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第54节
而后北静王水溶,代贾珍上疏自辨,京兆尹许庐听信奸小之言,严刑逼供功臣之后,蒙蔽圣聪,栽赃陷害,珍虽有错漏,向无大罪,褫夺爵禄,未免有失严苛。
五城兵马使指挥使同知裘良,弹劾京兆尹侵夺五城兵马司缉捕、司寇之权,
而后,牛继宗也是弹劾许庐,该员狂妄自大,独擅专行,置军机大事于不顾。
一时间,弹章如潮,许庐自辨的奏疏,以及弹劾北静王结党营私,操纵狱司的奏疏一同送上。
而后都察院一干御史开始下场,一时间鸡飞狗跳,好不热闹。
但六部尚书、侍郎,内阁大学士却保持诡异的沉默,显然面对武勋集团,正在蓄积怒气值。
这是贾珩第一次从侧面观摩崇平帝治下的陈汉朝廷,如何政争,起于詹事科道,大佬赤膊上阵的几乎没有,或许要等三党之争,内阁宰执轮转的大政潮,才能看见。
他和贾珍的冲突虽然是导火索,但后续却如一个旁观者一样,怎么说呢,有些……技痒。
不过,倒也看出了崇平帝的一些手腕,先拿住错漏,然后革职查办,造成既定事实,然后再找材料定罪。
听着,多少有些不讲武德。
但不得不说,这就是人治社会下的帝王权术,谋略手腕。
什么法治,几乎不要想,这是法制,而非法治。
帝王口含天宪,圣心独断,天威莫测,反而真的需要给臣下讲道理的时候,那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大权旁落,纲常失序。
听起来,或许有些可悲。
贾珩心头思忖着。
蔡权面带忧色,问道:“珩兄弟,上面刚刚发了调令,晋升我为副千户,择日调一千兵进剿翠华山贼寇,此事,我琢磨着有点儿不对劲儿。”
这几日,京城一干风雨,落在蔡权眼中,真的有种惊恐颤栗之感,怎么说,就是有了一种捅了马蜂窝的感觉。
但看对面的少年,面色平静依旧,心头不由愈发生出高深莫测之感。
他现在已是上了贾珩的“贼船”,只能一条道儿走到黑了。
贾珩眉头紧皱,看着蔡权,说道:“蔡哥,四王八公势力,同气连枝,在军中势力不可小觑,你这个副千户可不好当。”
不仅是蔡权有种捅了马蜂窝的感觉,他同样也有棘手之感。
贾家赦珍之流,自然是废物点心,不值一提,但背后的四王八公,牵一发而动全身,就连崇平帝都要为之慎重,借助文官集团打压、削弱。
蔡权是蔡婶的侄子,与他关系亲厚,他将来还有用,不能被牛继宗折腾没了。
至于四王八公的应激反应,其实倒是正常的,也不是要救贾珍,贾珍已经彻底废了,而是要试探崇平帝的心思。
蔡权脸色一变,怒骂道:“我也觉得这里面有姓牛的在下黑手,要不称病不去?”
董迁皱了皱眉,凝声说道:“上官派差,若是推辞,恐怕更是给他错漏可拿。”
而后,董迁沉吟片刻,说道:“珩弟,你可有主意?”
蔡权目光热切,说道:“兄弟,此事还求你为哥哥支个招儿。”
现在三人团,已经不自觉以贾珩为首。
贾珩沉吟了下,道:“蔡兄,这是危险,也是机遇。”
蔡权眼前一亮,道:“怎么说?”
心道,他心里惧怕得要死,结果珩兄弟却偏偏说是机遇,这……
贾珩想了想,说道:“翠华山贼寇的活动路线,藏匿所在,许大人那里已审讯得一些讯息,如果善加利用,未尝不能顺水推舟,获得一些功劳。那时,或许可以再进一步,这案子于上于下都有朝臣关注,若是蔡兄三二日间,抵定贼寇,趁着这股热度……”
所谓,朝堂大佬都关注的案子,牵涉到翠华山贼寇,结果出来这么一个人迅速抵挡大、这就是后世某些案子上热搜的缘故。
就连前世对于重大案件的定义,都是在全国,省、自治区具有广泛关注的案件。
但这种关注,归根到底还是……领导关注。
这都是一个道理,所以才说是机遇。
蔡权闻言,心头闪过一抹火热,看着贾珩的目光愈发热切,说道:“话是这个理,但不怕兄弟笑话,哥哥于谋兵布局一事,不太擅长。”
让他搜集匪寇藏匿地点,设局围攻,他哪里懂这些?
最多只率领过百人,千人的指挥,已经不是他这种靠血勇而博出身的厮杀将为之了。
第八十五章 进身之阶(感谢书友“看我九块儿腹肌”的打赏)
茶寮之中——
蔡权目光期冀地看着对面的少年,道:“珩兄弟。”
他心头所想,自是能得眼前少年随行参赞军务,这样他一颗心才能放下。
但这话就不好出口,纵然是关系再亲厚,也不好一再索取。
更不要说,眼前少年还是新婚燕尔之时,然后随他去百里之外,冒险剿匪?
