迈大气,但缘铿一面,不识其人,风评倒也做不得准。”

贾珩闻言,面色幽幽,心底思忖着,这寡妇失业的,却又交游广阔,莫非是……太平、安乐之流?

韩珲笑道:“不过,这位殿下有一点儿却是名声在外,有口皆碑,最重风雅文士,凡文采锦绣者,投书上门,往往得以隔屏风相见。谈论诗词,更对贫困之文赠银,以子钰之文采,若得投书拜访,应能见上一面。”

他为内阁次辅之子,尚且被称之以俗人,而被拒之门外,这位丧偶孀居的长公主,性情着实乖僻了一些。

贾珩思索了下,道:“等将后十五回目,一并写出,再携文稿,计较此事。”

韩珲不知,他前日已在机缘巧合下道,见过几位陈汉的天潢贵胄,怎么说呢,观感不好不坏。

韩珲正色说道:“子钰,若是拜访长公主重新议价,需得尽快一些,我觉得三五回目,就已足见子钰笔力,如长公主改换主意,也能早日纾解契约束缚。”

于缜凝眉道:“十五回目一出,翰墨斋即可雕版印刷,若是畅销于世,难保翰墨斋掌柜不会见利而心动,于底下挑唆是非,如是三五回目,说不得翰墨斋见子钰登长公主之门,而重新议价,其主动解约,也未可知。”

显然于缜,是赞成宋源之法,希望翰墨斋方面能主动解约。

至于韩珲,则是尽量不想得罪长公主。

贾珩沉吟了下,道:“那就再写两回目,后日罢。”

说定此事,韩珲笑了笑,说道:“先前听宋先生说,子钰给阁中想了一个检索书目之法?”

贾珩点了点头,说道:“制了一些检索书目的木牌,能方便阁中监生查阅书籍,我谓之为检书司南。”

这时代,指南针称为司南。

果然这话一出,宋源就笑道:“这名字取的切。”

韩珲笑了笑,赞道:“当真是好法子,不知现在何处?”

贾珩道:“木牌尚在赶制,只有写好的黄麻纸,其上载有内容。”

说着,从立柜中取出。

韩珲、于缜二人接过去看,于缜笑道:“子钰如锥处囊中,其末立见。”

韩珲也是频频点头,抬头看着面色宠辱不惊的少年,心思不定。

之后,二人又在阁中坐了一会儿,方告辞离去。

贾珩又在阁中将这二日于经义注解不通之处,询问宋源,就这般时间匆匆,就到了晚间。

如昨晚之约,贾珩乘着宋源的马车,与其一同,前往其府上做客。

宋先生并非京兆万年人,原是山西大同人,家境殷实,其人自二十岁中得举人,上京赶考,当年不中,遂在京中滞留,而后科科下场,次次不第,到如今已是倏然十二年过去。

其间,也在京中买房置田,娶了一位老翰林的女儿为妻,现今育有一子一女。

至宋家之时,正厅之中已经整治了酒菜,分宾主落座,酒至微醺。

宋源举杯一饮而尽,笑着说道:“自入监中以来,我也算见了不少青年俊彦,而入监中,唯见子钰与旁人不同。”

贾珩放下酒盅,微笑道:“先生此言……许是我无功名在身,只是一介白丁,而先生所见,不是孝廉,就是贡监,故而耳目一新,也未可知。”

宋源笑了笑,明显有了几分醉意,目光熠熠道:“虽是一介白丁,却与次辅公子相交,而无卑矜之色,而于文度……”

“先生醉了。”贾珩笑了笑,按住宋源的胳膊,截住宋源的话头。

虽是酒后闲言,但也不可轻易道人长短。

当然,贾珩也猜不出宋源接下来想说什么。

不管是一踩一捧,说于缜卑辞以逢迎韩珲,还是说于缜是因为父为显宦,才得从容相交,这种话都不好听,也不好接。

不过,从这几天来看,他其实也能看出一些,韩、于二人的性情,二人自然是韩珲为主。

但韩珲此人,待人接物还是很世家子弟的,说白了就是功利有余,会评价一个人的价值,来给予不同的态度。

从方才,宋源竟不知翰墨斋背后的东家是谁,就可以想见,韩珲对他与宋源态度的不同。

当然,人之关系,有亲疏远近,这也无可厚非。

宋源十余年不第,心头苦闷可想而知?只是平日不显。

而于缜,又是否在平日里流露过对宋源的轻视?抑或是宋源心思敏感相疑,不得而知,尚需要观察。

贾珩心思电转,这些念头在心底一一闪过。

这就是人际关系,错综复杂。

宋源这时也是醒觉,酒后微红的脸颊上现出一抹异,自失一笑,目光中就有几分真挚,说道:“子钰少年老成,人情练达,假以时日,前途不可限量。”

贾珩举杯,说道:“承先生吉言,只是县府二试,还要烦劳先生才是。”

第四十九章 丫鬟

从宋家回返之时,已是戌正时分。

原本宋源有意留宿,但为贾珩所拒,只得派了昨日的马车,载着贾珩重返家中。

贾珩此刻虽一身酒气,脸颊酡红,但头脑却比往日还要清明一些,从马车之上下来,止住了下车搀扶的老者,笑道:“老伯,我不用搀扶,一个人走过去就好。”

“公子可还行?”那老伯担忧说道。

贾珩笑了笑,摆了摆手,道:“就几步路了,老伯且回去罢。”

那老伯道:“那公子小心。”

贾珩挑着灯笼,应了一声,向者自家所居宅院而去。

夜色深深,不时传来几声犬吠。

贾珩推门而入院中,如往常一般,将灯笼挂在廊檐下,就去打水,还未等打水,就见蔡婶从里屋出来,带着两个年纪在十一二岁左右,容貌略有几分肖似的丫鬟,说道:“公子,仔细别自己忙了,让她们来就好了。”

贾珩凝眉道:“这是?”

“奴婢见过公子。”两个丫鬟“噗通”跪在地上,将头埋在胸前。

蔡婶笑道:“珩哥儿,我这两天留意了许久才寻得中意思的,是一对儿姐妹。”

说着,道:“快起来,抬起头来,让公子看看。”

贾珩凝了凝眉,一边洗着手,一边说道:“起来吧,地上凉。”

然后,拿过挂在绳子上的毛巾,擦了擦手,问着一旁的蔡婶,道:“婶子,她们两个几岁了,是哪里人氏,可认识家不曾?”

不等蔡婶回答,两个丫鬟,已抬眸看向贾珩,灯火映照之下,似乎刚刚洗了脸,两张青春稚丽的脸蛋儿上略有些营养不良,脸上似有泪痕。

一个梳着羊角辫子,眉眼周正的少女,说道:“公子,我唤碧儿,今年十二,这是我阿姐,今年十三,在家里唤为燕儿,原是山东逃难过来的,娘饿死在路上,父亲带着弟弟,为了过活,将我和阿姐以五两银子,卖给了人伢子。”

名唤碧儿的女孩儿,口齿似乎伶俐一些,抬起一张消瘦、白皙的脸蛋儿,一五一十说着。

两姐妹虽无十分丽色,但也算得五官端正,只是许是营养不良,都有些憔悴。

贾珩一时默然,抬眸看向蔡婶,问道:“她们两个年纪不小了,这是怎么买过来的?”

按说年龄太大的丫鬟,都记得事了,性情早定,人伢子那里都不好卖,若是又逃往他处……

蔡婶叹了一口气,解释道:珩哥儿有所不知,她们姐妹两个,在东市人伢子那里耽搁有大半年了吧……只因姐姐是个哑的,妹妹就不愿单卖,非要带着姐姐才肯舍人,卖了几次,都是在主家不肯好好做活,逃将出去,回到人伢子那里,挨了不少毒打,我听人说这事,就觉得可怜了一些,索性一并买了,那人伢子一开始张口要二十两,我好说歹说,才讲到十两银子。”

贾珩看了一下姐姐,见着一张眉眼英秀、肤色略黑的脸蛋儿,眸中蓄着泪水,嘴唇翕动着,似要说些什么,但只是发出咿呀的声音。

许是以为对面的少年公子要撵她走。

首节 上一节 31/4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这明末强的离谱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