“蔡兄,你什么时候出发?”贾珩问道。
蔡权道:“两天后,上面催的急切。”
贾珩沉吟了下,说道:“蔡兄,你先从许大人那里将翠华山贼寇的口供抄录一份儿,然后再将京营诸军情形,尤其是麾下所率千人队,麾下各百户的情形,都写个条陈,对了,还有翠华山周方县城的舆图……等明天,我们再碰头商议,尽快拿出个主意,实在不行,我随你一道前往翠华山,反正距此也不过百里。”
因为贾珍之事,他提前与贾家发生剧烈冲突,甚至再进一步对上贾家背后的四王八公,如果再如先前缓慢发育,就有些失之迂腐了。
眼下就需要稍稍调整一下自己的进身之阶。
科举仕途自是要走,并不是他对文官出身有什么执念,这是为来日迅速糅合文官势力的铺垫。
否则,以他前世的从军经历,纵然是从小卒起步,也自信能脱颖而出。
只是,现在可以微调一下,仍可以其他手段闻达于天子。
而他选好的切入点就是……边事。
《三国》书稿第一部完稿,他正好停下来,着重研究边疆之事。
其实心里已有了一些大略,只待实地寻一些论据、材料支撑,否则,纵是求见大人物,也有纸上谈兵之嫌。
蔡权见贾珩愿意为自己谋划,心头大喜,因为心绪激荡,脸颊都现出不正常的红晕,说道:“兄弟,感谢的话,哥哥就不说了,若得渡过此劫,兄弟让我往东我不往西,你让我打狗,我绝不撵鸡……”
因为心绪激荡,一个大老爷们,说出的话语,甚至略带几分肉麻。
其实事到如今,蔡权深知已是捅了蚂蜂窝,一个不好,不仅什么富贵荣华都做画饼,反而有杀身之祸临头。
董迁正色道:“蔡兄,你心中有数就行,倒也不必说出来。”
蔡权讪讪笑了笑,说道:“兄弟说的是。”
贾珩道:“蔡兄,你我兄弟之间,不必如此客气。”
此次,其实也不全是为了蔡权谋划,而是打算接触一番京营诸军。
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通过扰乱地方的贼寇,考察京营诸军的成色。
“对了,蔡兄,你麾下军卒可有装配火铳?”贾珩问道。
自前明之时就设有神机营,如今陈汉的十二团营,从明而设,应该是有……火铳的吧。
前世从军,他对各种枪械可以说十分精通,肥皂、玻璃镜子酒,或许还不太懂,但作为一个军人,手搓一把猎枪,问题不大。
但自己手搓一把的前提,是能在网上购得细钢管、弹簧、硝石、锉子等材料工具,否则真的从无到有弄一把,几乎不可能。
至于陈汉的工艺水平到哪一步,哪些需要改进,这个恐怕要看军器监的工匠手艺。
但这些资料,他先前是接触不到的。
蔡权诧异了下,道:“兄弟你是说火铳?这东西没什么用,三十步还行,五十步杀伤力连鸟都打不透,有一百步,鸟都打不到,一到下雨天或者阴天,子药再受潮,非常麻烦。”
贾珩道:“军中没有装备吗?”
蔡权低声道:“有倒是有,但是,这东西绝对没有弩好用!上次那手弩,五十步之内,无甲之人,几乎必死,只是手弩装填不便,用来守城还可,远程对射,还是要强弓才是……珩兄弟若是对火铳感兴趣的话,明天去我家,我从军中拿一杆来,你见过就知道了,火铳不好用。”
董迁也是附和道:“火铳的确不太行,不如弩好用,五城兵马司现在都是小旗官以上才让配手弩,而且锁在库中,平时还不让带出去,我就有一把。”
弩机、甲胄从来都是管制器具。
贾珩点了点头,想了想,说道:“蔡兄,等明天,我去看看火铳。”
只要让他看一看火铳,就能对这个时代的工艺水平,有一个初步的认知,才有进一步提改进的可能。
军工科技革命,往往会带来战法的改变,若是排队枪毙时代到来,草原甚至会载歌载舞起来。
如果能改良火铳,纵然是进入燧发枪时代,也能带来战法的改变。
当然,最终决定战争胜负的还是人。
中国古代军事技艺最发达的弱宋,将军械都玩出花了,还不是被北方的辽金换着花样的狂揍。
当然,也可以说正是因为面对幽云屏障全失,无险可守的国防困境,才疯狂攀爬军事科技树。
但没有出现,也不可能出现“降维”式的军工科技代差,大宋最终难逃靖康之耻。
“如果要彻底解决东虏问题,军械只是第一步,利用军事工艺的代差,先打几个胜仗,改变陈汉只能被动挨打的局面,然后再去切割王朝肌体之上的腐肉,当然,这个过程需要我去主导,也必须由我去主导。”贾珩眸光深深,思忖着。
蔡权看着目光陡然熠熠而闪的少年,知道其在思索,静静等待着。
贾珩拿起茶盅抿了一口,道:“蔡兄,时间不早了,我们分头行动,等晚上汇合。”
等又和蔡权以及董迁两人叮嘱了几句,贾珩也离了茶寮,向着翰墨斋走去。
翰墨斋·二楼
刘通笑道:“贾公子,你可让老朽好等,东家这两日,还念叨着你去讲史呢。”
“这两天忙着婚事还有赶稿,还请先生斧正。”贾珩说着,将已经打开的木盒,装好的一摞书稿推了过去。
刘通连道不敢,眯起苍老的眼眸,阅览而罢,脸上现出满意的笑意,说道:“贾公子,总算是完稿了。”
贾珩沉吟道:“不知这最快多久才能出版于世?”
刘通笑了笑,说道:“今日就可着师傅做活字,坊中有着十几个工人,分回目印刷,三五天应该能看到成书了。”
贾珩想了想,说道:“刘老先生,那还请尽快一些吧。”
“对了,昨日上午怜雪姑娘催过一回,说长公主殿下,邀请贾公子有空,务必至府中一叙。”
自晋阳公主让夏侯莹探查到贾珩已婚之事后,心中那一丝念头就断了,但对贾珩的关注并未减少,反而生出一个新的念头。
贾珩沉吟了下,说道:“我稍后还有事,若是殿下不介意,晚上登门拜访……当然,明天也是可以。”